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游戏中投放材料的策略

2020-09-10潘建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9期
关键词:科学游戏材料投放幼儿园

潘建静

摘要:本文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中有效投放材料的策略,使教育同仁更加明确怎样科学投放材料才能够真正有利于幼儿构建科学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9-072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开展区域活动,在科学区的材料操作体验中,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直接感知经验,也使很多幼儿对反复操作同种材料失去了兴趣。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常常把目光放在幼儿是否参与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却并未考虑到如何发挥材料的多元价值;选择和投放材料时,常常从成人的主观意志出发,有时还会模仿其他教师投放材料,缺乏符合学情的、有计划的材料投放策略,导致活动区里的材料,要么只具有装饰作用而不具有可操作性,要么使用一次便被丢弃了。因此本文结合幼儿园科学游戏活动实践,探索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的策略,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价值,使材料在科学游戏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一、体现幼儿个体需求,分组分层投放材料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年龄阶段特点进行分组并分层投放材料。如在研究万花筒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对全体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分为能力较强、能力一般以及能力较差三个小组并分层投放材料。

对于科学探讨能力相对较强的一组幼儿教师采取的策略是提供低结构的材料,还有操作示意图,而且是将全部探究材料在游戏活动伊始便全部呈现给幼儿。对于能力相对较差的一组幼儿,教师采用了分步骤投放材料的策略,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将材料组装完成,通过自制万花筒培养幼儿探究的自信心,从而通过分步探索积累丰富的科学探究经验,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缩短了他们与能力较强一组幼儿之间的的距离。

二、关注主体材料投放,让探究更有针对性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坚持儿童本位即体现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选择和投放材料时,能够以幼儿的需求为主。如在“会翻个的胶囊”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如果教师从自己“教”的视角提供材料,很可能会一次性将所有材料都呈现出来,然后通过试验来让幼儿直接接受试验结果。但这却未能给幼儿提供与材料互动自主探究的机会,不利于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而坚持儿童本位,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就会考虑是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是否有利于帮助幼儿建构科学探究经验。在此次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尝试将材料一次性呈现给一组幼儿,而另一组则先为他们提供活动中的主体材料,这些材料特征明显,都是影响和决定胶囊翻过去的决定性材料,可以使幼儿更加专注地观察它们的形状和重量。这对于幼儿了解材料的特点,找出发生胶囊翻个这种现象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会主动发现,胶囊之所以会翻跟头是因为钢珠既圆又重。在反复操作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就会发现材料之间的差异,进而积累相关的经验,与第一组一开始就接触所有材料的幼儿相比,这组幼儿的探究的目的性更强。

三、设置探究环节,递进投放探究材料

根据科学活动的具体情况有时可以设置几个探究环节。教师要为每个环节设置探究目标,并依据这些探究目标,递进投放材料,使幼儿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如在“铁钉变魔术”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为了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的方式,发现铁钉被导线缠绕以后产生磁场,进而能够吸起小铁片的现象。实验所需要的操作材料有很多,包括铁钉、小垫圈、导线、电池等。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之前,教师要对这些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发现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然后有目的的投放材料。教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一次性将所有材料都提供给了幼儿,结果,由于幼儿对这些材料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变得手忙脚乱起来,使探究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由于投放策略失误使幼儿感到材料非常复杂,才使探究活动无法顺利开展,那么我们就要从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这个视角出发,引导幼儿讨论、了解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与讨论中发现电池装在电池盒里就会有电、连上夹子就变成了一个串联电路,等等。最后大家会产生疑问:“怎样将铁钉也连上去呢?”这成了幼儿探究的难点,于是我们就将整个探究活动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在每个环节分别投放相应的材料,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完成一个个试验任务。教师为此可以设置3~4个环节,如制作串联电路的环节、探索怎样将铁钉绕在串联电路上这一环节,以及带有磁场的铁钉如何吸起小垫圈,等等。教师为每一个环节提供的材料,都会帮助幼儿掌握一种科学经验,而使每一次操作的目的变得简单而不杂乱,最终使幼儿也将更加清晰探究的目的。

四、活动各环节紧密度不同,决定材料投放的策略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为什么有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将全部材料呈现给幼儿,而有的时候却要设置不同的环节投放材料。一方面是因为各个小组幼儿的探究能力不同,另一方面还与活动中每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度有关。如以“磁力有多大”的科学探究活动为例,教师提供的U型磁铁大小不同、所隔的物体的厚度各异。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穿透力的大小。由于幼儿已经有磁铁的前期探究经验。因此教师在此次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包括纸板、U型磁铁,还有一只兔子玩具。在活动中需要幼儿多次尝试,不断增加厚度,最后得出隔着几层纸板能把小兔子吸住的结论。

虽然教师一次性提供了所有的纸板等材料,但是幼儿依然能够一层一层的往上加纸板进行探索。而且他们还会用纸笔来记录每次的试验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得出结论。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后,我们也发现,材料数量少而且活动每个环节的关系比较紧密,在这种探究就活动中,就可以一次性将材料整体提供给幼儿。

总之,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效的投放材料,创设高质量的探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达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有效运用[J].江苏幼儿教育,2016(02):13-14.

[2]徐文.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游戏材料投放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纸箱在幼儿园科学游戏中的运用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科学游戏设计策略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科学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探究的教育策略的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