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思考分析

2020-09-14付春静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教学思考

付春静

【摘要】   基于分析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思考。首先分析出通过数学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习兴趣;设计数学实验,强化量感深度;加强量感体验,学会实践应用三种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对量的感知和真正理解,不斷培养学生良好的量感。最后分析出,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能够将抽象化为直观,让学生更为清晰的感受和认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学量感     可视化教学     教学思考

在素质教育的推广和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前,数学教师为学生开展量感可视化教学,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情境中,自主的运用“量”的态度和意识,不需要使用测量工具,而是依靠对“量”的直觉,去推断某个量的大小,或者判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实际物体大小吻合的一种感觉。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量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量感的学习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十分常见,但教师却缺乏对学生量感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学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学形式,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量感概念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创设更多接触量感的情境,并将教学情境可视化,不断激发学生对量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1】。这样,学生就会仿佛身在其中,能够更为形象的理解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可以运用形成的量感,去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进一步对量感的深刻记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吨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1000千克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和兴趣。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大象、小马、小牛去过桥的图片,创设良好的卡通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量感认识,去估测哪个小动物能走过“限重1吨”的桥,让学生去感受这些动物的重量。其次,可以让学生互相抱一抱,如果一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让学生去体验和想象一下1吨的重量,从而强化学生对量的感知。

二、设计数学实验,强化量感深度

对于量感的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所以,数学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经过对量感的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推理和验证,促使学生建立量的感知,保证量感的准确,实现量感学习的真实可见【2】。因此,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数学量感小实验,让学生去经历量感的建立和发展,将量感更为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丰富学生对量感的切实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量感。

例如在人教版《长度单位》教学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概念表象,培养学生的估测物体长度意识,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测量数学小实验,让学生先不用尺子测量,结合自己已有的量感认知,进行教学书长度和教室长度的估测。这样,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经验,先根据手指去大概估量,然后让学生用尺子去实际验证长度,鼓励学生各自交流量感估测的方法和体会,从而强化学生对量感的认知深度,促进学生量感的再形成。

三、加强量感体验,学会实践应用

由于量感属于一种对量的直觉,可以说学生的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量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有所顿悟,发展学生的量感潜能,通过可视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达到对量的真正理解,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感悟,确保学生的量感更为准确【3】。所以,数学教师在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时,要充分把握好学习与运用,实践与知识的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学生的量感认知,促进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能够有效的提炼出信息,有助于在学生的量感和数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感知,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和生活见识,学会运用已有的量感和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认识面积》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想象力,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首先,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学生经过比较回答:“数学书大”,此时,教师继续提问:“那数学书封面和黑板的表面哪个大?”学生会回答:“黑板的表面大”,让学生对面积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其次,如果直接引导学生估测学校的操场有多大面积时,很多学生就会开始胡乱猜想,或者直接估出异想天开的数字,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量感后,就会更为准确的估测出操场的实际面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能够将抽象化为直观,让学生更为清晰的感受和认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量感。通过数学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量有一个真正的理解,强化学生对量的感知和认知深度,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过程中,不断完善对量的领悟,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量感和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窦平. “量感”:源自有效的体验——以“克的认识”教学为例[J]. 小学数学教育, 2018(Z2).

【2】郭爱娟. 思维有"声",分析有"迹"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的几点思考[J]. 数学大世界(下旬版), 2017(4).

【3】杨冬菊. 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量感——以计量单位的教学为例[J]. 小学数学教育, 2018, 000(007):P.13-14.

猜你喜欢

可视化教学教学思考
未来教室下的文本解读可视化教学法探析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模式探讨与改进
高中历史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