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宫颈早期病变诊断准确性研究
2020-09-10李敏荣耕王明明孙贵银向德兵李华张铁耀
李敏 荣耕 王明明 孙贵银 向德兵 李华 张铁耀
【摘要】目的:研究DNA定量分析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查在宫颈早期病变中的准确性及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016年宫颈检查病例,8016例行DNA定量分析,7553例行DNA定量分析联合TCT,分别399例和329例行宫颈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估DNA定量分析与DNA定量分析联合T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结果:DNA定量分析与DNA定量分析联合TCT检查的阳性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性分别为81.1%、90.18%、75.67%、81.1%和88.33%、86.95%和94.64%、86.95%、88.33%和93.95%,联合检查阳性符合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DNA定量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定量分析联合TCT检查,在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的优势的同时提高了特异性,提高了对宫颈早期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两种筛查方法的联合应用是宫颈癌筛查较为理想的方案。
【关键词】子宫颈病变;细胞DNA定量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0-02
宫颈癌是引起女性死亡的第四大肿瘤,85%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从2009年由卫生部、财政部、全国妇联正式开始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以来,经过了十年的妇科普查,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了近68%。但每年新发病例仍约13万以上,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1/4[2]。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当中有着明显的降低,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降低这种疾病的发生最主要原因还是发现的及时能够让患者更快的接受治疗。本文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以及DNA定量分析联合TCT在宫颈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这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体检中心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检查的患者病例。7553例患者进行细胞DNA定量分析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8016例进行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查,年龄20~65岁,平均43岁。参与本次医学实验的患者都有一定的性生活史,在这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使用避孕类药物。
1.2方法
1.2.1液基细胞学标本采集 采集标本之前,询问患者经期,保证与体检者的经期错开,通常会在体检者的经期过去的三天左右,妇科医生使用阴道窥器,将体检者的子宫颈进行暴露,使用颈管刷,进行取样,然后使用特质的宫颈鳞柱管刷浸泡在装有保存液的玻璃瓶中。
1.2.2宫颈DNA定量分析联合TCT检查 dna定量分析宫颈检查方法是将存放入薄层细胞保存液中的薄层细胞标本经液基薄层细胞试剂和制片送入诊断系统进行处理,制作成液基薄层细胞涂片,95%的细胞用乙醇固定,每个病例都制作2张薄层细胞涂片,并通过检查对dna进行定量分析。巴氏染色后镜检读片。(1)对样品的满意度:主要包括检查细胞标本质量(≥40%为基本满意,<40%以上为基本满意),有无颈管细胞或有无化生颈管细胞。(2)标本病原体评价项目:主要包括标本有无滴虫、念珠菌、线索性炎细胞、疱疹病毒、hpv感染。(3)炎细胞及标本红细胞病原体评价项目检查情况:主要包括检查标本中红细胞的情况,是否可能伴有轻、中、重度的炎症。(4)对鳞状细胞特征改变进行描述性的诊断:根据描述性诊断的标准进行分组[3-4],液基细胞学的分析和检查结果发现阳性的甲状腺病变主要是指目前未见的asc-us细胞及其以上的阳性细胞病变。在对实验标本进行染色之后,经过圈子的染色的方式来分辨鳞状细胞并对标本完成图像扫描和定位分析两项工作。系统对每个异倍体的鳞状细胞标本约8000个类型和特征参数的标本以及细胞核的多个类型和特征参数的细胞异常标本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其不同的鳞状细胞标本异倍体细胞的类型和标本特征参数自动地计算完成每个鳞状细胞标本中异倍体细胞的计数和标本细胞的分类。
异倍体判定的主要标准:(1)异倍体的正常阴性(情况下未见的阳性异倍体或可见dna正常的异倍体阳性细胞);(2)异倍体的阴性通常情况下可见少量的阳性细胞异常增生(5%~10%的少量阳性细胞异常增生);(3)所有的医学数据和研究结论都是通过专业医学咨询服务平台获得,并由医院聘请远程治疗妇科的专家(其中包括远程的妇科专家和病理细胞学的专家)对本次检查的结果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复核。dna定量分析本文的定量檢查包括细胞学结果中所提示的典型阳性通常中所提示的阳性是仅泛指可疑或少量可能属于典型阳性的非血液基性粒细胞阳性病例。
1.2.3组织病理学检查 tct定量分析宫颈异常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为asc-us及其以上的异常宫颈浸润细胞病变,或dna定量分析宫颈异常检查结果为可疑或阳性的任何宫颈异常的病例均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将患者转至正规的妇科医院或正规妇科门诊,采用正规的电子激光阴道镜下进行观察检查了解异常发生部位宫颈的一般组织上皮病变的发生情况及方法了解异常的发生部位宫颈的一般组织异常及上皮对于冰醋酸和三氯二碘的化学反应,选择可疑或阳性宫颈的一般组织异常或上皮浸润细胞病变的异常发生部位对宫颈进行病理学检查,如无明显的宫颈鳞柱组织浸润细胞异常者,在与正常宫颈的鳞柱浸润细胞上皮癌相连接或交界的异常发生部位3、6、9、12点处采取方法进行异常宫颈鳞柱浸润细胞组织的检查宫颈病理学的活检。异常宫颈鳞柱浸润细胞组织的检查宫颈病理学的检查及诊断方法宫颈鳞柱组织检查病理学的结果主要按症状可以分为宫颈炎症、宫颈肿瘤及其上皮内组织瘤样的恶性病变(低级别、高级别)、鳞形浸润细胞癌(主要检查对象是那些包括微小的恶性宫颈肿瘤和鳞柱浸润细胞样的宫颈癌)。以低级别及以上的恶性宫颈肿瘤病变的发生部位作为定义分析检查结果为可疑或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笔者使用统计软件SPSS 19.0统计分析数据,卡方值代表测量数据,卡方值验算t值,(_x±s)代表计数数据,通过对χ2的值进行计算,χ2验算计数数据,当P<0.05时,我们则认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宫颈DNA定量分析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比较 8016例DNA定量分析结果为阴性病例7124例,异常891例(11.12%),其中可疑病例624例(7.78%),阳性病例267例(3.33%)。其中399例行病理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399例病人中DNA倍体正常组(161例)、可疑阳性组(71例)及阳性组(167例),3组活检分别诊断高级别及以上病变0例、3例、56例。238例DNA阳性病例中,诊断为阳性者193例,阳性符合率为81.09%。DNA定量分析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8%(193/214)、75.67%(140/185)、81.1%(193/238)和86.95%(140/161)。宫颈DNA定量分析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见表1。
2.2 DNA定量分析联合TCT检查结果 DNA定量分析联合TCT检查病例7553例,其中阳性病例422例(5.58%),其中329例行病理活检,180例阳性病例中,病理结果诊断阳性者159例,阳性符合率88.33%。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64%(159/168)、86.95%(140/161)、88.33%(159/180)和93.95%(140/149)。约登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81.59%。
3 讨论
通过近几年的数据能够看出来,宫颈癌是全球范圍内患病患者和死亡几率都很高的疾病之一。迄今为止这种疾病形成的原因不太明确,并且在这种疾病发病的初始阶段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症状,导致这种疾病很难再形成的初期就被发现,等到患者入院进行治疗时已经是这种疾病的中后期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段也导致治愈率降低,在这种疾病的后期会让女性患者的阴道出现出血情况并伴随大量的脓性黏液流出,还会导致下身肿胀和全身器官衰竭等症状增加了女性同胞的痛苦最后导致死亡。经过此次研究发现女性同胞定期的去医院做妇科相关方面的肿瘤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么做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宫颈癌的发生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并提早治疗。现如今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妇科宫颈癌检查方面的广泛运用也能提高这种疾病的治愈效果,这种技术对该疾病的检查准确性高并且操作简单能够很好的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5]。在本研究中DNA定量分析与病理诊断阳性符合率为81.09%,DNA定量分析为可疑阳性的有71例,其中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为34例,低级别鳞形上皮内病变的为34例,高级别鳞形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的为3例,发现宫颈上皮病变的总数为37例,其DNA倍体定量分析病例与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2.11%(37/71);DNA定量分析为阳性的有167例,其中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有11例,低级别上皮内病变的有80例,高级别鳞形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变的为76例,发现宫颈上皮病变的总数为136例,其DNA倍体定量分析病例与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41%(156/167)。DNA定量分析阳性结果与组织学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可疑阳性的病例(χ2=47.712,P=0.000,P<0.01),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DNA定量分析阳性结果比可疑阳性结果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临床医生应对DNA定量筛查的阳性病例引起高度的关注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而DNA定量分析可疑阳性病例需要结合TCT细胞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才能有效指导临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宫颈癌的关注度的提高,宫颈筛查方法也是也来越多,目前运用较多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有较高的特异度,但其灵敏度较低,DNA定量分析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DNA定量分析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的优势的同时提高了特异性,提高了对宫颈早期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两种筛查方法的联合应用是宫颈癌筛查较为理想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双双, 李惠, 唐福婷, 等. 细胞DNA定量分析及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 37(4): 791-795.
[2] 熊翔鹏, 彭冬先, 郭鹏, 等. 宫颈癌治疗后的临床随访研究进展[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61(4): 87-90.
[3] 潘祥梅, 王英华, 骆文香. 三种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及诊断效能研究[J]. 当代医学, 2019, 25(14): 529-529.
[4] 郅辉.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4): 135-135.
[5] 郑启忠, 丁华野, 张清萍, 等.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5, 22(8): 496-499.
基金项目: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W2011GJ25);重庆市江津区科委项目(Y12012022)。
作者简介:李敏(1977-),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