“一题一课”精雕细琢,反思经验水到渠成
2020-09-26陶友根段小龙胡健
陶友根 段小龙 胡健
[摘 要] “一题一课”能通过一个题目的深入研究,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达成多维教学目标,让解题教学事半功倍. 针对解析几何的特点,在关注课堂生成的前提下,可采取相应的“一题一课”教学设计策略,促进学生形成题后反思活动的经验:寻“一题多解”,形成数学语言翻译经验;找表层规律,形成题目元素推广经验;查前人成果,形成题目背景探源经验;探拓展应用,形成知识载体推广经验;究“多题一解”,形成问题模型梳理经验.
[关键词] 一题一课;反思经验;教学设计
“一题一课”,就是教师通过对一道题或一个材料的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学习线索与数学本质,基于学情,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探索活动,从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以此达成多维目标的过程. “一题一课”的问题应由浅入深,有层次性、开放性、广延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中思维得到不同的发展[1].
随着课改的推进,高考命题已经由能力立意向核心素养导向转变,怎样提升解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解题后的反思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素养呢?“一题一课”的教学设计以一个题目为出发点,让学生变中求进、举一反三,定能事半功倍. 本文以2019年成都市高三二诊理科数学第16题为例,基于帮助学生形成反思活动经验,探索解析几何的“一题一课”教学设计策略.
原题呈现:已知F为抛物线C:x2=4y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抛物线C在A,B两点处的切线分别是l1,l2,且l1,l2相交于点P,则PF+■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本题”)
寻“一题多解”,形成数学语言翻译经验
破题的前提是理解题目,波利亚认为理解题目分为“熟悉题目”和“深入理解题目”,就是将试题的表述符号化,即翻译题目,直译或意译. 直译就是直接将文字语言翻译为符号语言,意译是深度翻译,可能需要从多角度、多形式去翻译,比如数的方面和形的方面,数或形内部不同切入点等. 通过探寻“一题多解”,并比较其优劣,进而总结如何优化数学语言翻译方式,以便得到更理想的解法.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角度的翻译切入,提升学生解题活动的经验,尤其是数学语言翻译经验.
本题分析1:直线l过点F可设为y=kx+1;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可用直线l与抛物线方程联立,A,B点坐标设而不求;在A,B点处的切线斜率可用求导获得,从而写出切线方程,求出切线交点P的坐标;得到PF,AB的关系,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处理.具体解析如下:
由题可设l:y=kx+1,A(x1,y1),B(x2,y2),联立直线l与抛物线的方程x2=4y,y=kx+1,可得x2-4kx-4=0.
由韦达定理有x1+x2=4k,x1x2=-4,所以AB=■x1-x2=■·■=4(k2+1).
拋物线C:x2=4y,即y=■x2,所以y′=■x,所以切线l1,l2的方程分别为y=■x-■,y=■x-■.
联立以上两个方程,解得点P■,■,即P(2k,-1).
所以PF=■=2■=■,PF+■=PF+■.
设f(x)=x+■,f ′(x)=1-■,当x=4时, f(x)有最小值6.
所以当PF=4时,PF+■的最小值为6.
本题分析2:直线l过点F,还可用直线的参数方程,设为x=tcosα,y=1+tsinα(α为倾斜角,t为参数),用参数的几何意义求AB.(解析过程略)
本题分析3:切线方程,也可以假设切线,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用Δ=0解出斜率,从而求解. (解析过程略)
本题分析4:得到PF+■=PF+■以后,也可以配凑为■+■+■≥3■=6. (PF=4时等号成立)(解析过程略)
通过对试题表述的多向翻译,使学生获得了同一问题的多个切入点,也能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在计算繁杂程度的区别,优劣缘由的探索之间感受选择的依据,为后续优化算法积累经验.
觅表层规律,形成题目元素推广经验
试题总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解析几何中主要有点、线、曲线等,将特殊元素改为另外的特殊元素,或将元素一般化,是常见的题目变式方式,这有利于寻找相同载体下的浅层规律,同时因为这种变式通常对解法的影响较小,也能进一步强化通性通法的巩固. 通过元素推广研究,先猜后证,或成功或失败,让学生感受推广的一般方法,形成基本活动经验.
本题中,如果将定点F(0,1)一般化,变为M(0,m)(m>0),则直线l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x2=4y,y=kx+m,可得x2-4kx-4m=0,所以切线的交点P■,■,即P(2k,-m). 我们发现,点P的纵坐标与点M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同时也说明不管k如何变化,点P的轨迹是直线y=-m.
如果将定点M(0,m)再一般化,变为抛物线内的一点S(s,m),则直线l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x2=4y,y=k(x-s)+m,可得x2-4kx+4ks-4m=0,所以切线的交点P■,■,即P(2k,ks-m). 消去参数k,得点P的轨迹方程为y=■x-m.
如果我们把抛物线一般化为x2=2py(p>0),抛物线内的一定点S(s,m),则直线l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x2=2py,y=k(x-s)+m,可得x2-2pkx+2p(ks-m)=0,所以切线的交点P■,■,即Ppk,■.消去参数k,得点P的轨迹方程为y=■x-■m.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一般规律:过抛物线x2=2py(p>0)内的定点S(s,m)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抛物线在该两点处的切线相交,且交点在定直线y=■x-■m上.
本题的元素一般化还可以继续,在此不赘述. 这个将点和抛物线一般化的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基本没有改变,却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模板,也让学生看到规律的探寻并非遥不可及,而规律指引下的后续解题将更加轻松.
查前人成果,形成题目背景探源经验
解析几何作为数学重要的分支,自创立起就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前仆后继地参与研究,早已硕果累累. 在“课标”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列入基本理念后,命题者更是经常依托数学史料,以著名问题、著名定理、著名公式或著名图形等为切入点,融知识、方法、思想、素养于一体,命制出一些富有人文色彩的试题.
欣赏试题,广泛挖掘试题的深厚背景,一方面可以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重走研究之路可以让学生收获研究的经验,直接吸收成果可以让学生解小题的速度更快,解大题的方向更明确;另一方面,学生能真实感受到前人研究的丰硕成果,有利于渗透数学文化,播撒数学研究的种子.
本题的背景是阿基米德三角形,阿基米德三角形的性质列举(性质众多,只摘录一二):抛物线x2=2py(p>0)上不同两点A(x1,y1),B(x2,y2),以A,B两点为切点的切线PA,PB相交于点P,称弦AB为阿基米德△PAB的底边[2].
定理:若直线AB过抛物线内一定点C(xC,yC),则另一顶点P的轨迹为一条直线,方程为xCx-p(y+yC)=0. 特别地,当C在y轴上时,即直线AB过抛物线内一定点C(0,m)(m>0),那么:(1)另一顶点P的轨迹方程为y=-m;(2)kAP·kBP=-■(定值).
再特殊化,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F0,■,那么:(1)另一顶点P的轨迹方程为y=-■,即准线;(2)kAP·kBP=-1,即PA⊥PB;(3)PF⊥AB;(4)△PA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p2;(5)AP与x轴交于点C,BP与x轴交于点D,xC=■,xD=■.
基于阿基米德三角形的性质PF⊥AB,于是本题可以有以下解法:
由阿基米德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PB,PF⊥AB.
设AF=m,BF=n,则AB=m+n,由射影定理得PF2=mn.
由结论■+■=■,即■+■=■=1,所以m+n=mn,所以PF+■=■+■≥3■=6.
追溯题目背景,挖掘背景的丰富内涵,让学生更好地回答问题“你知道一道与它有关的题目吗?你知道一条可能有用的定理吗?”[3]从而迅速地找到解题方案. 通过背景的研究,解决以此为背景的多个关联题目,从而实现以点带面解决“问题串”;通过共同参与的探源活动,为学生自主活动示范,促进学生形成探源活动经验.
探拓展应用,形成知识载体推广经验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被称为圆锥曲线,它们与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高层面它们同属于二次曲线,因此在一种曲线中承载的知识和方法,很可能在另外的曲线中也会有. 将题目载体(主要曲线)平行迁移,如抛物线变为椭圆、圆变为椭圆等,让知识和方法得到拓展应用,利于学生知识和方法的体系化、深度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知识载体的推广经验.
本题可将载体抛物线换为椭圆,变式为:已知F为椭圆C:■+y2=1的右焦点,过点F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椭圆C在A,B两点处的切线分别是l1,l2,且l1,l2相交于点P,求点P的轨迹方程.
略解如下:
设A(x1,y1),B(x2,y2),则椭圆C在A,B处的切线方程为l1:■+yy1=1,l2:■+yy2=1,两式联立,得x=■,即xP=■.
当直线l与y轴不垂直时,设l的方程为x=ty+1,则x1=ty1+1,x2=ty2+1,所以x2y1-x1y2=(ty2+1)y1-(ty1+1)y2=y1-y2,故xP=2,yP=■1-■xP=-t,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x=2.
当直线l⊥y轴时,椭圆C在A,B两点处的切线平行,不符合题意.
综上,点P的轨迹方程为x=2.
载体由抛物线换成椭圆,P的轨迹仍然为直线,学生自然产生了疑问,是不是圆锥曲线(甚至二次曲线)都有这样的特点?于是引发进一步探究.
究“多题一解”,形成问题模型梳理经验
问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将问题提炼出模型,解法固定化(相对),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将多种载体、多种表述去伪存真,九九归一实现“多题一解”,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反思提炼带来的巨大收获.
本题可提炼出“双切线切点弦”模型,从点P0(x0,y0)引二次曲线Γ:Ax2+Bxy+Cy2+Dx+Ey+F=0的两条切线,所得切点弦(过两个切点的直线)有如下结论:
(1)直线方程为:Axx0+B■+Cy0y+D■+E■+F=0. 以椭圆为例,已知椭圆C:■+■=1(a>b>0),经过椭圆C内定点M(m,n)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且椭圆C在A,B两点处的切线分别为l1,l2,若l1与l2交于点P,则点P的轨迹方程为■+■=1. 证明略. 应用于本题中,A=1,B=C=D=F=0,E=-4,设P0(x0,y0),得切点弦方程为x0x-2y-2y0=0,因切点弦过F(0,1),所以y0=-1.
(2)当点P在直线上运动时,切点弦过定点;当切点弦过定点时,点P的轨迹是一条直线(或一部分). 此内容深入探究,便是射影几何中圆锥曲线的极点极线,本文不做研究.
问题模型的建立,让学生最终摆脱了元素、载体的束缚,得到了问题的一般解决办法,虽说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结论不见得能直接使用,但这种开放性探究的经验收获是满满的,后续的解题活动必能举一反三.
综上所述,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题后反思活动的经验,我们应多开展“一题一课”教学活动,对于解析几何的“一题一课”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以下基本模式:寻“一题多解”——找表层规律——查前人成果——探拓展应用——究“多题一解”.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题目都有这些步骤,实际操作中要关注课堂生成,不可生搬硬套. 本文着力阐述“一题一课”的设计策略,借鉴了一些网络资料,对于知识本身的介绍不夠细致和深入.
变更题目是波利亚《怎样解题》的主旋律,“解题表”的许多问句都是直接以题目变更为目的,拟订方案中的“你能否想到一道更普遍化的题目?一道更特殊化的题目?”解题回顾中的“你能在别的什么题目中利用这个结果或这种方法吗?”[3]等等. 由此可见,解题教学中应用好“题目变更”,用好经典题目,通过“一题一课”的教学模式,对试题进行“源”与“流”的研究,进行变式拓展,最关键是抽象出一般模型,让模型为以后的研究服务,实现“多题一解”,让试题的价值最大化,定能事半功倍. 同时,精雕细琢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反思活动中充分经历过程,形成基本活动经验,从而发展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立建. “一题一课”理念下的教学实施[J]. 江苏教育,2018(02).
[2] 方亚斌. 一题一课:源于世界数学名题的高考题赏析[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3] G·波利亚.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 徐泓,冯承天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