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究
2020-09-10颜苹
颜苹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从而显著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着重以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为分析对象,具体阐述了其应用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目前,各个学校对于教育的改革问题非常重视,也一直在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数学的日常授课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开始探索和应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导学法,便是一种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教学手段。
一、问题导学法引入初中数学授课当中的意义
数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需要牢固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要学会对知识的应用,使其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对自身有所帮助,从而锻炼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对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有非常大的提升。具体说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借助某一个问题的提出,导入需要学习的知识,唤起学生的兴起,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总之,该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有效的应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问题的设置。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注意所设置问题的科学合理性,一定要紧紧围绕当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能力水平,有层次有条理的进行设计。此外,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以便学生能够在问题中清晰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难点。同时,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问题打造情境,将问题与实际应用进行结合,推进学生对其的理解。总之,对于问题的设置,可以依照真实的授课情况进行转化,但对于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思维价值。
(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在将该教学手段应用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怎样进行引导是教学当中非常关键的步骤。所以,在真实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怎样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不断的进行探究。首先,教师要对需要讲述的数学知识,有非常全面并且细致的了解;其次,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将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提出问题存在的关联进行提点,以便学生从正确的思考方向对问题加以思考,从而更快的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在思考完成之后,学生要独立将问题的求解过程完成,从而进一步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
(三)有针对性地导入问题
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以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为主,同时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避免提出一些太过抽象化、逻辑性较强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设计“图形平移”的教学问题时,要根据基础的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对图形平移的概念及图形平移所需的条件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維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做好课堂提问的各项工作
数学教师要做好课堂提问的各项工作,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开放式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主动进行探索和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例如,在讲到“函数的图象”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播放有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函数图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对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数学教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主动思考和学习。一方面,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另一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深入探索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基本平面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向学生出示平面图形的图片,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还能加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对平面图形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问题导学法的具体应用示例
问题导学的过程本身是发现问题、展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下文以初中数学分式方程为例,分析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 發现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预习,预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1)在预习之前首先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在此指导下进行预习,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基本内容及思路有初步认识;(2)在预习过程中列出重点内容及自己的疑问;(3)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做好相应的笔记;(4)基于学生预习结果布置初步练习任务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之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方程式中存在两个未知数x、y。同时两边均是分式,分式的次数最高为1。
通过问题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对方程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在对分式方程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这种分式也就是分式方程。通过以上一系列分析比较,最后也可以让学生对这种分式方程进行总结,告知学生这种方程的特点、数学思想以及应用策略。
2. 展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写下任何一个分式方程式,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分式方程分母为0,那么这一方程是否成立?之后学生能够基于之前学过的知识得出答案:如果分母是0,那么这一分式方程不成立。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就可以归纳总结分式方程的规律,并告诉学生分式方程的重点是分母不等于0。如果分母为0,则会导致分式方程无解,分式方程不成立。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展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通过创建教学情境,设置相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因而是一种值得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手段,我们也期待这一先进教学手段能给初中数学课堂带来更大的突破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戴礼才.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36):32.
[2]时召进.善用“问题导学”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3(2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