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学生德育内容的丰富
2020-09-10王维霞
王维霞
摘 要:伴随我国中学德育教育改革日益创新,德育教育内容对中学生学习习惯、生活行为、思想道德规范较大影响,基于此,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中学生德育内容的创新性与丰富性对德育教学质量、效率提升及学生应对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本次研究将对中学生德育内容丰富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生活行为;中学生
前言:德育教育内容是当下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规范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然而现阶段有关中学生德育内容丰富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深度挖掘德育素材、引用传统文化进行内容丰富、融入红色文化进行内容丰富等,,本次研究对中学生德育内容丰富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当下素质教育重要核心基础,德育教育是指以思想道德、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中学阶段作为人生重要转折时期,对学生个人成长尤为关键[1]。基于当下中学阶段德育工作广泛开展,本章节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作用进行阐明,具体如下:第一、对中学生思想道德规范作用,中学生多为思想波动大、自主控制能力差,极易产生道德偏差与行为失控,更对一些弊端思想、腐朽诱惑缺乏抵抗,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对这种问题现象进行规避,提升中学生思想观念与道德品质。第二、对素质教育中学阶段全面开展打下基础,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而德育内容可以从知识延展、素质提升、能力开发等方面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为中学生核心素养增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中学生德育内容丰富具体方法
(1)深度挖掘德育素材
在对中学生德育内容进行丰富时需要对德育素材进行挖掘,在大德育背景下如何对优秀德育素材进行挖掘、利用一直是诸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议题。首先,需要从学科角度入手,对不同学科的德育素材进行挖掘、选择。例如语文学科中可以对优秀古诗词进行利用,将歌颂国家、民族、仁义、忠孝内容的古诗词进行挖掘,充分利用其中的德育内容,让学生迅速了解掌握,起到借古喻今、提升品质的实际目的。如化学学科中可以对化学现象、自然科学当中的具体现象进行挖掘利用,将化学科研及实验当中的“一丝不苟、精度求精”的科学理念进行灌输,让学生不仅掌握化学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思想意识。其次,在德育内容素材挖掘方面应注重结合性,即时代背景结合、社会环境结合、国家发展结合、民族复兴结合,这四个结合都是当下中学生德育内容丰富的重要核心。德育素材必须符合时代发展、民族复兴及讴歌社会正能量需求,不能盲目进行、肆意开展。最后,德育内容素材挖掘必须符合真实性要求,德育素材挖掘不是单一的简单流程,而是需要对其真实性、价值性进行明确,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的引导过程。通过对正面案例、反面案例进行引用分析,让学生自己对其进行判断。如某快递员在送件过程中发现小偷,则见义勇为与其进行搏斗,英勇负伤。但小伙子无怨无悔。如重庆公家车坠江事件中当事人与司机进行打斗,没能考虑乘客生命安全,最终酿造惨祸发生。通过对两个鲜明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重新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所以,从实际价值角度出发,中学生德育内容素材必须真实可靠[2]。
(2)引用传统文化进行内容丰富
我国有其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从文明进化及历史发展角度来讲,在孕育中华文明的同时也形成了华夏根、民族魂。在中学生德育内容丰富中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将优秀传统文化属性及理念进行引用,作为丰富德育内容的重要基础,具体如下:第一、对儒家文化及理念进行引用,儒家文化对我国发展影响颇大,至今我国依然沿袭着儒家处事理念。在中学德育教育方面应该将儒家文化中的精髓内容“仁义礼智信孝”进行提取,将具体内容以小品文或小故事形式体现出来。将《论语》、《大学》、《中庸》等进行内容引用,强化学生的国学意识与文化思想,从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方面进行全面提升[3]。第二、对优秀典故进行引用,如司马光砸缸、孟母三迁、将相和、岳母刺字等,将古人事迹制作成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风范气节,如文天祥、于谦、岳飞、司马迁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丰富中学生德育教育内容的主要素材。
(3)融入红色文化进行內容丰富
红色文化、革命精神是我国特有的优秀文化内容,中华民族由弱变强屹立世界东方,源于老一辈革命者的奉献牺牲。因此,在中学生德育内容丰富中需要对
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进行引用,让学生可以更为直观、深入的体验到革命战争及民族独立的震撼性,如下:第一、对相关战役资料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如长沙保卫战、淞沪会战、百团大战、上甘岭战役等,将这些战役情况及英雄事迹整理成章,制作成媒体课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战役史料、英雄事迹进行讲解,提升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意识,为服务人民、贡献社会、忠实祖国打下基础。第二、进行走访教育,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红色文化博物馆、军烈属、英雄纪念碑等,参观与体验红色文化氛围,不仅丰富了德育内容,还提升了学生认知层面与道德准则[4]。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学生德育内容丰富进行分析研究,将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在中学生的重要意义进行阐明。结合实际现状与发展需求,提出相关内容丰富措施,主要包括深度挖掘德育素材、引用传统文化进行内容丰富、融入红色文化进行内容丰富等,为构建中学大德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勃.学校法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内容与方法——基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语境下的讨论[J].现代教学,2019(3):30-35.
[2]王垚.有效利用网络中的优质德育资源开展中学德育课程建设[J].考试周刊,2019(9):32-32.
[3]朱秀.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教育的创新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
[4]陈承兴.浅谈当前中学德育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考试周刊,2019(57).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丰富中小学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机制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3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