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群的教育戏剧设计与实施
2020-09-22姚宝亭张骊莉王佳毅
◎ 姚宝亭 张骊莉 王佳毅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在此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将教育戏剧的理念融入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集核心课程和协同课程于一体的自主拓展型课程群。该课程群在实践中,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学校教育戏剧研究的经验,另一方面结合学校文化内涵与实践基础,走出了一条教育戏剧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本土化探索之路。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探新
学校的教育戏剧课程群是以教育戏剧课程为核心,融合普及、提高、社团学程,结合协同课程,链接校内实践体验活动的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及选择性的课程群,如图1所示。
核心课程是以教育戏剧基础素养培育为主旨的普及学程和侧重于表演能力提升的选修学程。协同课程则旨在拓宽教育戏剧的视野,进一步丰富教育戏剧的综合素养,主要有舞美设计和媒体制作两大类。教育戏剧校园综合活动则由隐性的校园主题活动和显性的校园戏剧公演活动相辅相成。
这一协作之链在实践中基于课程群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进行运作,各科目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关注“整体育人、五育并举”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育功能,而且走出了一条教育剧场与课堂戏剧互哺式推进的特色之路。[1]
(一)课程群发展历程:浸润戏剧
2013年前后,学校开始“蒙正教育戏剧”课程的开发工作,围绕自主拓展型课程的四大领域,即“社会人文类”“自然科学类”“生活技能类”和“艺术健身类”,以高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尝试开设了如表1所示的一些科目,形成群的初态。
图1 教育戏剧课程群内容架构
表1 “蒙正教育戏剧”科目设置
2014年,课程群在原有基础上开始壮大自身的规模,新增英语戏剧、小舞台剧社、智慧加油站、民俗戏剧、舞台大观、服装设计、创意美术、创意道具、生活小妙招、戏剧舞蹈等科目,并创办了相关教育戏剧社团,如中文戏剧社等。课程覆盖到了全体学生。
2015年,学校对戏剧类比赛和庆典进行了一次大的整合,创建了“戏剧公演”这一平台。学校审视戏剧公演的需求与各课程特性之间的关系,在知识与实践层面搭建了一个从学习到实践的课程群之链,如图2所示。
图2 教育戏剧知识与实践层面课程链图示
2018年前后,教育戏剧课程群经过系统梳理,在“教育戏剧”这一核心普及学程(科目)的基础上,勾连选修学程,打造了一个丰富的集科目与社团于一身的核心与协同课程的协作之链,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充分的机会浸润在教育戏剧之中。
(二)教学目标确定:聚焦素养
学校开展的教学戏剧探索以“戏育全人”为终极目标,以“交流、合作、创造”为素养结构,着力培育在知识的理解与学习的趣味性之间的全人,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全人,科学知识与审美体验互动的全人。因此,课程群各内容的课程目标设定,在关注课程群的总体任务与指向的同时,更要明晰聚焦教育戏剧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首先,课程群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在课程群的总目标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其次,各课程的学习目标要具备教育戏剧的特色,凸显在剧场文化融入剧目排演与展示的过程性学习经历中,保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教育戏剧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教育戏剧的特色,只是各课程在过程中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教育戏剧课程群架构及其目标见表2。
表2 教育戏剧课程群架构及其目标
(三)课程群主要内容:综合体验
1.核心课程
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是一个涵盖普及、提高到社团的进阶系统。学校开设了低段、中高段的教育戏剧科目,让学生经历从普及到提高的过程。社团则主要培养教育戏剧的专业人才,让有志于在教育戏剧方面有所发展的学生得到相关表演能力的提升。
2.协同课程
协同课程能够拓宽教育戏剧的视野,丰富教育戏剧的综合素养。主要有舞美和媒体两大类。舞美主要包括“戏服设计”“道具制作”“舞台布景”等科目;媒体主要是指“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等科目。
协同课程有的是新开设的原生课程,有的则是在“戏剧公演”框架下,各科目为了更好地完成新的任务,对自身原有的科目设计进行了改造,如“创意手工”更名为“创意道具”,在科目设计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创意道具”科目设计前后变化
3.教育戏剧校园综合活动
学校构建了丰富的教育戏剧校园综合活动,主要是指一些学生主题活动和教育戏剧公演。学生主题活动指主要采用教育戏剧的方式来进行“行规养成”“仪式庆典”和“四季体验”的学生德育活动。教育戏剧公演则是每年12月学校推出的一部公演剧目,以戏剧社为主要团队开展活动的一种综合的戏剧实践体验活动。
(四)教学条件支持:保障需求
学校始终坚持把教育戏剧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纳入学校对于课程教学的整体构想与规划中,由校长作为课程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课程群的整体开发、规划、实施;由课程教学部两类课程主任具体负责课程群实施的过程管理。不仅优先保障课程群的经费预算,而且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保障课程群的有效研发与实施。一方面在既有的课程研发制度基础上,完善课程群研发制度,将课程群优先纳入学校“延伸课程研发工作室”内容序列;另一方面优化系统激励制度,将课程群的实施纳入学校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方案,鼓励教师主动参与课程群的实践。
同时,学校多方面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首先建立了“蒙正戏剧教室”“黑匣子”“蒙正教育剧场”等专用戏剧教室或舞台;其次改造了其他专用教室,如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和多功能教室等,扩大活动空间;最后增添了声光设备等,便于教育戏剧相关教学手段的应用。
二、教育戏剧教学实施策略探索
课程群按照教育戏剧自身属性和拓展型课程的要求,遵循人本性、参与性、科学性的原则,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将教育戏剧手段与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力图创新,戏育全人。
(一)教学过程结构
在教育戏剧的实践应用与探索中,学校着力进行实践路径的转化,其显性特征体现在教学过程观的变革上,即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的单一系统,在综合课程中运用教育戏剧的统合教学。[2]
教育戏剧课程群在实施中,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及其模式,在过程中以习式为串联,借用戏剧的情境化表达,创生了教育戏剧个性化的教学过程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教育戏剧之“纸的旅行”教学过程示意图
“纸的旅行”这一课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主要包括热身(打开身体)、主题活动(师生入戏、故事体验)和总结与出戏三个部分组成,它是师生通过教育戏剧的手段共同生成的叙事,最终实现对故事的理解或问题的解决。它是以自主开放式的创编为情境主线,在各类习式中加以推进,并最终得出开放式结论的教学过程。这一结构,是教育戏剧在学校的一种独特的本土化创造,并在课程群里进行普遍实施(舞美类可以在成果展示中使用)。
(二)教学方式改变
1.教育戏剧工作坊
课程群在教学方式上不同于其他基础型学科,它采用了教育戏剧特有的教学方式,即“教育戏剧工作坊”,它是教育戏剧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有的研究称之为策略)。它模拟现实生活,建构场景、人物、事件、故事,在情境里开展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观察、模仿、游戏等活动,体验各种戏剧习式,培育戏剧思维。
教育戏剧工作坊主要有三大特征,首先是实现空间场域的突破,可以模拟出丰富多样的教育情境;其次是角色身份的转变,在丰富的情境中师生的角色多样且可以自由切换;最后是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采用教育戏剧游戏、习式或构建故事,更可以是多种手段的组合。在实践中,通过课程群的综合融通和各课程的独特创造,学校丰富了教育戏剧工作坊的内容与形式,它们共同组成了学校独特的教育戏剧工作坊集。表4是学校教育戏剧工作坊(低年级)的内容框架(部分)。
表4 教育戏剧工作坊(低年级)的内容框架(部分)
2.教育戏剧习式
习式是教育戏剧学习策略,是课程群特有的学习方式。其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不同的习式可以根据特定的使用背景进行适当的变化,就能将学生带入较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也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将一次说教化作一次体验,变抽象为具体,带着孩子们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提高了孩子们注意力、表现力、想象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教育戏剧习式与语文阅读教学结合案例
定格雕塑是教育戏剧中的常用习式,即在某一特定情境中,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肢体摆出的动作是静态的,但在这静态的肢体动作背后蕴含着其对文字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
学习《黄山奇石》第三自然段:
1.出示“猴子观海”图片及文字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师:这一句具体描写了“猴子观海”的样子,用下画线画出来多读几遍。
(生读文画线)
2.定格雕塑
师:都读明白了吗?
生:读明白了。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把刚才读到的句子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生1走上讲台,双手抱着膝盖,蹲在地上,抬头看着天花板)
师:你为什么把头抬得那么高呢?
生1:因为句子说是望着翻滚的云海,望就是向远处看,所以我抬了头。
师:你读懂了句子的意思。请同学们再看看他的手臂和膝盖,并在句子中找到相应的动词圈出来,待会儿我请同学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师:谁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生2走上台,说:“我圈到的动词是抱(他伸手指了指生1的手臂)。还有一个动词是蹲(他又伸手指了指生1的膝盖)。”
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蹲吗?
(生2挠挠头,说不上来)
师:看看他的腿,谁来说?
生3:膝盖弯曲就是蹲。
师:说清楚了,很好。“抱”呢?
生4:伸出手臂……
师:夹住!
(生4点点头)
师:太好啦!谢谢你,请回座位。让我们把这几个动词送回句子里读好这句话。作者看到这块石头不禁产生了想象,用上这几个动词把这块石头写活了!
3.出示“天狗望月”的图片
师:看,这是著名的“天狗望月”,请同桌讨论,做做动作,发挥想象也来学着文中的样子一句话。出示:那块巨石真像____________。
生5:那块巨石真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只大狗,趴在山顶,望着月亮。
师:真不错,想到了四肢的动作,用了“趴”。
生6:那块巨石真像从天上跑下来的一只天狗,蹲在山顶,抬头望着圆圆的月亮。
师:同样想到了四肢的动作,用了不一样的词“蹲”也可以,还关注到了脖子的动作,用上了“抬”,很不错。可见,当我们展开想象的时候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着手去想象。
定格雕塑,用直观的动作解释抽象的文字,在动作与文字的转换中理解字词的意思,在肢体与想象的碰撞中提高理解能力。
(三)学生学习评价
课程群在评价时注重发展性、自主性、过程性和整体性的原则。学校始终以“戏育全人”为目标,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标,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关注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创造等核心素养。尤其是强调过程大于结果,关注学生过程性的表现,不以最终的结果来判定学生学习的成效。
评价的具体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在“想象与创造力”“表达与自我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采用表现性评价为主的形式。如课程群共通的一个评价表就是考核学生“大胆表现”“合作无间”“会思会想”和“创意无限”四个项目,采用等级评分制(五星为最高)。课程群各课程根据课程特性也会有相应的评价内容和指标。
(四)课程群教研机制
教育戏剧课程群将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多门学科综合融通,在跨界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效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创思与创造任务的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更重要的是,课程群各课程之间的有效联动,体现了其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为了保证课程群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课程群教研大组,由执教的所有学科教师参与,定期开展教研。基于教研,学校实现了融通性的课程群内互联。首先,加强初期和过程性的教研,保证群内课程紧紧围绕“戏剧公演”展开活动,并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整。其次,通过日常教研和灵活互动,实现资源的共创共享和经验的互通有无。如教师围绕习式的变式与创新展开日常教研,过程中不同的学科教师可以创生不同的资源并应用在课堂,这是教育戏剧课程群教研最独特的地方。灵活互动主要是大家针对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分享,好的在群里加以推广,不足的发挥群智予以解决。最后,则是领域的融通。教育戏剧课程群提出了跨界特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不同领域的教师集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跨界学习的良好契机。通过长期的活动,各课程在实施中都有了跨界意识,美术教师的科学素养,音乐教师的信息素养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结语
教育戏剧在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教育戏剧课程群这一本体出发,阐述了当前在华东地区普通公办小学在教育戏剧设计与实施中的个性化创造,创建了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实施有效的特色教育戏剧课程群体系,其理念与实践契合国家的相关教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