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2020-09-10李海艳朱蓓蓓
李海艳 朱蓓蓓
摘要: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时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关键时期。《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对幼儿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不可少。
关键词:幼儿德育;德育贯穿;家园共育
幼儿时期是奠定人的性格雏型的时期,也是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良好时机。而《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由于幼儿的品德结构有它自身的规律,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过程。因此,把握“知、情、意、行”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德育的关键。
1 萌发幼儿对祖国的爱
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从我国的科学家、数学家李四光,华罗庚身上都能看到爱国情思的巨大力量. 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要从身边做起.苏霍林基要求他的学生,首先要爱妈妈,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自己的妈妈,容易懂,容易做,而且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打下了基础.” 因此,家长要教育幼儿努力给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带来欢乐,为他们分担忧愁和不幸,关心、体贴、照顾大人病痛,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让父母和亲人吃.还可通过游览,参观,旅行使孩子领受到祖国山山水水,江海,河川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领土的辽阔,物资的丰富,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我们老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如:节日、故事、绘画、过生日等,使孩子感到做中国儿童的幸福,知道自己今日幸福是靠老一辈革命家,英雄,科学家奋斗,牺牲而换来的。
2 教师素质潜移默化幼儿德育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故教师通过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德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组织孩子带班时当孩子做了事情,我会由衷地说声:“谢谢”;小朋友帮老师摆椅子,我也会说声谢谢;某某小朋友为大家发勺子、发书我更会说声谢谢。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也会说谢谢了,有一天一名孩子尿裤子了,我帮其换好衣裤后,他主动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我回以“不用谢””;给小朋友梳完头,孩子们会说:“谢谢老师;这些都是老师的潜移默化在起作用,都会使孩子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点滴印迹,这些印迹,日复一日,积累就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道德萌芽,真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德育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利用幼儿一日生活各种教育契机调动幼儿情绪情感。如:从早晨入园开始,对接待的老师主动问好;进入教室主动接受晨检;厨房阿姨送饭菜时,主动说:“阿姨辛苦了,谢谢阿姨,”;操场活动时,上下楼梯自觉排好队;看书时,爱护书本;见到校园有垃圾,随手捡拾垃圾;离园时向老师说再见……这些看似琐碎事却点点滴滴浸入孩子幼小心田使幼儿深受感染同时进行道德启蒙教育。
4 寓德育于主题教育活动中
在幼儿期,要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正确认知的态度,就必须唤起幼儿积极情感经验,根據幼儿生活经验少、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暗示、感情丰富易激动、等特点幼儿德育要特别注重从情感入手。我利用生活中零碎时间给孩子们讲童故事,而每次讲完故事我都要和孩子分享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受,如:给幼儿讲《青蛙王子》故事时,引导幼儿明白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讲《七色花》故事时使幼儿了解自己有了快乐、有了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也是一种快乐;讲《大姑与小姑》故事时,让幼儿明白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得幸福;讲《公主与织布女》故事时让幼儿学习勤俭节约;孩子们在听到这些故事时,他们全神贯注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时,我在适时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故事情节,通过故事引发幼儿潜道德共鸣,使他们用心去体会真善美假恶丑,用心去感悟正义与勇敢。每次讲完故事我都会请幼儿结合自己生活讲讲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这样通过故事情节既对幼儿德育起到熏陶,又引导幼儿生活实践,既帮助幼儿走出故事角色,又非常巧妙地教给了幼儿日常生活接人待物、与人相处的礼仪。
5 家园共育共同培养
家庭幼儿生活重要场所中家长教育、素质道德水平直接制约着幼儿道德发展水平,因此对幼儿进行德育不仅是在幼儿园里,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们在家精密配合。我班有位孩子性格特别倔强,老爱和别人对着干,家长告诉我,孩子在家里总是特别倔,早晨起来吃饭总要妈妈喂着吃,害得孩子妈妈每天都顾不上自己吃早饭就上班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妈妈辛苦了》谈话活动。先专门把孩子母亲每天工作概况录制下来,让孩子们看并请每个孩子讲讲自己妈妈每日工作有多辛苦;再开展上幼儿园角色游戏,把孩子上幼儿园情景游戏化,让孩子们亲自体会做母亲辛苦,又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帮妈妈做事情并体会大人的辛劳,几天下来孩子变的懂事了,能体谅大人、尊敬老人,家长显得特别激动、开心。孩子转变其实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努力的结果,既帮助孩子理解了家长的苦心,又引导家长思考自己如何教育孩子。
总之,德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幼儿的德育,从幼儿阶段开始共同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才能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林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以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园本课程为例[J].好家长,2019(59).
[2] 潘日文,侯桂兰.幼儿教育心理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