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

2020-09-10邓兴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8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邓兴锐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并且在进行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要对其进行减负提质,就必须找到科学的教学模式,保证给学生更好的课堂环境。在此之中,教师就成为了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执行者,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减负提质,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师对减负提质的理解,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减负提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183

引言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真正实现减负提质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减负提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借鉴。

一、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还要将数学这门学科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便于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小学生多数是听话的,一般是教师怎么要求,他们就会认真地完成,这是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没有的优势。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书中,开始接触小数的乘除法。那么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下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和学习态度,这样会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努力。如果一节课教师只是喋喋不休地讲一些练习题,都不给学生缓冲思考的时间,这就会磨损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先进行一下思维的指引,后期再教学生做练习题。此外,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需要合理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二、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广,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是以前那样教学方法陈旧,老师就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在45分钟之内保证质量。在教法上不断改进,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所教知识和我们日常知识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反应快,有些学生反应慢、在课堂教学中,你既要照顾优等生,又要照顾差生、还要照顾一部分脑子反应灵活但粗心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一些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体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性辅助课堂教学重点教学,突破数学课堂教学的限制,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和改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仔细分析,从而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圆柱体积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推理,同时借助多媒体呈现圆柱体积推理的动画,加之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课堂所学内容。教师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可以借助圆的面积推导原理鼓励学生动脑动手结合思考圆柱的面积,通过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逻辑和推理,这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需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辅助课堂教学开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综合效率。

四、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减负

心理研究表明,一种缓和与和谐的气氛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因素。小学教师应营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对指导学生数学的教师的信心,将学生从“慢”引导到“我想学习”,加强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观察对象”课程中,钢笔将具有学习特征的学生分成几组,将一定数量的圆柱体、正方形分布到每个组,然后在黑板上绘制形状的正、上和左视图。这就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组合,该时间范围比各自的组更快、更准确。这些游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直观地看待物体的特征,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智力和人工技能,同时给学生带来数字学习的乐趣,激发兴趣,促进数学学习,从而减少学习负担。

五、借助课堂题目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课堂习题是巩固和检查学生知识掌握好与坏的重要方式,在习题做与讲的过程中,老师要能合理地给予引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锻炼和提升的作用。在借助课堂题目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时,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讲解层次,还应该注意:第一,要让学生明白怎么思考,怎么从给定的条件中找到关键信息点和解题的依据。第二,学会反思和逆推做出的答案,检查答案正确与否。例如,在学习“公顷与平方米”这部分内容时,当懂得了公顷与平方米换算后,学生遇到的很多应用题,多是围绕两者之间的换算展开的。如一题目:小明家有个鱼塘为长方形,其长100米,宽78米,则这个鱼塘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鱼塘面积比一公顷大还是小?对于这样一个课堂习题,老师在讲解是不应直接一步一步将解题的步骤讲解出来,而应该让学生先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如“长100平方米”“寬78平方米”“公顷”等,让学生先在脑海建立数字间的关联,明确所求的两个单位“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换算关系。然后再列式计算,并在计算后,去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是否合理、计算是否仔细,以确保答案正确。

结束语

为了在中小学数学中实现真正的负增长,教师必须改变主意,提高自学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课程,创造学生学习感兴趣的环境,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创造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现广.关注农村学生心理,探索“减负提质”[N].语言文字报,2019-10-11(006).

[2]张焕清,潘彩燕,叶颖,谷丽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1156-1161.

[3]邵建云.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三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7:199-200.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