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晨间接待为平台实现家园共育
2016-10-24吴翀燕
吴翀燕
摘 要: 晨间接待是幼儿教师了解孩子的重要环节,亦是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重要环节。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学校的事,只有家园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让晨间接待成为家园共育的平台,更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晨间接待 家长 教师 家园共育
一、叩问晨间接待:你是谁
清晨,一日之中最有生机的时间段。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往往喜欢在清晨这个特定时间给自己订一个计划,为自己一天工作和生活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在幼儿园,教师每天早上都有一项特定的工作——晨间接待。
晨间接待是教师在幼儿园内早上迎接小朋友和家长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以饱满的精神热情接待家长与幼儿;自然地与幼儿打招呼、问好,引导其学会与人打招呼、问好,对其进行文明礼貌培养;对幼儿健康、情绪等进行观察,有重点地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听取部分家长的意见与要求;指导幼儿将衣物等摆放整齐;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动植物生长情况;提供幼儿活动材料,指导幼儿活动等。
晨间接待是幼儿园特有的一个环节,是孩子们在园内一日生活的开始,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第一个活动内容,也是教师了解孩子新的一天的身体与情绪等状况,老师与家长沟通、家长了解幼儿园与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窗口。
二、攫住晨间接待:忘记你我做不到
孩子们的成长和思绪分秒都经历着变化。经过了一夜的分离,孩子身上多少有了一些新情况。教师利用晨间接待这一环节,可以在最早时间内初步掌握孩子们的最新情况。同时,可以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家长的一些需求与想法。
晨间接待虽然时间短暂,作用却不容忽视。如老师亲切的笑容和关切的问候,也许会让孩子忘记早上因为起床晚而被大人批评的不愉快;老师的关怀提醒会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点点进步,和孩子一起体验成长与进步的快乐。反之,教师的疏忽可能会让孩子不愿意和老师多做交流,甚至产生不愿意来幼儿园的抵触心理。
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是环环相扣的,有着蝴蝶效应。虽没有电影里表现得那般惊心动魄,可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在孩子和家长的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笔者对晨间接待做了一些观察与思考,关注教师不同态度对幼儿晨间活动产生的影响,记录了如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
要毕业了,班上的小朋友特别激动。上个星期,杨杨开心地告诉我:“吴老师,我为你和马老师准备了一样东西哦!”问她是什么,“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她很神秘。果然,某一天早上,外面下着大雨,她飞快冲进教室,脱了身上的雨衣,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面前:“吴老师,我把礼物给你们带过来了!”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叠纸,“我给你们画了画!这两张是给你的!那两张是给马老师的!”我接过纸,一看,纸上有蝴蝶、房子……“你这画的是什么呀?”“北京天安门!”
我当即意识到了她画这幅画的原因。这个学期,幼儿园组织大班小朋友去社区进行了红歌比赛,表演的曲目是《园歌》和《我爱北京天安门》,本来杨杨也是要去的,后来考虑到她普通话不标准,就没有让她参加。她为此一直觉得很可惜,看到别人排练时,总是很羡慕。我看着她的画,很感动,心中一阵酸涩。“谢谢你!老师很喜欢!”我强忍着眼泪说道。
杨杨的这个例子体现的是大多数孩子的特点,会把自己想象当中的事情用绘画方式表现出来,这也是大班孩子会做、能做的事情。这个活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出现的这个时间点是晨间接待,用礼物方式给老师展现了一个有表演欲的女孩子,让老师感受到内心的想法。对于平常很活泼开朗的孩子,失去参与表演的机会,内心的失落会转化成一种寄托,将这种寄托用绘画方式表现出来。虽然不能上台表演歌曲,但是把对天安门的热爱转移到了绘画上。
在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孩子的这种心理后,我决定在班级内举行表演活动,用这种方式弥补杨杨不能上台演出的遗憾。
对于杨杨这种正面、积极的寄托,教师不应当阻拦,更不能抹杀孩子对梦想的渴望。老师可以作为一个倾听者,把主角位置让给她,适当满足孩子的表演欲望,以安抚其失落的情绪。当天放学回家,我把早上的事情和杨杨妈妈说了,在和家长短暂交流之后,在获得家长支持的基础上,鼓励杨杨吸取这次教训,把普通话说好,争取下一次能够上。而杨杨妈妈也愿意在暑假给杨杨报一个兴趣班,弥补孩子这方面的不足。
每一次的晨间接待就是一则小故事,从中折射出孩子内心的真实情状,而这也是施行教育的良好契机。
【案例二】
这学期,班上来了三个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豫豫是其中比较调皮的孩子,没有纪律观念。这天早上,豫豫来得很早,一进门就和以往一样,用响亮的声音向老师打招呼:“老师!早上好!”“早上好!”而后豫豫就独自玩积木了。“老师,我要那个红色的积木!”“积木不是都一样的么?”豫豫扫兴地回去了。“老师,豫豫抢我的积木!”“豫豫,你怎么能抢别人的积木呢?快点还给哥哥,向哥哥道歉。”豫豫很失落,把手里的积木往外一推,“我不玩了!”“怎么了?”“没有我喜欢的!”他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这天早上,豫豫的游戏玩得很不开心,还到处和其他小朋友说:“回家,我也叫我爸爸买玩具!我才不要玩幼儿园里的呢!”
豫豫在班上算是一个比较外向的孩子,平常是不会斤斤计较的,这次晨间接待对于他来说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就用平时擅长的生气方式发泄对我的不满。虽然我没有明确地说“你不要来烦我”,但其实我对豫豫的言语已经给了他消极的暗示。孩子都是小机灵鬼,能从你讲话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中读出很多信息。
当天傍晚,我和豫豫的妈妈进行了一番沟通,在对豫豫早上情况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反思了自己的态度。同时,再一次通过家长的力量,让豫豫慢慢学会和大家一起玩玩具,有礼貌地向别人借玩具等良好行为习惯。
慢慢地,豫豫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多,这些闪光点是很多大班小朋友没有的。那些纯朴且耐人寻味的话语表达出的内心的真实感受,总是让人觉得心情舒畅。
这两个案例反映出了晨间接待中因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导致的截然不同情况,典型地代表了幼儿园日常教育中客观存在的情况。
三、晨间接待,家园共育的平台
那么,晨间接待中,教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指出“和谐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幼儿建立心理安全感,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所以教师要努力创建温馨和谐、轻松愉悦的良好环境,以轻松快乐的状态迎接幼儿来园。
(二)倾听,并与幼儿亲切交流。
亲切地和孩子拉拉手,蹲下来和他们聊两句,对于家长描述的孩子在家的表现,不吝赞美与鼓励,让其产生亲近幼儿园的积极心态。有幼儿在情绪方面表现出不平稳状态,如激动、沮丧、愉悦等,要主动关切地询问,传达教师的善意与关怀,对于幼儿的表达,更要耐心倾听、温情关怀。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要习惯蹲下来,从孩子角度看世界,用专业技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解决孩子们遇到的问题。
(三)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与家长交流是晨间接待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忙碌,都不能忽视与家长的沟通。上述两个案例中,都提到了家长这个要素。虽然晨间接待是在幼儿园这个特定环境下才有的产物,可是家长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家长的工作,才能让晨间接待绽放光彩,让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
首先,教师要向家长传播晨间接待的相关知识,让家长正确了解晨间接待。其次,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家长。家长各有特点,有的比较严肃,有的比较健谈。教师要克服畏难心理,不要专挑看上去随和的人交流,要主动和那些板着脸的家长沟通。对于话唠式的家长可以多讲一点,但是要说到点子上,不能天方夜谭;对于内敛的家长,则不用讲太多的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孩子的情况即可。最后,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他渠道进行交流。不少家长因为上班时间紧张而无奈放弃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的机会。但是教师却不能放弃,有事情没时间在早上说,就在傍晚说;不能见面说,还可以通过电话、家访、家校路路通等各种途经交流沟通。如果晨间接待时同时有多名家长要跟老师交流,向老师反映情况,教师分身乏术,可过后通过这些渠道与家长补充交流。
晨间接待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环节,却可以体现出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了解与期望,每天的接待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内心。接待中,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向家长反馈问题。通过与家长合作,对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让家长充分发挥监护人的优势,关注并照顾好孩子在家中的十几个小时,做到家园管理原则、方法一致,引导孩子学会寄托自己的感情,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素养和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