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学渠道提高历史素养
2020-09-10杨云云
杨云云
摘 要:高中历史学科需要通过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意义,并从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丰富的学习方法的研讨、教学结构的优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历史素养;意义;目标;方法;结构;评价
关注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当今历史教学的目标诉求,围绕此目标,可以从积极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入手,研讨并实践多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彰显历史学科的教学价值。
历史素养是指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所形成的知识能力、意识、情感价值观等的构成及综合反映,具体包括唯物史观(理论)、时空观念(思维)、史料实证(方法)、历史解释(能力)、家国情怀(价值观)五个方面的内涵。
下面结合高中必修一的教学案例,谈谈在有效提高学生历史素养教学实践中的个人见解。
一、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意义
1.彰顯历史的教学价值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性、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价值在于打开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应以科学的教学原则为指导,积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动性,在教学中塑造学生的相应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彰显历史学科的教学价值。
以专题二《近代中国维和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为例,在本课时的背景学习中,需要将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史实融入工业革命的世界发展潮流中,来将同时期的中国与英国进行对比,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如英国的机器生产与中国的手工作坊对比,从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分析、理解19世纪上半期中国出现民族危机的原因,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个角度来全面认识其必然性,即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深思,这样有效彰显了对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教学价值,即让学生了解了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两国史实,从中训练了对图片的解读、归纳能力,彰显了培养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历史素养的教学价值。
2.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历史教学的开展,要引领学生“走近历史”,缩短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走进历史”,探寻历史真相,从中形成相关的认知、情感体验;同时应“走出历史”,即回归现实生活,明确历史学习带给当代人的启示、借鉴意义,即对学生的终身与全面发展产生的影响,尤其历史价值观素养益于学生生活的发展,引导其生活行为。
如学习《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通过三条线索来展开学习:文明的相遇(背景)→文明的冲突(列强的侵略)→文明的嬗变(影响),通过层层推进,将1840-1900年间列强侵华的史实逐步呈现,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的影响时,通过史料展示和历史图片呈现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西方文明的入侵带给中国哪些方面的影响?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探究,用唯物主义观点从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角度进行全面的阐述,随后学生联系当今中国现状,从多个角度介绍对当今的借鉴意义:中国的和平崛起;维护世界和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从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又塑造了学生的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的人生观,对其成长有益。
二、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途径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前提
制定教学目标,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要前提,需要教师在宏观把控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目的,来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从历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的选取、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塑造,来体现历史的教学价值,
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为例,对于国家外交的史实,理论性较强,在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时,依据课程标准即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要求,关注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从以下几个层面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启发性、探讨式教学为主,通过展示材料和历史图片,来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外交方针、政策,并归纳其指导的外交活动,来从中体会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研讨史料,从中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意义,理解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的贡献,加深理解人文精神;感受老一辈外交家的外交风范和人格魅力。
2.研讨丰富的学习方法——动力
历史作为一门具有极强人文性的学科,实践教学中应积极研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如情境教学法、史料研读法、知识竞赛法、图表法、图片法、地图展示法等,从中增强历史有效教学的动力,让学生乐于、善于和历史对话,从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及人文素养。
案例:学习“新中国初期实行的的外交方针”时,先展示有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相关文献史料,让学生阅读史料,读通史料、读懂史料,学生纷纷行动起来,默读或出声读,体会其内涵,然后对史料进行鉴别、筛选、整理,从中归纳关键信息,来更好的理解三个外交方针的各自内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列图表:从内容、含义、意义三个层面对三点基本方针进行比较,多数学生是依照教材语言来描述,个别学生对于“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有些混淆,这样通过图表的罗列,来进一步加深了对其内涵的理解,这样通过研读史料、图表绘制方法,学生史论结合能力、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提升了史料实证素养。
3.建构优化的教学结构——根本
历史学科具有认知结构多样性、思维方式灵活性的特征,在组织教学时,应注重开展多向交流,组建动态课堂,多角度的开启学生的历史思维,在解读教材、搜集广泛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积极优化教学结构,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思考、质疑→合作研讨→发现新知→解决疑难→教学评价,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健全人格的根本。
案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一课时知识体系清晰:外交政策→外交成就,在教学之前,广泛搜集了有关这一时期(1949—1955)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筛选,为了增添外交史实的趣味性,选取大量的历史图片、图画,教学结构设计如下:一是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完成相关的填充题,存在疑问的共同探讨;二是合作探讨(知识重难点),即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项原则、亚非会议等史实,通过提供的丰富史料、图画,视频《周恩来外交风云录》,组织学生观看、分析、研讨,更形象的感知、认识历史,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这样,通过有效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史料实证素养、唯物史观素养等核心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4.开展多元的教学评价——保障
教学评价作为对教学的检测、督促机制,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教师以人文情怀为本,以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组织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在“适时”、“恰当”原则指导下,开展学生的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组合,启迪学生从中认识自我,学会共同发展,促使学生更理性的学习,不断提升其历史素养。
案例:在探讨解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的知识难点“求同存异”时,为了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展示了一则“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资料链接;中国代表团在1955年万隆会议的历史图片;播放《海棠依旧》中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讲视频,让学生进行解读“求同存异”方针的内涵,学生纷纷从各个角度介绍自己的认识,尤其是关于“异”的论述角度多样化,此后,组织学生互相点评对方,从对方身上汲取亮点,学生的点评较为到位,从语言论述的精炼、准确;对史实的多角度思维分析;概括史实全面等角度进行点评,从而更深刻理解了“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的各自内涵,从中切实体会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了家国情怀素养。
总之,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研讨、开拓多种有效渠道,让学生在积极乐学的氛围中,发挥学习的主体性,逐步来提升其历史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丁庆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的探究[J].历史教学问题,2020(03):190-193.
[2]刘道梁,方淳.践行历史教学伦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202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