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0-09-10王燕郇静
王燕 郇静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引入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的疗效。方法:在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择86例患者施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护理组2组,每组各43例。为对照组患者施行急性胰腺炎常规疗护,为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疗护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施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35±1.41)分vs(5.41±1.61)分],其护理满意评分又明显更高[(3.52±1.11)分vs(2.24±1.07)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更低(4.65%vs18.60%),且组间对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宣教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引入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护中,应用疗效显著,值得在急性胰腺炎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急性胰腺炎;疼痛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呕吐、腹痛、发热等全身性病症均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倘若疗护不当,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更有甚者,导致死亡[1]。因而,医护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为研究讨论将护理干预引入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的疗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择86例患者施行研究,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择86例患者施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护理组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2.3±2.2)岁;临床分型:轻型36例、重型7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0~21)h、平均时间(7.1±2.3)。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41.6±2.1)岁;临床分型:轻型35例、重型8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1~22)h、平均时间(7.3±2.7)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P>0.05。
1.2研究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施行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和护理,为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疗护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
1.2.1对照组 为所收治的对照组患者施行禁食、肠胃减压、胰液分泌抑制、感染治疗等常规疗护,同时注意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机体体征、临床病症等。
1.2.2护理组 为所收治的护理组患者提供以对照组患者疗护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涉及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四个方面。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受急性胰腺炎疾病本身特性影响,需及时对患者施行禁食、肠胃减压、抗感染等治疗,但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因不了解疾病、身体疼痛和不适感等原因无法理解医护行为,甚至导致反感心理和不配合行为,进而产生焦躁、烦闷、不安及不信任医护人员的不良心理。对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施行疾病知识普及、讲解配合治疗的必要性,在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或心理时,施行沟通、疏导,提升患者康复信心,进而积极配合疗护;(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适宜静养的疗护环境,按时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做到卫生、健康。注意通风、保持适宜温度和适度。告知患者保持充足睡眠;(3)饮食护理。在禁食、肠胃减压等治疗工程中,患者极易出现口干舌燥等现象,可用湿棉签来湿润嘴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期,可以通过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葡萄糖等药物促进电解质平衡,并为患者提供营养;在患者病情稳定期,可以提供各类流质食物,但注意禁止食用脂类食物;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可以提供富含蛋白质类的半流食。此外,严禁烟酒;(4)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发放急性胰腺炎宣传册、电视轮番播放疾病知识等方式进行疾病知识普及,让患者了解暴饮暴食、胆道系统疾病等均为此疾的发病诱因,向患者阐明疗护期间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康复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效避免暴饮暴食,严禁烟酒,注意身体养护。
1.3观察指标 将对照组、护理组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施行比较。其中护理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腔溃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三种。
1.4评价标准 以模式视觉法为依据对患者的疼痛程度施行评价,共计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无法忍受疼痛、(0~10)分代表疼痛程度;以問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施行评估,共计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5分代表十分满意、4分代表满意、3分代表一般、2分代表不满意、1分代表极不满意。疼痛程度、满意程度与评分成正比。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施行数据分析,使用(_x±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护理后,相比之下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更低、护理满意度又明显更高,且组间对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1。
2.2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60%,且组间对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2。
3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越发不规律,暴饮暴食现象严重,使得急性胰腺炎的病发率逐年增大,改变不健康的作息、饮食等生活习惯已经成为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促进康复的有效手段[2]。同时,人们对护理方式和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拥有专业、扎实而熟练的护理技能,进而有效缓解自身疼痛,还要求护理人员能施行及时、高效而温暖的人文关怀,进而有效减缓心理压力。急性胰腺炎指的是由胰液分泌的胰酶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胰腺的胰管或胰泡提前激活,进而导致的胰腺组织发生出血、水肿等化学性炎症[3]。可被划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即轻型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即重型两2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性腹痛,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禁食、肠胃减压等,极易因生理上的疼痛和不适产生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导致焦躁、烦闷,影响医患配合度和良好预后[4]。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积极且恰当的疗护及其重要,倘若疗护不当极易使患者产生生命危险。因而,在主治医生的正确治疗下,辅以及时、温暖、全方位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医患配合程度,减缓患者疼痛,取得良好疗效[5-6]。此次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将综合护理干预引入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显著疗效。
总而言之,将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在内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显著成效,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医患配合程度,进而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急性胰腺炎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玉清. 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探讨[J]. 系统医学, 2019, 4(11): 160-162.
[2] 兰翠, 鞠妍红.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3(9): 1440-1442.
[3] 孙网凤, 朱景芳, 张燕,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 26(7): 193-194.
[4] 刘艳.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16): 282-283.
[5] 陈莉, 陈佳云, 陈翠, 等.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8, 18(5): 333-336.
[6] 黄希. 针对性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11): 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