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2020-09-10王晓玉周璇

客联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优化策略

王晓玉 周璇

【摘 要】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处于布局不是十分的合理,并且存在着区域之间的相互竞争,消耗,农业产品仍处于传统阶段,发展比较落后。区域经济要想得到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经济腾飞,就需要优化区域产业的结构,充分利用沿海岸口的特色产业,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对全省以及整个东北腹地的经济发展形成辐射以及带动的作用。本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直径探讨,最终研究出对策。例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现代服务业进行升级和优化等。

【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现状;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一、区域产业结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

在给定的范围中,不同区域产业相互的结合,虽然他们的产业比例不同,但一个区域当中的产业结构在出道产业出现变化之后会出现从低级转换成为高级的一个过程。

(二)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都会随着国民生产总值或者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产值所占的比例会出现下降,在服务业和工业的产值和劳动力上,占比会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在这两个部门当中,占比的不同形式会有变化,在工业部门某一方占比的增加必定伴随着另一体系占比的减少,但变化的幅度是相对较小的,但增加的体系就会成为主导;然而在服务业部门的产值整体上的占比不会出现变化,或者有小幅度的提升,劳动力占比的会有比较大幅度的增加。然后,在产业结构上,无论是产值占比还是产值占比对的提高速度,服务业部门都要比工业部门要优越。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现状

占全国总海岸线长度2290公里以上,占比在1/8以上的辽宁沿海,省内的沿海城市一共有六个,优质深水港口有五个,分别为锦州港、营口港、大连港、葫芦岛港以及丹东港,实现了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航,目前,已经达到了140个以上。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起始位置在鸭绿江口,中间覆盖着大连、盘锦、营口、锦州、丹东、葫芦岛这六个城市,到山海关为截至。辽宁的沿海经济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沿海区域,占地面积为全省的3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0%,人口数量更是占全省的42%,是中国对外进出口的重要地带之一。而且辽宁的未来发展前进更是一片大好,在辽宁省以至于东北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一)沿海六市存在产业同构现象

1.产业发展规划阶段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外的投资企业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获得了投资者的关注,但政府人员为了引来更多的投资者,给地区带来更大的效益,实现其产业的目标,盲目的降低应有的规章制度,让出更多的优惠力度。使其在产业的规划发展上出现了弊端。因为每个城市都出台相似的政策,必然会引起竞争,对自身的特色发展和环境保护上出现了漏洞,导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利益下降,并且城市之间也会出现损耗。

2.产品生产阶段成本的上涨

相似的产品没有深入的进行产业分工,导致省内的沿海资源上出现了内部上的竞争,在资源的配置效率上有明显的降低,并且在其他的资源上也有可能出现竞争,这样带来的影响会十分严重,会引起资源成本的上升,就会引起企业得到的收入减少。

3.产品销售阶段利润的损耗

在辽宁省,如果一个产品的发展前进比较好,就会在其他城市引起效仿,市场中就会大量出现此种商品,引起区域内的竞争不说,更会是剩余产品过多,发生资源的浪费。如果不能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很多产业当中就出现了低价竞争,在无形之中,导致利润被消耗,所以需要对市场进行合理的开拓。

(二)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仍占主要的地位

1.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之所以水平低是因为设施建设不发达,经营管理也不成熟,在市场中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模式和人力水平上有不足之处,没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还是在农产品的一个比较短的产业链之内。有一些的龙头企业会生产农产品,但是从类型上来看,并没有对应农民实际生产的农产品,因此,缺少相应的带动能力。在农业品加工企业当中,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建设的情况,有恶性竞争产生,在后续的力量上比较缺乏。

2.农业专业化程度低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农业地域方面没有明显的分工,沿海地区的农作物在种植类型、生产方式以及经济模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城市的经营模式相比无论是机械技术、生产空间、环境规模等等都不占优势,在加上政府的补贴不足,市场中可能会存在较高的交易的费用,都会对农户的经营产生影响,限制农户的生产空间,局限农户的生产成本,对于农户的农业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四、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第一产业优化策略

1.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存在一定的优势,现代农业在产品研发、经营规划、销售运作等方面都体现出了现代性,合理性。建设现代化农业,就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更好的促进传统农业的发展。引导农业更好的发展,采用新型农业來对农业的发展形成推进,加快传统农业经济收入的增长。通过延长农业的生产链,将农产品的加工价值进一步提升,也就是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2.加强农村专业化生产

为了能够和产业机构优化的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要立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实际发展,在政府的科学引导之下发展区域农产品的特色养殖,加大农业的经济收入,并且确立地方的主要产业,积极对重点的蔬菜、畜牧、花卉植物等进行大力发展,以此来带领农村经济的提升,对设施农业、创汇农业以及精品农业的发展进行大力的推进。在锦州、盘锦以及营口等地区,属于中部的平原地区,应该大规模的发展种植产业,比如水稻、大豆以及蔬菜等。在位于辽东山区的丹东市,应该对本市的特色生产基地进行建设,为健康的产业链加速的开拓,而葫芦岛应该对养殖畜牧业进行重点的发展,对于规模经营应该进行适度的引导。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第二产业优化策略

1.发挥自身的优势,优化工业的结构

要想增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必须要在各个方位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比如,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或者质量,这是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提高,我们要加大发展制作工业,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重化工业,而且对石化产业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重化工业结构的中心一直向产业链的下游发展,将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环境以及资源形成的破坏降低。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发展,让产业化发展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抛开陈旧的传统增长模式。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城市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发展时,应该对规模不同的一系列的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通过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兴建,对外资企业形成吸引,积极进入辽宁省内。辽宁沿海经济带还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信息化的作用下,让信息化和工业化共同良性循环,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3.发展循环的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路

只要是社会的发展必然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问题,环境问题属于硬性问题,因此,必须要面对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压力,就要对循环经济进行发展。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实现节流和开源。开源就是要对新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找到一些能够替代的能源,节流要求要将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实现集约利用,并且节能减排,对于一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就要珍惜使用,杜绝浪费,并减少在能源供给上的浪费,将可持续的能源所占的比例扩大。对产业以及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让产品以及产品的结构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对于一些高能耗并且重污染的产品,要对其总量的增长进行控制。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第三产业优化策略

1.加快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

为了全面发展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就必须要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重视,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时期内,能够对社会现代化进行推动的一个主要的力量。辽宁沿海经济带要从劳动力、政策以及投资方面将第三产业的比重扩大。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之间是互相联动的关系。将三种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就要对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进行大力的发展。从农业上来看,要提高生产效率,途径主要是利用技术手段,从而能够解放农村的一些剩余劳动力。在工业方面,在技术的投入上要将力度加大,在生产方面,选取利用值比较高的产品,能更好得到保护资源,也能促进新能源的利用,这样劳动力也能进行转移,转移到第三產业,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三次产业比重。

2.大力发展现代的服务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也在一步步增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传统的服务业应向多元的、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因此,在新型理念的引导下,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旅游、商务以及金融等一些行业上。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发展能够对其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当中,一些弊端存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些弊端。要加大改造以及建设的力度,把沿海港口建设成效率高、大规模并且现代化的优化港口,并建立现代的,合理的运输信息系统。在金融方面,要尽量做到最好,并且在监管工作上要有一定的强化,实现金融业务的跨行业交叉,对于金融资源要进行有效的利用以及开发,在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兴企业方面,要加大建设的力度,并且要扩大规模。大连市要将龙头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比如在旅游方面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其他各个城市可以对大连市的发展经验进行借鉴,与本市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在一起,对现代服务行业进行升级和优化。

五、结论

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已经成为一个突破口,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了对全省经济进行带动,做出了工业、产业等方面的改变,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提出以及正确的引导,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产业上有明显的提高。在实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出台后,首先优化了产业结构,在对区域综合发展战略进行了改进。这是得三次产业的产值逐年的增加。这篇论文也对国内外的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了问题,并在查找文献中研究解决的策略,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机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在优化辽宁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及对策。

【参考文献】

[1]关溪媛.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协同度评价及对策研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J].经济论坛,2020(02):26-32.

[2]王启尧.加快建设环渤海北部湾区  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升级版[J].中国政协,2020(01):42-43.

[3]关溪媛.辽宁沿海经济带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基于距离协同模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06):30-35.

[4]鲁小波,陈晓颖.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品体系研究[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9,3(04):44-53.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优化策略
江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