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融媒体形态下如何做好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

2020-09-10朱倩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自媒体融媒体

摘 要:互联网时代,受基于算法的抓取类自媒体平台等影响,电视编辑类新闻节目受到很大的冲击,生存尤为艰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本文试从媒体融合发展的角度,研究融媒体形态下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融媒体;《媒体大放送》;流量意识;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142-02

一、概述

电视新闻编辑类(杂志类)节目是指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不以自采新闻为主体、以后期编辑为主的新闻节目。

《媒体大搜索》应该是第一个尝试把各地新闻串联起来的节目。2002年1月1日,在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开始了第一期节目,主持人用轻松诙谐的语言,把各地好玩的、好看的、有趣的新闻整理给大家看。在当时智能手机还不发达、新闻整体“偏正”的时代,这档节目一经播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包括热心的受众还有电视制作人。

2003年下半年,距离上海很近的一个地级市台——南通电视台也开始策划类似的节目,在当地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2004年初,一档叫作《媒体大放送》的节目横空出世了。“汇集媒体精华,评说人间万象”,节目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每天节目采集40多个上星频道的新闻,其来源的多样性,让观者感到新鲜;民生新闻的贴近性,让受众代入感强;社会新闻的新奇特,让受众充满了兴趣;评说人间万象犀利点评,让受众产生互动的冲动。很快节目也让很多受众习惯了在每晚的7点到7点半打开电视收看。

尼尔森调查显示,该节目的收视率一度高居本地电视媒体所有类型节目收视率第一,①再后来,节目组获赞助,开辟了每周一次“撞福星”的活动,线下互动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新闻、公众号新闻、APP客户端新闻、自媒体新闻,特别是今日头条这类基于算法的抓取类自媒体平台对节目的生存产生了巨大影响,《媒体大放送》从本地最高收视率20%以上快速滑落至4%左右,有时甚至不到1%。本地市场份额急剧下滑,节目成了鸡肋。②

二、造成传统电视编辑类节目收视下滑的主要原因

原因不外乎有这样几点:一是电视收视时间减少,群体集中于中年及以上年龄人群;二是便携的智能设备尤其是4G手机普及推动收视行为演变;三是中央台政策性地位提升挤占地方台的生存空间;四是重播、点播手段的多样,影响受众的第一收视习惯;五是自媒体的兴起使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的传播渠道有了最快捷的平台,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六是新闻管理部门对自媒体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大量吸引眼球类新闻(假新闻、夸大新闻、伪新闻层出不穷)、“标题党”类新闻、编造类新闻出现并挤占正规媒体的生存空间。

当然,市级台《媒体大放送》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就是当年如此辉煌的《媒体大搜索》也从主频道的每天两档调整为现在只有中午一档。

三、解决方案

曾经以“人少效益高”自居的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在融媒体时代该如何自救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决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太单一的痛点

融媒体时代如果还仅仅抱住上星频道新闻一个来源,绝对不可能把受众拉回来。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③这说明新闻杂志类节目要想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必须借助融媒体优势。要扩大新闻采集渠道,自媒体、朋友圈、互联网、APP多渠道采集,多形式呈现。看画面、读文字、听声音、浏览网页、朋友圈共享,所有受众能够接触到的渠道都应该为我所用,各种报道形式都要融合呈现。在内容上再次做到“汇集媒体精华,包罗人间万象”。④在形式上采用全媒体形式发布,不留死角。

(二)提高时效性

要用新闻编辑意识解决编辑类新闻时间滞后的问题。随着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受众接收新闻的方式也逐渐从电视过渡到手机,新闻事件一旦发生,手机就会第一时间推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张图片,但电视新闻一般都要滞后几个小时甚至一到两天,这也会让受众有种“炒冷饭”的感觉。

解决的方法是当天新闻必须当天发,然后新闻编辑整理成深度报道,对新闻作出全面点评,甚至可以挖掘同类事件进行对比,让受众对新闻有新鲜感。同时建立自己的网络发布渠道和自媒体发布渠道,利用新闻客户端第一时间碎片化发布相关内容,“标题党”引流未尝不可,为晚上的整点播放预先储备受众。

(三)互联网时代要有互联网思维,要有流量意识

让用户也可以在电视端看到网络内容,真正满足年轻受众的观看需求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当然,只是做到资源聚合还不夠,重要的是在节目制作中引入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导向。根据收视率分析先进行受众调研,进而调整内容编排策略,考虑潜在用户的潜在需求,对优质内容进行二次编辑和创新再造,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特色。流量时代要有流量意识,要达到内容集成、互动分发的效果,要做好受众数据的整合收集。利用网络客户端锁住“粉丝”,集聚受众。

(四)多调查研究受众的需求,随时了解受众关心的问题,做接地气的新闻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就要做到让受众觉得这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是他们想知道的新闻。例如,现在看电视的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或者是学龄前的儿童,因此我们在新闻中就可以适当用一些养生、教育等有关的内容,留住受众。同时,利用融媒体方式与受众互动,变“你播我看”为“我要看什么你播”。

(五)提升责编水平

要提升节目质量,就要在编排和主持人口播上下功夫。不管融媒体如何发展,新闻人的基本功不能丢。作为一档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新闻拼盘,想要让受众“吃”到美味又有营养的“菜”,这就需要编辑认真“做菜”,精心“摆盘”了。而想要做好一桌“满汉全席”,就要求责任编辑对今天的“食材”很熟悉——脑子里必须有助编选的所有片子,每一条都要认真看——知道哪些可以放在一起用,哪些可以和前面的片子连起来。

(六)加强“一盘棋”思想,增强协作意识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增强团队意识,加强各工种间的协作,把助编、责编、主持人真正连接起来。尤其是在其他媒介形态加入后,要想更有效地整合各种形态的新闻资源,需要更强大的团队合作。在选片之前,责编应该先把所有媒体采集的新闻大致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和助编沟通,统一编辑思路,这样就可以避免“小鱼小虾乱抓一把”的情况。同时,在播放新闻时选择合适的媒介形态也是留住受众的重要方法。

四、结语

5G时代已经到来,在信息极度过剩的时代,编辑类新闻节目的作用会越来越凸显,融媒体的优势也将更加明显,解决了内容和形式单一的问题,编辑类新闻节目的针对性会更强。基于大数据的媒体内容生产、分发、变现是《今日头条》成功的关键。做电视新闻中的“《今日头条》”,技术上和政策上的障碍其实已经在各地电视台成立融媒体新闻中心后被打破,采用融媒体平台编辑制作的编辑类新闻节目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都说做新闻不容易,做好新闻更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坚持从民生出发,不忘初心,砥砺前进,做老百姓爱看、需要的新闻,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注释:①前期南通电视台使用的是索福瑞的数据,后期改换调查公司使用尼尔森调查——该节目在南通电视台的收视率排名最高达22%。

②今年该节目根据调查数据,收视率为1%到3%,最低在1%以下。

③2019年3月《求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④南通电视台《媒体大放送》宣传语。

作者简介:朱倩(1981—),女,江苏南通人,江南大学硕士,中级记者职称,南通广播电视台《媒体大放送》节目的资深责任编辑、记者、主持人,长期从事新闻杂志类节目的编辑主持工作。

猜你喜欢

自媒体融媒体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