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暖暖亲情带入信息技术课堂
2020-09-12顾霞萍
顾霞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能轻松拥有想要的一切,久而久之,对家人的付出觉得理所当然,对他们的关爱表示不理解,甚至厌烦,亲情逐渐淡漠。因此,在学校中开展亲情教育势在必行。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出在信息技术课堂里融入亲情教育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信息技术;亲情教育;现状;尝试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情感,是渗入血脉的纽带,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亲情教育是小学生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亲情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亲情,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亲人之间的关系,充分感受亲人的温暖,理解亲人的关怀,并努力地回报亲人。
一、亲情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爱表现为让孩子锦衣玉食,千方百计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孩子轻易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久而久之,对家人的付出视若无睹,甚至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对于父母长辈的关爱,有些孩子甚至表现出了厌烦,更不用提感动和感激了。同时,由于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孩子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祖辈和父辈都把所有的希望和感情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过度的关爱养出了冷漠的孩子。
就目前的亲情教育现状来看,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关注孩子的成绩多于孩子的品质。然而,忽略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将不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特别是孩子对于亲情的漠然,进而表现出来的自私、任性、懒惰等一系列缺点,将严重阻碍其未来的发展。魏书生曾在《家庭漫谈》一书中说到:“孩子孝顺父母,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因此,加强对孩子的亲情教育,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家人,学会感恩亲人的付出,势在必行。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亲情教育的尝试
信息技术是一门教孩子跟机器打交道的学科,但并不是一门冰冷的学科。现阶段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达、手机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了,但对手机的沉迷却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了。科技的发展,不是为了拉远人与人的距离,而是为了人类能有更好的生活,其中包括情感的满足。信息技术课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亲情教育融入课堂。以下是本人在课堂上进行亲情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融亲情于打字练习,感受亲情
打字练习是三、四年级的课堂常规项目,我利用这个时间让学生练习打亲情类的文章或古诗,使学生在打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亲情的感染。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针一线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木兰辞》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表现了木兰回家时父母热切相迎、兄弟姐妹隆重招待的濃浓亲情;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中“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表现了亲人之间的思念。这些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瑰宝,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一举三得——既练了打字,又学了古文,还感受了亲情。
(二)融亲情于PPT教学,理解亲情
PPT的教学涉及插入图片、媒体文件、超链接等内容。如果只是操作技能的教授,则课堂很容易变得枯燥,这样的上课方式也不符合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创设亲情场景,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则可以一举两得。例如,我选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为整个PPT教学的主线,不管是哪一个环节的学习都融入《背影》的内容。(1)插入图片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文字,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的场景在素材库找到相应的图片插入。(2)插入媒体文件环节,则可以让学生根据作者父亲买橘子那个场景,配一段适合的音乐。作者的描述极具画面感,若再配上合适的音乐,则像一部电影一样,让浓浓的亲情流淌在整个教室里。(3)对于超链接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将描述作者写作背景或描述作者父子间感情的网页地址记录下来,课上将网址分享给学生,作为超链接插入《背影》幻灯片。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学习,学生对于亲情的理解必将会加深,从最初的懵懂到最后的领悟,亲情之花一定会开在学生们的心间,并迸发出沁人的花香。
(三)融亲情于贺卡制作,表达亲情
贺卡是传达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一种工具,同样可以传递亲情。四年级学完“WPS的基本操作”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综合练习,比如制作贺卡。借助父亲节、母亲节或感恩节之类的节日,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回忆与父母或其他亲人之间的难忘瞬间,激发学生对亲情的表达欲望,而贺卡是很好的表达亲情的载体。一句句“妈妈,我爱你!”“爸爸,你辛苦了!”“奶奶,我想你!”在贺卡上大胆地表达出来,此刻,学生对于亲人的感悟达到了顶点。
(四)融亲情于E-mail教学,传递亲情
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用笔来写信,除非用于公务,私人之间很少通过E-mail来沟通,即时通讯软件,如QQ和微信,已经完全满足人们沟通的需求。然而,QQ和微信上的沟通往往来得不够正式而详尽。从这一点来讲,E-mail兼具了便捷性和详尽性,通过E-mail表达亲情,让传达的亲情更多了一分隆重,让收邮件之人多了一分惊喜,让信息技术课堂多了一分温暖。
(五)融亲情于QQ空间管理,分享亲情
如果说上述方式只是在课堂内尝试,那么QQ空间管理则是由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是与亲人一起管理。比如,可以定期跟亲人一起将近期的照片放入QQ相册,整理照片的过程亦是跟亲人回忆美好往昔的过程;可以将家人之间发生的一些趣事记录在QQ日志里,有了记录的习惯,也就会对亲人有更多的关注和更细的观察;到一年的尾声,甚至可以将QQ空间里的内容装订成册,一家人共同翻阅这一年的种种,这是多么其乐融融的一幅画面。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懂亲情、没有孝心的孩子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以上只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融入亲情教育的几个小小的尝试。小学生亲情意识淡化,作为老师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意识到亲情的培养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的。“德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各科老师都应该在教学中努力研究教材,找到切入点,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亲情教育,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一个懂爱、会爱、能爱并且心中充满爱的人。
参考文献:
[1]郭建耀,闫祯.小学生亲情教育现状及其强化亲情教育的措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4).
[2]曹继秀.小学开展亲情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青海教育,2010(3).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