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分析
2020-09-21姚金花
姚金花
(镇江一院新区分院呼吸科,江苏 镇江 212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呼吸科接收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接收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78例患者中,COPD47例,肺炎31例。性别与年龄组成:观察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5~84岁,平均(42.8±5.3)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6~82岁,平均(43.5±6.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宣传教育、药物治疗的指导等基础护理内容以及相应疾病的专项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1)对科室护士调查,掌握其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据此制定与其实践、推广需求相适应的培训方案,确保科室护士掌握优质护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2)关注护士服务态度的培养,于护理实践中,安排专人对各护士的服务态度进行追踪,通过患者的反馈以及检查人员的了解情况,对当前服务态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梳理,制定可行的改进策略,于下次培训活动中提出,并督促护士进行护理服务态度、服务技巧(如沟通技巧、心理干预方法等)相关内容的学习;(3严格按照既定护理程序规划护理方案,并对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各类并发症的防治,需以既往的护理经验与现有的医学证据为基础,灵活运用循证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理念中的一些方法、策略,落实各项护理措施;(4)常规护理期间,以人文护理理念为指导,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借助一定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并在构建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以及疑惑解答服务,充分体现自身对患者的关心、爱护以及尊重;(5)以现有病房管理制度为基础,对病区环境进行适度优化,尽可能为其营造干净、整洁、安静的病房环境,休息期间,严格控制光度、声音,避免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合理设置标识牌、扶手、床栏等,避免坠床或跌倒等意外事件,每日督促或协助患者进行病服、床单、被套的更换;(6)对某些病情较为危机或者存在一种、多种高风险因素的患者,由护士、医师等共同参与其护理方案的制定,以循证医学为指导,设计合理的、完善的个体护理方案,必要时进行集中管理,保证此类患者的护理安全;(7)护理期间,对以往的排班模式进行变更,根据各护士的责任分工,实行弹性排班制度,每位责任护士分配数量适当的患者,负责整套护理措施(包括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的落实,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让患者感受到无缝隙、全面的优质服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展开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分析,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共有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肺心病1例,呼吸衰竭2例,心衰1例),发生率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类危险因素的控制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如何开展护理质量的改进工作,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从护士自身考虑,依托科室现有的护理条件,实施优质护理的探索与实践,可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若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肯定,其职业自豪感也将得到提升,这对当下护士群体的自我发展以及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而言,有着重大意义。从呼吸科的护理实践来看,患者的病情评估、个体化护理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综合肺康复方案的制定与落实等都面临较大的难题。虽然唐文秀等[1-2]对责任制整体护理进行的分析,以及张碧[3]对PDCA管理模式应用方法进行的论述给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呼吸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仍然需要科室的管理人员客观分析现有护理程序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
我科护士积极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方案期间,科室护士通过“头脑风暴”会议,对优质护理理念下护理风险的管控、患者个体护理需求的满足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讨论,明确了本研究纳入的两种常见疾病——COPD与肺炎的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尤其是并发症的防治以及服务态度的培养,并根据讨论、分析的结果,制定了优质护理方案初稿。鉴于此,相关的医护人员可参考此类方案设计策略,设计与自身实际相符合,能够指导护理实践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计划,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