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艺术类社团培养、管理体系探究

2020-09-17范镇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范镇

摘 要:学生艺术类社团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导向和传播作用、激励和熏陶作用、凝聚和辐射作用、启迪和创新作用。本文以新疆大学艺术类社团为例,探索高校艺术类社团的培养与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促进高校艺术类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艺术类社团;培养管理;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149-02

本文以新疆大学为例,探索艺术类社团的培养与管理体制的运行模式,能够取其精华、弃旧扬新、查缺补漏,使学生艺术类社团建设更加合理、管理更加有力、组织更加规范、团队更有特色、方法更加创新,能够提升校园文化质量,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其功能得到更有效地發挥。

一、新疆大学学生艺术类社团概况

(一)基本概况。新疆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全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确定为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新疆大学艺术类社团现有14个校级社团,新疆大学学生军乐团、新疆大学舞蹈团、新疆大学青春吉他社、新疆大学礼模队、新疆大学龙翼魔术社、新疆大学戏曲协会、新疆大学话剧团,由共青团新疆大学委员会管理;新疆大学舞度街舞协会、新疆大学体育舞蹈协会,由体育教学研究部管理;新疆大学“红”现代舞团、新疆大学红湖之声合唱团、新疆大学异想堂动漫社,由美育(艺术)教学研究部管理。另有15个院级艺术类社团,由各学院管理,全校共计社团总数有116个,社团成员总人数8 956。都是来自各学院的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们,他们活跃在新疆大学校园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成员结构。1.学生的组成。新疆大学无招收艺术特长生,艺术类社团成员现以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为主要成员,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学生社团成员具有流动大的特点,每年都会毕业一批团员,也会招收一批新的团员作补充。采取每年一次的招新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招收一些爱好音乐和学习过声乐、舞蹈、器乐的学生。2.教师的配备。学生艺术类社团中艺术类社团、军乐团都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各一名、合唱团配备指导教师,其中艺术类社团、合唱团指导教师为本校教师,军乐团教师为外聘教师。3.艺术类社团学生干部设置。艺术类社团学生干部的作用是很大的,在日常的工作中配合各团的指导教师完成每学期的工作任务,他们也是艺术类社团的核心,不仅发挥了作用,而且在组织能力方面也充分得到了锻炼。

(三)功能和作用。1.拓展学生个人素质。很多大学生在艺术类社团进行排练的过程中,都会在排练之前给学生普及相关的艺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通过艺术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道德品质,进而让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拓宽学生的个人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喜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也会更加的广泛。2.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通过艺术类社团开展文艺活动时,不仅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政治素质,团队精神以及价值取向、观念等也会通过艺术进而得到熏陶和升华,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艺术类社团开展活动表演时,也可以有效地去宣传我国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始终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可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质量更佳,让校园稳定的发展对当前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活跃校园文化,创造良好艺术氛围。通过大学生艺术类社团活动能够活跃校园的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生艺术类社团始终是一支主力军,由于其有着独特的生机与和活力,很多艺术类社团都会有非常多的学生在社团进行学习,与他人进行沟通,也可以由学校的相关部门举办艺术类社团的文化活动,或者是定期开展艺术校园文化活动。艺术类社团可以传播更加先进的文化,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学生去接收文化,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艺术类社团也可以帮助学校活跃校园氛围,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校园氛围,这对于学校后期、未来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很多艺术类社团的成员也是校园中最普通的一名学生,只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艺术,喜爱艺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也能够感受到来自艺术带来的美感,进而帮助所有学生提高对艺术的认知,促使学生的鉴赏能力、体验能力、创造音乐的美的能力都会逐步提升。

二、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本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新疆大学校级艺术类社团,以艺术团、合唱团、军乐团为主,应该对所有学生对音乐基础、艺术素养以及音乐理论知识进行简要的调查,全面了解到学校内的艺术类社团的学生其自身在刚迈入艺术团时的音乐素养方面以及文化修养方面的基础状况,为艺术团在后期培养学生以及管理时带来最科学的依据,同时艺术团队的工作也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独有特点、兴趣等不同开展不同的工作方式,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效益。

(二)问卷的问题。新疆大学现阶段的学科分类主要将其分为经济学、法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每一个学科都涵盖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领域,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也需要考虑到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进行整体的设立,其中包括了针对现阶段学生的经济状况,学生的乐理知识状况,基础状态,音乐欣赏以及兴趣爱好等不同方面开展调查,确保调查的效果得到提升。

(三)结果与分析。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有效试卷186份;调查对象为:男生69人,占总人数的37.09%,女生117人,占总人数的62.91%;党员4人,占总人数的2.15%,团员182人,占总人数的97.85%;汉族90人,占总人数的48.38%,少数民族96人,占总人数的51.62%;文科69人,占总人数的37.09%,理科106人,占总人数的60.22%,文理兼11人,占总人数的2.69%;家庭所在地:城市87人,占总人数的46.77%,县级市52人,占总人数的27.95%,乡镇29人,占总人数的15.59%,农村18人,占总人数的9.68%;父母职业:干部38人,占总人数的20.43%,教师28人,占总人数的13.05%,工人71人,占总人数的38.17%,农民49人,占总人数的26.35%。音乐基础知识调查结果:掌握音乐基础的多少,是提高音乐修养的前提,调查表明:有20.43%学生认识五线谱和简谱,并能熟练掌握,36.02%的学生都认识,但不熟练,22.04%的学生只认识一种,21.51%的学生都不认识;对于基本乐理的学习状况,25.80%的学生学过并能在实践中运用,33.33%的学生学过,但不能在实践中运用,25.26%学生没有学过,但对基本乐理有一定的了解,15.67%的学生没有学过,不了解。当问到会何种乐器时,12.90%的学生学过中国民乐器,36.62%的学生学过西洋乐器,50.58%的学生没学过。在对艺术功能的认识及兴趣调查结果:15.59%的学生认为艺术的教育功能最重要,15.05%的学生认为艺术的认识功能最重要,55.91%的学生认为艺术的审美功能最重要,13.45%的学生认为艺术的娱乐功能最重要;经常阅读艺术类书籍的学生14.51%,有时阅读的为65.05%,没有时间阅读的为 20.44%。关于参加艺术类社团的目的等方面,88.17%的学生认为学习艺术会提高创造思维;59.67%的学生参加艺术类社团是因为兴趣爱好,6.45%的学生是为了取得创新学分,33.88%的学生是为了提高个人素质;15.59%的学生认为艺术类社团的训练会影响正常的学习,84.41%的学生认为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说明学生还是愿意参加艺术类社团。

从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校级学生艺术类社团成员从音乐基础知识与对音乐的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

三、存在的问题

我校艺术类社团的现状:

(一)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有些艺术类社团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社团整体给人们呈现的是组织涣散,分工混乱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人员不固定,生源质量差。对于没有招收艺术特长生的高校,艺术类社团成员自身条件和艺术水平都很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导致艺术类社团整体水平不高,学校中的学生是流动的,刚培养出的文艺骨干又面临着毕业等问题,继而退团,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失。

(三)保障不足。当前很多艺术类的社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其在活动的过程中随机进行改变,很多学生由于这种改变而失去了社团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仅如此,在社团中没有必要的活动器材,社团的发展速度较慢,很多社团都存在着由于经费不足而导致社团逐步没落,这无法让社团发挥出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当前制约艺术类社团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四、建设与发展

(一)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当前需要明确艺术类社团的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艺术类社团的规章制度,这是实现艺术类社团规范化管理的最重要的基础。需要理顺每一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原则,并且确实的落实相关的管理责任,了解到艺术类社团其自身的岗位,及在日常工作中工作的方式、工作的特点,应注意到工作时细致分工才能够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益,同时社团内的成员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每一名成员都应该了解到自己在社团工作中所具有的独特权利义务以及工作的内容,应根据社团所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作为中心管理文件。社团内的成员也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以及制度,在社团内成员的申请以及社团领导选拔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应的规范流程进行选拔减少或者是杜绝随意性,既可以确保艺术类社团高效稳定的运行,也可以引入相应的激励机制及考核体系,这是健康的艺术类社团在发展中的必须内容。

(二)需要选拔优秀的教师作为艺术类社团的组织者,大学生艺术类社团组织不仅仅要有学生,还需要有教师,教师存在的目的是指导工作,让学生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很多学生在刚刚迈入社团时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行事,但是兴趣行事难以在短时间内约束学生自己的行为,导致社团内的学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人员相对分散。在日常训练的时候训练效果不佳。很多艺术类社团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经常将训练安排在双休日,时间较短也导致其训练的质量不佳,需要重视对团内学生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养,增强凝聚力,提高活动质量,创作和排练出品位更高的作品。

(三)实行学分制管理。在对所有的大学生艺术类社团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实行学分制管理方式,满足当下素质教育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既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艺术素质,同时也帮助大学生不断规范艺术类社团的发展效果,解决以往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质量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调动所有学生在社团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调动教师工作热情。

(四)不断推动大学生艺术类社团的工作创新。在大学生艺术类社团的管理与改革上,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观念创新,以艺术社团成员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范明磊.高校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5(3).

[2]王松,刘岱.高校艺术社团及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化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6).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简析如何在勘察设计企业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校园网络促进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探析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
浅谈电教与环境文化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试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探索
北京地区林下经济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
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