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0-09-13周延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手术

周延超

【摘 要】: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120例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6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开窗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小果子。结果:所有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后,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同时,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采取小切口开窗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小切口开窗手术;传统手术

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已成为骨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会出现腰椎疼痛,腰椎损伤等症状,如不及时介入治疗方案,则会伴随病情发展影响腰椎神经,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现今,临床上多采用小切口开窗手术方式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与传统手术方案相比,有利于患者腰椎后部神经的恢复,减少了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本文针对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选取了120例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做出以下分析[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120例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60例/组。常规组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均在34~55岁,平均年龄(50.15±5.11)岁,患病时间为9~16个月,平均病程为(14.02±2.35)个月;观察组患者男36例,女26例,年龄均在39~57岁,平均年龄(53.04±4.16)岁,患病时间为8~15个月,平均病程为(11.25±3.11)个月。所有患者均确诊患有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病程和术前各项指标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行手术方案,治疗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均告知患者和家属,并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两种手术治疗方案,常规组患者予以传统手术方法。患者在行全身经脉麻醉后,采用传统的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小切口开窗手术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患者取仰卧位体势,在进行麻醉后,通过C型X线机确定患者病灶部位。在C型X线机借助下,对患者病灶组织分析,查看后,取出突出组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神经根,硬囊膜,且尽量取出髓核。以上患者在术后应根据病情介入相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避免术后出现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

1.3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手术方案后,根据患者术后并发症,临床不适症状改善情况,总结患者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且疼痛等不适症状消失;有效: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疼痛感;无效:无任何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時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后,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开展两种手术治疗方案后,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腰间盘突出是指由于腰椎间骨髓核突出压迫其周围神经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患者会出现血管损伤即周围神经损伤,且腰椎管狭窄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极易对患者下肢及他关节功能造成损伤。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方案,多数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案,效果显著[2]。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小切口开窗手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小切口开窗手术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椎管后部的神经受到损伤,降低了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3]。然而,传统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腰椎后部进行了切除,极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腰椎不稳,瘢痕粘连等症状,增加患者术后痛苦,也不利于预后康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相比之下,针对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采用小切口开窗手术效果更为显著,也利于术后腰部神经修复[4-5]。

综上所述,采取小切口开窗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而实施传统手术的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比较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由此可见,针对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手术,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法神概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张林平.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2):92+94.

廖强.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3):98-100.

周宗萌.小切口开窗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0):123-125.

马界明.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应用小切口开窗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09):109-110.

邹庆宝,谭静.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8,31(01):142-144.

猜你喜欢

传统手术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优劣分析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对比
小骨窗开颅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透光旋切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浅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改良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手术临床利弊对比分析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胸腔镜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