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农村初中学生的困惑与苦恼现状

2020-09-10周小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互联网

周小琴

摘要: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互联网+”口号的提出,说明我国家家户户基本都接入了互联网,但仍不能忽视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可能不方便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困惑与苦恼需要教育者帮忙改善。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困惑与苦恼;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072

一、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普及的同时,也让很多低收入家庭能够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互联网也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但大部分农村家庭学生家受光纤组建困难或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即使是时至今日可能家里也没有宽带,用手机上网发现信号又有一定程度缺失,与城里的孩子相比有所损失,由于初中学生要在农村学校度过三年时间,这三年因为使用互联网不方便而给学生带来的伤害也需要通过分析的形式来给农村教师指点迷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互联网+时代农村初中学生的困惑与苦恼形成的主要原因

首先,农村初中一般建立在镇政府所在的地区附近,与县城或城市内的初中相比,师资力量本身就比较薄弱,因为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教学环境和生源质量也是捉襟见肘的,一般只能吸引本乡镇或附近周边乡镇的适龄学生,这些学生的父母往往都是没有多少收入的农民群体,因自身文化水平就比较一般,又不是很懂当代初中生的教育方法,因此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学习能力,只能看着城里的孩子一边用互联网一边在好条件的初中上学望而却步。

其次,目前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线下办学,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连接互联网,在线上完成对自身学习需求的拓展,但是农村初中学生到今天恐怕在周末的时候也没有对应的条件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学校办学条件比较有限,学生还对在信息课上用电脑登网页感到兴奋,因此办学条件的差别直接让农村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

同时,目前针对农村初中学生可报考的高中学校很有限,一般只能在同县域内报考,每个县一般只有几所普通高中,由于教育环境的恶劣和学生对自身学习态度的不重视,农村初中的中考成绩常年在同县内所有初中学校中排名末位,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既不利于招生也不利于形成一定的办学口碑。

三、互联网+时代农村初中学生的困惑与苦恼现状分析

由于城里的学校目前仍有大批的教育资金供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因为教育环境的不同,城里的优秀学校一般还会经常招录高水平人才来就业。农村学校本身的薪资水平和生活环境会直接导致教师的大量缺口,在教师数量本身就少的前提下,教师平均年龄与同类城里学校相比要大很多,由于教师接受的教育培训次数要明显少于城里学校,且因互联网不发达,镇内居民也没有多少教育子女的优秀理念,进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一般,让学生也没有多少学习的兴趣。

另外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一般只有学生本人和爷爷奶奶辈的亲属,再加上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进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都与小学阶段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个时候是非常需要父母关心孩子的成长问题的,然而这些学生的很多父母连基本的和教师沟通学生问题都做不到,也给学校办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带来了学校和家长通讯受阻的问题。

四、互联网+时代农村初中学生的困惑与苦恼解决的思路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聊的方式,来把学生家长都拉到一个群里,虽然很多家长都出门务工,但是人手一部手机还是可以做到的,学生家长本身可能没有多少时间孩子的在校表现,也容易忽视他们在这个阶段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和这些家长多联系,促进家校沟通的同时提高互联网的利用率。

其次,在课余学生上自习的时候,可以由教师牵头,开展一系列的素质拓展活动,比如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这些活动举办的形式和规模和城里的学校大致相仿,让学生们看到自己和那些在城里初中上学的同学有同样的待遇后,可以消除学生的自卑感,让学生充满自信,让他们觉得城里初中和乡村初中没有区别。

同时,做为乡村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吸收其他同类初中的教学优势,取长补短的同时,邀请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给建议,不要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就对教学工作产生放弃的心理,而是要看到学生们有问题后积极反思,也可以尝试用创新的方法,比如利用投影設备在课堂上开展互动式教学,把多媒体演示文稿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件引入课堂,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后对其他同学授课,教与学主客体的转换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结束语

虽然“互联网+”政策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已进入全民互联网时代,但农村学校的互联网建设仍处于萌芽期,做为教师不仅要时刻让学生们消除教学环境恶劣带来的自卑感,还要通过自身创新的模式充分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们满意。

参考文献

[1]刘海霞. 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困惑与反思[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11):76.

[2]孔庆利. 浓醇初中学困生转优的现状与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 2013(18):104.

[3]欧晓霞. 农村中学生心里困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 2008(4):158-160.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互联网
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