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2015-12-03向弘利
向弘利
[摘 要] 目的:探析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相关性,明确贫血与低蛋白血症是否可作为反应心衰近期死亡风险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老年慢性心衰患者208例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48例和死亡组60例,随机选择符合一般资料要求同期非心衰老年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值以及3组患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根据患者基础疾病类型分组,比较不同基础疾病存活着、死亡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差异。结果:存活组及死亡组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组贫血发生率、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缺血、心脏瓣膜疾病等不同基础疾病小组,存活组Hb和ALB值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提示老年慢心衰患者预后不良,且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检测水平与其预后不良存在一定相关性。血清白蛋白可以作为临床上用来评测心衰预后重要指标。
[关键词] 慢性心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2-038-03
DOI:10.11876/mimt20150201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老年人住院并导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1]。心衰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进一步增加[2]。影响慢性心衰患者预后因素很多,包括年龄、脑钠素、各类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及神经体液因素等;糖尿病、慢阻肺、肾功不全等伴发病均会影响慢心衰患者预后。贫血、低蛋白血症作为影响CHF患者独立影响因素,受到广大学者关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老年CHF患者血红蛋白(Hb)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探讨其与慢心衰患者预后相关性,了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在反应心衰近期死亡风险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老年CHF患者208例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同时选取70例同期入院非CHF患者为对照组。入选标准:60岁以上,心功能均在III级及以上。排除慢阻肺急性发作、急性心梗、急性出血疾病和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患者。3组基本资料如下:(1)存活组:总例数148例,男81例,女67例;年龄60~92岁,平均(73.25±6.95)岁;心功能III级96例,IV级52例。(2)死亡组:总例数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61~93岁,平均(74.05±7.12)岁;心功能III级38例,IV级22例。(3)对照组:总例数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60~94岁,平均(75.13±7.27)岁;心功能正常。
1.2 方法及指标
入院后次日测定Hb和ALB。以Hb水平将贫血分级标准[3]定为:轻度:90~11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极重度:30g/L以下。低蛋白血症分级按ALB水平:轻度:28~35g/L;中度:20~28g/L;重度:20g/L以下。根据导致心衰病因将心衰患者分为:高血压组、缺血组、心脏瓣膜组和高血压合并缺血组。分析比较各小组之间存活率和死亡率,Hb值和ALB值及差异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检测值比较
存活组Hb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Hb值均低于存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ALB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组ALB值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情况
存活组及死亡组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组贫血发生率、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心衰基础疾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比较
心衰基础病因较多,本次研究病例选取高血压、缺血、心脏瓣膜和高血压合并缺血患者。不同基础疾病小组,存活组Hb和ALB值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3。
3 讨论
本次研究人群为老年患者,本身就高发各种慢性疾病,如慢阻肺、恶性肿瘤、肾功不全、糖尿病等,再加上长期少食,营养摄入不足。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胃肠功能进一步减退,无法充分吸收,很容易引起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死亡组Hb检测值和ALB检测值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和对照组,存活组贫血发生率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结果提示Hb和ALB两项指标水平与心衰预后不良存在明显相关性,存活组和对照组Hb比较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因为同期均为老年患者,入院时可能对照组患者也因某些老年慢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等影响人体造血功能,从而引起Hb水平降低。
慢心衰患者出现贫血机制尚未完全被阐明,研究结果显示[4-6],可能原因包括:胃肠道功能下降,铁元素摄入过少,出现缺铁性贫血,或因药物作用使消化道出血引起失血性贫血;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活性增强,肾脏红细胞生成素及骨髓红细胞生成素活性受干扰,影响铁离子释放;大量ACEI使用也会干扰肾脏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肾脏灌注不足,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水钠潴留,出现稀释性贫血等。近年关于心衰与贫血关系研究认为心衰本身可能引起贫血[7-9],但出现贫血后是否会影响患者预后,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显示贫血会影响心衰预后,贫血患者输送氧能力降低,全身组织出现无氧代谢,各种代谢产物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水钠潴留,心脏前负荷因回心血增多而加重,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加重,促进心肌重构和纤维化。增加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衰恶化。
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亦可用于心衰预后预测,低蛋白血症可诱发心肌重构,加速心衰进展[10-11]。
Hb和ALB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检验指标,具有操作简单、技术成熟、费用少等优点,可对慢心衰患者预后初步评估。但因为此两项指标受干扰因素较多,治疗后两项指标是否还能反应心衰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此研究属于回顾性病例分析,对所选病例组间因素存在许多盲点,诸多结论也无法给出很确切证据,也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给予明确。
参 考 文 献
[1] 杨义明,张瑞霞,李玢,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其它生化指标检测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74-76.
[2] 陈惠成,龙春梅,陈淑玲,等.老年慢性心衰重症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与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201-1202.
[3] 郭炜,王肖龙,崔松,等.低白蛋白血症对心衰患者长期病死率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7):72-73,100.
[4] 蔡松.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状况与预后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2):164-165.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6] 梁雪,张佩生,高瑜,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亲环素、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32-3733.
[7] 符秀虹,曾敏,陈积雄,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血尿酸水平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117-5118.
[8] Roberto Maestri,Gian Domenico Pinna,Rita Balocchi et al.Clinical correlates of non-linear indice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J].BiomedizinischeTechnik,2006,51(4):220-223
[9] 吴月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亲环素和脑利钠肽表达水平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752-753.
[10] González,H.,Infante,O.,Pérez-Grovas,H. et al.Nonlinear dynamic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response to orthostatism and hemodialysi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Recurrence analysis approach[J].Med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2013,35(2):178-187.
[11] Su,W.,An,T.,Zhou,Q. et al.Serum albumin is a useful prognostic indicator and adds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NT-proBNP in a Chinese cohort of heart failure[J].Clinical Biochemistry,2012,45(7/8):56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