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自学来
2020-09-10王月梅
王月梅
摘 要: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无论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尤其重视。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语文教学。因为语文它更重视积累,仅凭借课堂那点时间,很难完成高中时期所要求的语文积累,因此,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依靠自己完成自学,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自新高考改革以后,语文的权重进一步提升,甚至出现了“得语文者得天下”的金句。语文作为高考中的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但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因为,语文的综合性比较强,而且需要学生日常大量的知识积累,不是上几节课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课下自己的去主动学习。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为之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总是将学生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看似和谐,但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利,甚至有的学生在私下没有了老师,拿起书都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像语文这种涉及面特别广的学科,让学生仅靠课堂学到的那点知识,很难支撑起语文这门课。同时,像语文这样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学科,也会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变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对对语文失去兴趣[1]。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以往发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操作起来,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课文,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引导。例如,在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课前自己去理解课文,对于课文中不确定或不理解的字和词画出来,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与同学讨论,讨论过后老师再做辅导和补充,这样一来可以很明显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提升。
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自学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一个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对一门课感兴趣,那么教学也就算成功了一半。因为,只有兴趣的支撑,学生才能变的积极主动,而不需要他人的催促,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断下功夫,认真准备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再结合课本知识,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入手,例如,在高一语文必修三现代诗《老人与海》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近年来央视最火的一档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一季第三期中王千源关于《老人与海》那一段的朗诵,这个节目本身就很受学生们的追捧,学生可以一边看综艺节目聆听,一边感受读者在朗读时的情感表达,即丰富了课堂内容,用综艺节目吸引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们也能通过朗读更深刻的了解课文中的情感,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除此之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还有很多,像设置悬念,用问题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出课本内容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此,才能通过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来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生意识,从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三、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利,好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与之相反,不好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必不可少[2]。在这过程中,教师可布置“课前三分钟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主学习成果的空间,可巧用提问与学生互动,要善于同时在设计语文教学方案时懂得与实际相结合,节凑紧凑、善于引导。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四《离骚》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層层推进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询问学生,古时一个大臣的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屈原生活的政治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屈原的为人,他的品质和理想追求,面对不幸遭遇屈原的态度,以及在之后经受磨难后他是否有过后悔,从那句诗可以看出屈原不后悔等等。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不断深挖课文的内容,同时又不会学习过于被动而显得枯燥。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坚持中养成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深远。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并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语文课后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定期的举办读书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的阅读书目。或者也可以向大热的央视综艺《朗读者》看齐,开展班级里的“朗读者”,在每节课的课前,朗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诗歌等,以此来督促学生定期阅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结束语
总得来说,语文学习不是枯燥的被动接收,它需要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在其中,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以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环境来看,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成了知识点堆积起来的无聊学科,这样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不利。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定不能教条的让学生接收、背诵,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而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此,才能让语文学习回归本质,让学生爱上语文,语文学习才能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姚辉,刘庆.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好家长,2017(76):231-231.
[2]王焕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华少年,2019(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