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3例
2016-11-29李辉
李辉
摘要:目的观察调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调血方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调血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血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调血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
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9-0057-02
再生障碍性贫血(AA)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国内学者曾将AA分为急性型(AAA)和慢性型(CAA)。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临床研究。2010年以来,笔者采用,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调血方口服,对23例患者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为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血液病门诊及住院病例。诊断依据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排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Ⅰ型和Ⅱ型、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对处方中药过敏的患者。患者情况男13例,女1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8岁,平均43岁;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1-16年,平均5 a;合并贫血性心脏病10例,合并血色病10例,合并出血3例。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防治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避免出血,防止外伤及剧烈活动;内科基础治疗遵从《血液病学》[2]治疗原则:维持原有雄激素(十一酸睾丸酮等)、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药物的治疗。合并血色病,予以甲磺酸去铁胺排铁;合并严重贫血,予以输注红细胞;合并感染者,选用适当抗菌药物;血小板减少并有出血者,予以血小板输注。
122中医治疗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调血方治疗;组成:熟地30 g,白芍15 g,白术15 g,茯苓15 g,山药20 g,太子参18 g,黄芪60 g,旱莲草20 g,菟丝子20 g,川芎15 g,女贞子20 g,当归20 g,枳壳10 g,鸡血藤30 g,柴胡10 g,炙甘草10 g,阿胶10 g烊化另兑;煎煮方法:1日1剂,药物放入1500 mL水中,浸泡1 h;武火煮开,文火慢煎40 min,滤出药液;药渣再加入500 mL水,文火慢煎30 min,滤出药液,头煎和次煎混匀;分早晚温服。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黏滑、辛辣刺激及不易消化之品。
13疗效观察
131观察指标①临床症状: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渴欲饮,尿黄,形寒肢冷,食少,便溏等。②血常规检测。
132疗效评价标准[3]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性达120 g/L,女性达110 g/L,白细胞计数:4×109/L,血小板计数达80×109/L,随访1 a未复发;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性达120 g/L,女性达100 g/L,白细胞计数:35×109/L,血小板计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30 g/L以上,并能维持3个月;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
2结果
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祖国医学“髓劳”范畴。髓劳是指因先后天不足,精血生化无源,或因有毒药物及理化因素伤正,邪毒瘀阻,新血不生。以出血,血亏,全血细胞减少,易染邪毒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4]。祖国医学认为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肝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5]。
笔者认为造成血亏的根本原因是五脏失却平衡衡,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故骨髓受损,髓不生血。所以调血方以“调”为主,首要调节五脏平衡,使脾胃运化功能得到恢复,能化生水谷精微充养五脏,肾精得到充养,转输至心肺,经心肺的作用,化生为血;其次调节气血阴阳,使机体阴平阳秘,气血和畅。调血方健脾和胃,养心益肺,疏肝补肾;滋阴温阳,补气摄血;调血方以人参养荣汤为底进行化裁方中太子参、黄芪补气,当归身、地黄、川芎补血滋阴;辅以二至丸为臣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佐以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山药、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胃;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经活络;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阿胶为补血圣药,主要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炙甘草养心益心血,并调和诸药;全方协调,调和五脏,使脾胃和,肺气和,心血和,肝肾和,阴阳和,调节机体内外环境整体统一达到补气行血,生血和血之效。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24
[2]张之南,郝玉书血液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9-472
[3]邵宗鸿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790-792
[4]张翠松髓劳及辨治探要[C].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论文集,2004
[5]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9-142
(收稿日期:2016-05-24)作者简介:阙雷(1981-),男,江苏淮安,主治中医师,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