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风骨铮铮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炼成的
2020-09-10董立人
董立人
摘 要:无锡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山脉湖泊之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座独居城市一隅的书香庭院——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东林党”人真实的写照。而“东林党”人又是明代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们注重气节,发奋立志,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正气浩然,风骨铮铮,令后人不胜敬仰。
关键词:东林书院;内阁;理学
清代史学家赵翼曾慨叹曰:“不知主德如此,何以尚能延此百六七十年而不遽失,诚不可解也”。回顾历史,秦隋两朝暴君继位,二世而亡;汉唐盛世,遇一昏君而中衰(汉元帝唐玄宗),赵翼的慨叹是真的“诚不可解”吗?而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明朝的知识分子,明朝知识分子总体上是由一群坚韧、有气节、有担当、有勇有谋又稍带偏执的忠志之士组成的。游览东林书院,近距离接触明代知识分子,我的灵魂仿佛穿越时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我要书写这些有胆有识的"奴才",我要探究这些风骨铮铮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炼成的?
汉族正统的激励
自古以来,夷夏之辩就没有停止过,往往在汉民族的农耕经济和儒家传统文化遭遇危机之时,华夷观日益彰显,成为民族观的主流。北宋末年,金灭宋,岳飞在《满江红》词中言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终其一生对此耿耿于怀,靖康耻无疑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一次奇耻大辱,也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宋徽宗被囚禁时尚且哀叹:“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宋徽宗的凄惨没落无法想象,宋朝士民的遭遇更是难以言喻。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如同凛冽的北风狂啸而下,势不可挡,农耕文明和士人名流遭遇了灭顶之灾。元朝建立后,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原来中原地区和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分属于第三等级或第四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在等级制度下汉族的文化和知识分子长期受到歧视,甚至是汉民族的心里都产生了浓浓的自卑感。
元朝末年,反元的汉族起义军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形成了倒元的洪流;历史与现实使其带有浓厚的汉民族主义色彩,得到了民众和汉族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陈友谅、张士诚、郭子兴的义军都有众多汉族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
明朝之建立,无疑代表了少数民族统治权重归汉民族手中,知识分子更是借机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充满了反抗精神,被“蛮夷”压抑了百多年的热情不可遏制的释放出来,他们积极投身于新王朝的怀抱。明初知识分子的反抗精神和斗争精神,既包含对压迫的反抗,又存在擘画新王朝的幻想。
明朝建国初对其他势力的防范和削弱加强了知识分子的力量
朱元璋吸取前朝武将威胁国家的教训。东汉的军阀混战、唐朝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后周被赵匡胤篡权建立宋朝……这些往事无时无刻不在朱元璋心里敲警钟。建立王朝后太祖对武将集团是万般打压,最后把开国元勋给杀了个干净,根除后患。
明朝建国初,朱元璋便用法律把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集团牢牢地钉死在了柱子上。宦官集团在历史上是一个可谓“大有作为”的群体,在汉朝有“十常侍”把持朝政,唐朝有仇士良废立新皇,一个个奸恶的大太监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朱元璋在坐上大明王朝的第一把交椅后,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鉴戒,曾感慨地说:“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因此他对宦官作了种种限制,明确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穿戴外臣衣服、帽子,官阶不得超过四品,政府各部门不得与宦官公文往来,等等。朱元璋仍不放心,又特地在一块铁牌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十几个大字,以示震慑。种种限制虽然并没有完全对后世的宦官专权产生影响,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依然猖狂无比,但这至少保证了明初的宦官势力弱小,为知识分子前期的發展除掉了一大天敌。
《明史·外戚传》里这样说道:“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其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巡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明朝为了防范外戚甚至还规定公主嫁人必须嫁给平民或者低官职的家庭,绝不能是文武大臣的子弟。另外,驸马爷只拿俸禄而不能为官,驸马爷的近亲当中,也不能再有人步入仕途。
这么一来,明太祖的东砍西杀在明初除了知识分子集团外都受到了削弱,这等于是知识分子迎来了春天,政治空间被扩大,这为知识分子群体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内阁的设立使得知识分子自主意识扩大
明初朱元璋为了手揽大权而废除了宰相,亲掌六部,皇权与相权合二为一,繁重的政务为后来内阁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明成祖时期一个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应运而生,有史料反映了此时内阁的职权:“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也就是说此时的内阁仍然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并不算是一个权力机关。
到了后来,内阁可以兼管六部,而“三杨内阁”(杨荣、杨士奇、杨溥)的出现更是把内阁的权利推到了新的高峰,他们身为阁臣的同时兼任了朝廷的一二品大员。阁臣的管职高,权利大,使得内阁慢慢称为了知识分子的核心。
到了景泰年间,左都御史王文在晋升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虽有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末年的反复,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际,明朝的内阁已经成为能够与皇权抗争的知识分子的绝对核心。正德年间,虽然明武宗朱厚照所行之事被认为多荒谬不经,可也有有李东阳、杨廷和等内阁重臣撑着,未成大乱。曾经有这么有意思的一幕:刘瑾倒台前夕,六部、六科官员一齐上疏,弹劾刘瑾罪状,直接打消了明武宗心里对刘瑾仅存的一点同情,知识分子最终把这位权倾一时的大太监送上了断头台。
明世宗朱厚璁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内阁的地位大大提高。到了这个时候,明代的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权。嘉靖二十一年,权臣兼奸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大小事宜皆由他一人掌管,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前朝的宰相一样了。
但是真正使得内阁权利达到顶峰的,是隆庆和万历两位皇帝。隆庆皇帝体弱多病,难以为政,而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又是一个有野心、有才干,同时功于心计的人。这样的君臣配合,使得高拱在朝廷里呼风唤雨,成为一代大权臣。他除干净了自己的异党,把所有的权利都抓在自己手里。虽然专权,但是他可比之前的大太监们和大奸臣们强多了——他很能干,很有抱负,也很有才,更可贵的是他很清廉,实在是当“老大”的典范。
而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出色的个人能力以及和司礼监的完美配合使得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那时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批红”,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
十分有意思的是,明朝虽然知识分子强势而且权臣辈出,但是真的没有人危及大明江山或者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最多就是张居正那句“吾非相,乃摄也!”明代知识分子为了明王朝千秋大业,为了他们眼中的正义事业,坚持抗争,坚持理想,他们虽看重功名,但更看重责任和气节,这和程朱理学的影响密不可分。
理学主导下的明代选官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凡事以道、义为先,但他们仍然对于功名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渴望。他们希望走上仕途光宗耀祖,希望手握大权功成名就,希望用平生所学效忠君主,为天下黎民百姓开太平。这也决定了他们会使用各种方法试图跻身官场。
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相比之下就显得十分单一了,以程朱理学为典型代表的封建儒学成为了明代科举的主要思想,理学就是知识分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家园,给他们的性格特征、价值理念和精神人格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太祖皇帝对科举考试做出了如下规定:“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而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通谓之制义”。明朝每年参考科举的知识分子非常多,虽然录取率低了一些,但是录取人数还是相当的可观(乡试、会试、殿试等)。每一年登科的进士约三百人,而唐宋元三朝平均每届不过几十人尔,最多也就是二百人左右。科举制度为大明帝国选拔了大量的知识分子,这也壮大了知识分子的势力。
明朝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把气节、责任看得高于一切,“直如弦,死道边”的士大夫在明代不乏其人,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肯屈服于朱棣而被“诛十族”的方孝孺,与阉党抗争而牺牲的杨涟等人都是其中代表。明朝知识分子的不怕死精神和理学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程朱理学主导了后世读书人的性格和世界观。
商品经济浸润知识分子新性格因素
伴随时代的进步,新的经济因素的萌发,不知不觉新的价值观在知识分子内心中绽放。晚明时期,中国已经逐渐卷入全球化贸易链条中,并始终处于顺差地位。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使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都有所提高,社会变得多元化,社会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传入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知识分子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商品经济的本身孕育着自由平等观念,知识分子顺应这个大势,重科学,讲实际,思想和政治观念不断被改变。王阳明,更进一步,提倡“学贵得之心”,如果不是自己的心得,即使是孔子说的话也不认为是对的。这就是怀疑精神,这就是反叛精神。他还说,“学”是天下的公学,不是孔子或朱子一个人可以得而思也,是非大家可以评判。他开创了一个新的风气,为僵化的思想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后来,王阳明的徒子徒孙们继续为思想解放推波助澜,从王畿、王艮、王襞到颜钧、何心隐,最后到李贽都是反潮流的,为了更高尚的目的百折不挠,在思想和行动上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道学家们形成鲜明的对立。他们的济世厚生的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胸怀的人道主义理想。李贽说:“千百年来无是非,就是指千百年来没有是非的标准,原因是“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朝中后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世界由孤立隔绝逐渐演变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来中国从事贸易往来的欧洲人日益增多,与追逐利润不同的是,随着商船而来的传教士,架起了中西方文化展開了交流的桥梁,其中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最为著名。传教士普遍肩负着耶稣会教士的神圣使命,一方面传播天主教教义,另一方面广泛接触明政府的官员和社会名流,大力传播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技术知识。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如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跟着他们学习,放眼看世界。在利玛窦带来的世界地图上,他们看到地球是圆的,中国只占其中很小的位置。这彻底动摇了“中国是天下中央”的世界观。“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徐光启著《农政全书》“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试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当时有个陕西人王徵,受耶稣会士的影响,翻译了欧洲的物理、机械、力学著作,并能自己动手制造机械。在以前,像这种既有文化又能动手制作的知识分子是很少的”。
明朝末年,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等更是敢于掀翻天地,与时俱进,他们崇尚个性自由发展,要求个性解放,要求平等民主。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倡导经世致用的新思潮,他们表现了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的精神,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甚至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明朝中后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交往的频繁,南方部分地区私学发达,自由讲学的书院林立,不畏强权,风骨铮铮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鸣,与世界共舞,不仅启迪着中国的知识界,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从几千年以前到现在,无数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与现实的感召下,从来没忘记家国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坚韧、正直、理想、责任、信念等是溶于知识分子代代相传的血脉基因。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道路上,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光辉道路上,他们曾经或正在,不惧危难,不辱使命,挺起中华民族昂扬的脊梁。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本:七年级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高中历史课本:《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
[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出版社;2017年版
[4]《王阳明传》上、下共两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版
[5]《明朝那些事儿》共七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汉朝那些事儿》共七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年版
[7]《帝王师·刘伯温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8]《唐朝那些事儿》共8部,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年版
[9]《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