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翻折”邂逅“多解”
2020-09-10孙春红
孙春红
摘 要:翻折是初中数学常考题型,翻折类的题目也可以有多种解法.而一题多解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感悟数学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多角度思考和挖掘解题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更有利于实现知识知识内部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增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的价值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数学素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7-0002-02
本文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42页第七章复习题第19题为例,探索一题多解,可以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激发学生寻找最优解的动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数学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题目 如图,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点A′的位置.探索∠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邻补角的知识
分析 如图2,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3=∠4,∠5=∠6.要求∠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从问题出发,思考∠A如何表示,∠1,∠2如何表示.在△ADE中∠A=180°-(∠3+∠5),∠1=180°-(∠3+∠4),∠2=180°-(∠5+∠6).
解 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3=∠4,∠5=∠6.
设∠3=∠4=x, ∠5=∠6=y,因为在△ADE中∠A=180°-(∠3+∠5),所以 ∠A=180°-(x +y).
因为∠AEA′与∠1互补,所以∠1=180°-∠AEA′=180°-(∠3+∠4)=180°-2x.
因为∠ADA′与∠2互补,所以∠2=180°-∠ADA′=180°-(∠5+∠6)=180°-2y,即∠1+∠2=360°-2(x +y).
所以∠1+∠2=2∠A.
方法二:用三角形的外角解决问题
分析 如图2,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3=∠4,∠5=∠6.因为∠BED和∠CDE分别为△ADE的外角,而且∠BED既可以用∠A和∠5表示,又可以用∠1和∠4表示;同理∠CDE可以用∠A和∠3表示,也可以用∠2和∠6表示.根据等式的性质可以表示出∠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 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3=∠4,∠5=∠6.
因为∠BED和∠CDE分别为△ADE的外角,所以∠BED=∠A+∠5,∠CDE=∠A+∠3.
又因为∠BED=∠1+∠4,∠CDE=∠2+∠6,所以∠A+∠5=∠1+∠4 ①,∠A+∠3=∠2+∠6 ②.
①+②得2∠A+∠5+∠3=∠1+∠4+∠2+∠6,即2∠A=∠1+∠2.
方法三:用平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分析 如图2,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3=∠4,∠5=∠6.由∠AEB=180°可知∠1+∠3+∠4=180°,由△A′DE的内角和为180°,可知∠A′+∠4+∠6=18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可以表示出∠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 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A=∠A′,∠3=∠4,∠5=∠6.
因为∠AEB=180°,△A′DE的内角和为180°,所以∠1+∠3+∠4=180°,∠A′+∠4+∠6=180°, 所以∠1+∠3=∠A+∠6. ①
同理 ∠2+∠5=∠A+∠4. ②
①+②得∠1+∠2=2∠A.
方法四: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角的知识
分析 如图2,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3=∠4,∠5=∠6.由于△ADE的内角和为180°,∠A可以用180°-(∠3+∠5)表示,而∠3可以用∠1的代数式表示,∠5可以用∠2的代数式表示,再经过化简可以表示出∠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 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A=∠A′,∠3=∠4,∠5=∠6.
因为在△ADE中∠A=180°-(∠3+∠5),而∠3=12180°-∠1=90°-12∠1,∠5=12180°-∠2=90°-12∠2,所以∠A=180°-90°-12∠1-(90°-
12∠2),即∠A=12(∠1+∠2).
方法五:运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和三角形的内角解决问题
分析 如图2,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1+∠2也在四边形BCDE中,由四边形BCDE的内角和为360°,可以表示出∠1+∠2,而其中∠4+∠6和∠B+∠C又可以分别用∠A表示,再经过化简可以表示出∠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 因为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所以△ADE△A′DE,∠A=∠A′,∠3=∠4,∠5=∠6.
因为四边形BCDE的内角和为360°,所以∠1+∠2=360°-(∠4+∠6+∠B+∠C).
因为△ADE和△A′DE的内角和为180°,所以∠4+∠6=180°-∠A′,∠B+∠C=180°-∠A,所以∠1+∠2=2∠A.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裕前,董林伟.数学·七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