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元学习任务,探索古典诗词教学
2020-09-22王冠玉
◎ 葛 华 王冠玉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上册)(以下简称“高一上语文教材”)已于2019年9月开始使用。这本新教材新颖独特,不拘一格,以学生为本,以核心素养为纲,尤其是单元设计最为突出。笔者以高一上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8篇古典诗词(分别为《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进行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探索。
一、对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解
高一上语文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便是提出了单元任务驱动的要求。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繁琐的、碎片化的训练,该教材力求创新单元内部组织,主要栏目有“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其中,课文的呈现不再像以往那样基本是单篇成课,或多以文体聚合,而是以主题聚合,打破文体,以单篇或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也更加接近真实的阅读生活。因此,从总体上整合单元信息,确定合适的单元目标,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合理设计学习任务,使语文学习更接近真实的语文实践生活,是统编教材执教者尤其要关注的问题。
首先,单元教学要确定教学目标。那么如何确定呢?笔者认为,需立足于以下三点。
第一是课程标准。参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一上语文教材的第三单元与之对应的课程目标应该是鉴赏文学作品。必修学习要求是品味语言、感受形象、注重审美体验、领悟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本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有:①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②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③学习任务群14——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这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第二是教材。高一上语文教材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主要有三点: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以第三单元为例,我们可以从中把握到的信息有: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诗意”。教材选文均为中国古典诗词。学生需要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品味思想感情,把握不同体式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同的作品风格特点。单元学习任务为知人论世,阅读作品;诗歌朗诵,呈现作品;撰写短文,评价作品。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不同单元中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月”,如果立足于文本内部,如欣赏意象、品味情景关系,学生欣赏起来也有一定感觉,但如果立足于本单元目标,欣赏的角度就会从文本内部移向文学的社会批评,这就关联起了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三单元与第七单元。理解诗歌意象,把握情景关系,都是从文学作品内部来进行细读,而如果是站在作者、读者的立场上解读文本,这就是单元之间的融合,勾连起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从“融合角度”思考不同解读方法的区别。
第三是学情。高一学生基本掌握了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步骤,能够读懂较浅易的古诗词。但对于古诗词的读解方法,大多流于感性的经验,而缺少系统的归纳。由于阅读量有限,当学生遇到较为隐晦的词句,往往只能通过猜测来理解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来引导学生掌握古典作品语言表达习惯,如系统地掌握诗歌的创作手法,了解古典诗词作品的体式特点,归纳常见意象(群)特征,把握其与作者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通过联想、想象来品析作品意境,采用知人论世法筛选作家生平相关资料,将之与作品情感勾连起来。
基于上述三点,整合信息,第三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最终确定如下。
(1)涵泳体会,读出不同作品在韵律、节奏及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2)借助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之间的关系,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认识作品的当代价值。
(3)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分析意境,欣赏艺术价值,提高审美品位,增强文化自信。
(4)辨析不同和相同体式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风格上的异同,分析体式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5)从作品意蕴和艺术匠心等方面,自选角度,聚焦感受最深的一点,撰写文学评论。
其次,根据教材第三单元的实际内容,笔者把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分解为如下三个子任务:①借助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理解诗人及作品,把握诗人的人生感悟和生命情怀,该任务对应的是单元教学目标(1)。②体会诗词的音韵美,办班级朗读会,设计朗读脚本,用声音再现诗人情感。涵泳体察,运用品味、比较等方法,感受分析意境,赏析作品体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该任务对应单元教学目标(2)(3)(4)。③品味独特的艺术匠心,理解深刻的思想意蕴,抓住感悟点,撰写文学评论,该任务对应单元教学目标(5)。
我们要明确单元任务设计中任务与活动之间的区别。如果将朗读诗歌作为任务,其实是活动,而朗读作品之后知道流派、内容、背景,这才是任务。单纯写作也并非任务,写作作为书面表达可能是一种结果的呈现。而通过自身的实践,从体会进入自身对于语言的运用,经过自身的建构,来达成自己关于古诗文语言的运用,这才是任务。
最后,笔者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安排单元教学课时,具体内容见表1。
以第1课时为例,单元教学设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表1 第三单元教学课时与任务安排
二、单元活动设计的基本路径
以第三单元第9课时“撰写文学短评”为例。首先,根据单元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的要求,确立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强化文体意识,区分“评论”和“读后感”,感知“因体而论”的基本原则。
(2)挖掘课文《短歌行》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明确评论撰写的聚焦点。
(3)明悉“文学短评”的基本要求,把握“叙”与“议”的尺度与比重,展开合理论证。
单元学习活动是教材中单元学习任务的具体呈现,是任务的分解,是完成任务关键点的突破,是每课时中学习任务的落实。发掘单元学习资源的依据就是与单元教学目标、任务相匹配,与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相匹配,与学生学情相匹配,避免学生盲目从网上寻找不完整、不准确的资料,从而影响对课文的学习。
图1 单元教学设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第1课时为例)
本单元发掘的学习资源主要为:年谱评传,学术专著——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俞陛云《诗境浅说》(北京出版社)、陈伯海《唐诗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振甫《诗词例话全编》(重庆大学出版社)等。教师充分发掘教学资源后,便可组织材料,进行单课时的课堂活动设计。第三单元第9课时的教学活动及环节具体如下。
(一)预备活动
这一环节中的活动为学生课前预习活动,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浏览与课堂活动相关的学术著作,树立文体意识。这一环节的活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快速浏览周振甫《诗词例话全编》的前言、目录,了解著作的体例及主要内容,择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了解诗评写作所应具备的知识。
(2)阅读研究《归园田居(其一)》的评论文章(如李文初《以平常之景语,写无穷之妙趣——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一赏析》、孙绍振《没有外物负担又没有心灵负担的境界》、张觉《从〈归园田居〉其一看陶渊明的语言艺术追求》),了解文学评论的大概样貌。
(二)课堂活动
1.环节一:启动或回顾——热点激趣,感知“文学短评”的一般含义
2.环节二:发展性活动——强化文体意识,了解文学短评的基本原则
(1)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人物,元好问称赞其作品“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基于前几堂课的学习体会,概括为“《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__________的诗,它最令我欣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依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和预习所得,归纳古体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区分文学评论和读后感的差别。
(3)《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可圈可点之处很多。预习资料中三位评论者将自己的视角定位在哪里?他们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证?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定位?
3.环节三:检测或迁移——挖掘匠心,明确焦点
(1)小组讨论:如果要为曹操《短歌行》写一篇文学短评,可以从哪些视角展开?
(2)周振甫《诗词例话全编》中哪些章节可以作为《短歌行》短评写作的参考材料?为什么?
4.环节四:发现、获得某一种思想方法到运用这一种思想方法——把握“叙”与“议”的尺度与比重
比较陈沆《诗比兴笺》、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张玉谷《古诗赏析》、王富仁《四言诗与曹操的〈短歌行〉其一》(最后两段)对于《短歌行》的点评,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你觉得哪篇评论最出彩?为什么?
(2)这篇点评中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评论者的论证是否充分合理?
(3)如果不够充分合理,如何修改?
5.环节五:思考与练习
(1)从第三单元中选取一首自己最喜爱的诗词,撰写文学短评。
(2)以小组为单位,对作业进行互批互改,挑选出一篇最出色的作品,在班级里展示。
三、教学反思
在第9课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遇到的主要难题是,学生在区分读后感与诗评两种文体差异的过程中存在障碍。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不妨印发规范的读后感与诗评各一篇,请学生课下阅读,画出文章的思维导图,并对其行文表达进行比较。学生对两种文体的差异有了初步理解,课堂活动的开展也会有效许多。学生在搜集写作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以适当的辅导。例如,有学生对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非常感兴趣,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资料,引导学生整理李清照词中涉及“花”的意象的作品,并对其进行细读。在学生作业初稿完成之后,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修改,使其表达合乎文学短评的要求。
在教授该课的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培养学生形成学术意识有重要意义。例如,学生撰写《短歌行》诗评时需了解曹操之生平。针对如何搜集资料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区分网上搜集到的资料与张作耀《曹操传》、张可礼《三曹年谱》等著作的差异,使学生明白如何利用合适的资料解决问题,做到言必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