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对于检验质量的影响

2020-09-10杨茂悦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4期
关键词:血红蛋白尿酸

杨茂悦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对检验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0例本院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接收且需给予血常规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而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观察小组医护人员就统计分析90例患者不同采血部位(静脉血与末梢血)、不同检验时间(立即检验、<1h内检验、≥1h内检验)以及不同质量血样标本(溶血样本与正常样本)对最终检验质量的影响。结果: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可知,在血常规检验结果中,除血小板计数之外,90例患者静脉血标本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末梢血标本,且所有相关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在生化检验结果中,溶血样本的钾、氯、肌酐以及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样本,而尿酸与钠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样本,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立即检验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1h与≥1h以内,且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生化检验过程中,最终检验质量易受患者采血部位、血样检验时间以及血样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临床应积极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的有效开展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關键词】血液标本采集;生化检验质量;血红蛋白;尿酸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众所周知,临床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是当前医务工作者用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综合病情以制定和实施更有效治疗方案的一大重要参考依据。跟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血常规生化检验质量准确性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多以患者血液标本采集过程是否规范以及采集标本质量是否合格为主。因此,为进一步在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血常规生化检验质量的不断提升,以最大化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可靠性,本文就90例接受血常规生化检验的患者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现就研究结果做如下相关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本院接受诊治并需行血常规生化检验的患者中随机选择90例纳为实验对象(排除标准:①具有检查禁忌症者或属于易过敏体质;②肝肾功能不全且不愿配合检验;③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④患有冠心病、糖尿病以其他不符合本研究相关标准。纳入标准:①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所有患者均符合自身所患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90例患者中,男性为52例,女性为38例;最高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45.39±10.28)岁;平均病程为(4.20±1.12)年。

1.2研究方法 由观察小组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原则下严格遵照医学相关规定仔细观察记录和对比分析90例患者不同采血部位(末梢血与静脉血)以及不同检验时间(立即检验、<1h内检验、≥1h内检验)与不同质量血样标本(正常样本与溶血样本)的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1-2]。

1.3统计学方法 严格遵照相关的操作标准将已经过初步整理的相关研究数据逐一录入至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_x±s)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利用卡方值c2对比计数资料,若最终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则可视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采血部位 综合分析下列表1可知:45例采末梢血患者的血小板水平虽明显高于采静脉血患者,但其血红蛋白、红细胞与白细胞水平却均低于采静脉血患者,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采末梢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值为(115.17±1.63)g/L,采静脉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值为(122.25±2.24)g/L。

2.2不同检验时间 综合分析下列表2可知:采血后立即检验的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与白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1h检验以及≥1h检验,且相关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种不同检验时间的血小板水平均值分别为(135.24±1.13)×109/L(立即检验)、(134.52±3.15)×109/L(<1h检验)和(102.32±3.24)×109/L(≥1h检验)/L。

2.3不同质量血样标本 综合分析下列表3可知:除钠与尿酸之外,45例正常样本的钾、氯、肌酐以及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45例溶血样本,且相关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两种不同质量血样标本的尿酸水平均值分别为(186.75±10.54)mmol/L(正常样本)和(125.49±12.16)mmol/L(溶血样本)。

3 讨论

综合本文研究结果可知,90例患者在不同采血部位、不同检验时间以及不同质量血样标本的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便进一步说明了采血部位不同、血样检验时间不同、血样标本质量不同均为影响患者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几大主要因素。因此,为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参考价值以不断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临床需以上述几点影响因素为依据,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管控措施。具体如下。

首先,采集血液样本前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当前的综合情况(如有无服用药物、有无检查禁忌症等);给患者耐心讲解健康知识,同时注意积极为其解疑答惑;明确告知患者采血前对的相关注意事项(如是否需要空腹采血等),耐心安抚其不良情绪,嘱咐其保持轻松愉悦的身心状态配合采血,确保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尽可能减少对所采集血液质量的不利影响。

其次,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综合情况并谨遵医嘱中的检验需求选择最适宜的采血部位。相当一部分临床学者的相关研究报道认为,指尖末梢血在采集过程中易受空气污染、空气温湿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在无形中令所采集血样的成分产生相应的变化[3-4],进而导致最终生化检验结果出现相应的误差,不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的有效评估。因此,在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时应尽可能地采取其静脉血液进行检验,以尽可能最小化血液标本采集误差与生化检验结果误差。

再次,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完毕后应尽可能立即进行检验。WHO的部分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患者血样标本在不同检验时间内接受检验所得的最终检验结果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而采血后立即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的准确性明显要高于其他时间段。与此同时,还有部分临床专家指出,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后若不第一时间送检,则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下产生溶血等不良现象,影响血液标本的综合质量,进而易干扰后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6-7],不利于临床工作者对患者病情的更有效和更准确判断。因此,为最大化地确保检验结果的病情参考价值,临床应在血样采集完毕后立即着手检验,以免血样留置时间过长影响成分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丽.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8): 115-117.

[2] 林晓霞, 郑健彬, 罗虹烈.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72): 17-18.

[3] 郭凯. 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 7(03): 499-499.

[4] 苗永琪. 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98): 132-132.

[5] 张建楚.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34): 118-119.

[6] 苏小伟, 郑超.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30): 144-147.

[7] 何盛.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讨[J]. 黑龙江医药, 2017, 30(05): 1086-1088.

猜你喜欢

血红蛋白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有这三种表现警惕尿酸升高
治尿酸高 不妨试试乌鸡白凤丸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
尿酸高有哪些危害?
基于血红蛋白—纳米磷酸钬复合材料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调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3例
婴幼儿血红蛋白与微量元素铁的相关性调查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