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肠道肿瘤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0-09-23徐琦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徐琦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患有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过程当中采取临床护理策略的影响效果。方法:实验之前筛选了于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本医院接收医治的60例患有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的病患者,收集的这些病患者统一定为本篇文章的实验对象,科室的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将以上60例患有早期肠道肿瘤疾病患者科学合理的划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策略从而展开对比,常规护理组采取传统化的护理策略,实验分组当中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展开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顺利结束之后,分析并对比该将对于两个分组当中全部早期肠道肿瘤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依据本次研究人员统计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实施临床护理策略以后,实验护理组当中的早期肠道肿瘤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比较好,仅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未痊愈,通过研究分析可知本次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讨论:当前,采用临床护理的护理方法来护理患有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的病患者,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期间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痊愈,改善患者的病症。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临床效果;早期肠道肿瘤疾病;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0147-01

当下患有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的患者其恶化的变化速度很快,在的整个过程当中,倘若采取临床护理的护理策略,可以全面的改善患者的患病情况,帮助患者更快痊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护理效果通常比较良好。

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60例于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医院接受医治的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的病患者,本篇文章的主要实验研究对象则为以上所选择的早期肠道肿瘤病患者,患者的年龄普遍处于20-80岁之间,所收集的所有患者在患病时长方面,年龄方面以及学历方面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以作为实验探究进行对比,在本次实验探究开始之前,医护人员已经通知到所有患者,告知实验的主要过程以及实验的主要目的,该60名患者对此表示同意和理解。收集患者的主要依据则是已经确诊为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的患者,并且需要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确定患者需要进行住院休养,所收集的全部早期肠道肿瘤疾病患者不包括具有情感障碍的患者。为了更加有效的探究临床护理对于患者产生的影响,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常规护理分组中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5例,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保持在(61.40±4.65)岁;实验护理组中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4例、16例,该组患者其平均年龄保持在(64.70±3.91)岁,(P>0.05)。

2. 方法

为了更加明显的准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整个护理流程当中的临床效果,常规护理分组只是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患者身体指标的监测等等;而针对实验护理分组之中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展开护理。具体实施路径如下:(1)手术前之前,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做好全方位的检查,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患者的患病情况和身体状况,体现人文关怀,在手术实施之前,医护工作者应当严格的监测组内患者其各项生命指标并进行相关的记录,将所有患者的血压指标保持在正常水平的范围内,按照记录的结果将各项生命指标及时反馈给手术医师。(2)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应当积极的做好手术相关的一系列配合工作,在手术室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相关的仪器和设备展开检查,需要查看设备和仪器能否正常的操作运行;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按照患者的需求给予满足。在患者进行手术期间,护理工作者应当严格的监测组内肺部疾病患者其各项生命指标并进行相关的记录,倘若患者的身体指标出现异常等情况,需要护理工作者立即汇报给主治医师并进行相关处理。(3)术后轮椅接送回病房,告知手术中一切顺利患者,应当按照以往的护理经验,掌握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叮嘱患者多注意休息。手术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宣传处于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相关的基本知识,针对早期肠道肿瘤疾病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对早期肠道肿瘤疾病患者策划针对性的教育,为所有的患者讲解导致出现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的主要原因,指导患者了解到将会对自身形成的影响,并强调健康生活和饮食方式的重要性。针对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对病患者开展针对性教育,包括病情状况、生活习惯以及疾病的风险程度,使医生能够为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 结果

在两种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以后,研究人员对所有病患者的痊愈情况展开了调查与研究,实验护理组仅出现1例患者产生并发症尚未痊愈,常规护理组则存在7例患者产生并发症且尚未痊愈,数据结果通过检验之后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4. 讨论

按照相关资料数据可知,针对于患有早期肠道肿瘤疾病的病患者,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过程当中需要一种护理环节更加完善、干预方法比较全面的护理策略。因此,按照本次实验探究结果可知,采取临床护理来干预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的早期肠道肿瘤疾病患者,护理效果较为良好,临床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痊愈。

参考文献

[1] 方夏英,王文英,孙琳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肠道肿瘤的临床护理[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7):68-69.

[2] 韩龙才,刘远廷,赵辉,etal.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5):516-517.

[3] 徐丹.胃肠道早期肿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护理与配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04(078):15369.

[4] 刘青青,史志猛,于红刚,etal.内镜黏膜下剝离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12):857-860.

猜你喜欢

护理路径临床效果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