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痛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7-05-22杨润成
杨润成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在痛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痛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中药热敷推拿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血流图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血流图检测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痛症患者应用针灸治疗有利于减轻疼痛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针灸;热敷;痛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0-0124-04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patients with pain and its effect on prognosis
YANG Runche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Third Hospital of Qu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Quzhou 324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patients with pain and its effect on prognosis. Methods 150 patients with pai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treatment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VAS score in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the VSA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imb blood flow detection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limb blood flow detection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had been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can relieve the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ot compress; Pain; Pain score; Quality of Life
疼痛可以說是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人们在临床上尝试应用各种不同的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疼痛。随着我国人口老化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痛症临床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针灸治疗痛症的历史悠久,最大的优点是简便安全,同手术治疗比较而言,不会破坏患者的身体组织;同麻醉药物比较而言,不会导致患者身体功能紊乱。虽然针灸镇痛的效果不够彻底,却是生理止痛治疗方法。近年来疼痛医学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痛症的防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上针灸治疗的痛症范围不断扩大[2]。我院应用针灸治疗痛症患者,镇痛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痛症患者15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病程>1个月,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排除恶性肿瘤患者、结核患者、外伤患者、凝血障碍患者、骨折患者以及皮肤病患者。对照组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41~69岁,平均(56.2±2.4)岁,病程3~20个月,平均(8.1±1.5)个月。研究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42~68岁,平均(55.9±2.3)岁,病程4~18个月,平均(8.2±1.9)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中药热敷方式进行治疗,方剂主要药物成分如下:威灵仙30 g、延胡索30 g、海桐皮30 g、丹参20 g、防风20 g、独活20 g、桂枝20 g以及伸筋草15 g,水煎至500 mL,用毛巾热敷至患者的患处,2次/d[3]。研究组应用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疾病不同选取相应的穴位,针法使用平补平泻法,在针刺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得气。选穴的时候结合经络取穴以及局部取穴的方式。头痛患者根据头痛位置的不同选择印堂穴、攒竹穴、太阳穴、凤池穴、头维穴以及天柱穴等。肩周炎患者选择鱼际穴、阳陵泉穴、外关穴、养老穴、三里下穴以及听宫穴等。颈椎病引发疼痛患者在推拿同时选择落枕穴、手三里穴、后溪穴、绝骨穴、足三里穴、昆仑穴、内关穴、神门穴以及三阴交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选择肾俞穴、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穴、殷门穴、承山穴、悬钟穴以及阿是穴。关节炎根据患者关节的不同进行选穴[4]。在针灸结束之后使用艾条灸治患者的相应穴位,1次/d,每次持续时间20 min。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之后对比治疗结果。
1.3观察指标
(1)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两组各个时间点患者的疼痛情况,取值范围为1~10分,其中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4分,中度疼痛为5~7分,重度疼痛为8~10分[5]。(2)在治疗前后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血流图相关指标,使用上海医用电子厂RG-ZB进行检测,上肢电极置于患者的云门穴以及手五里穴,同时下肢穴位电极在患者的风市穴以及足三里穴,使用黄铜镀银电极,厚度1 mm[6]。(3)同时应用SF-36量表(简明健康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主要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指标,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7]。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均得到一定的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血流图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血流图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血流图检测指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上用来消除疼痛以及缓解疼痛的方法比较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体表刺激等,其中镇痛药物的应用最为广泛,同时镇痛效果也较为彻底,不过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多,如果使用不够合理还容易发生过量以及过敏等问题[8]。通过外科手术切断患者的外周神经,或者是定位损毁患者中枢神经痛通路特定位置,是一种非常激进的治疗措施,适应证比较少。针刺镇痛通过毫针刺入人体体表的穴位,然后施加机械刺激或者是电刺激,从而发挥治疗病痛的效果[9]。针灸疗法最原初的目的就是治疗各种痛症,经过多年的发展,针刺镇痛的相关理论以及临床实践已经非常完善,针刺镇痛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可以说我国的针灸医学在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已经在针灸镇痛领域创立独特的基础理论,并且实践经验丰富,为针灸治疗各科痛症提供了可靠的指导[10]。
疼痛是针刺最为主要的适应证,针刺能够治疗性质不同的各种疼痛,例如头痛、颈项痛、五官痛、胸肋痛、腰背痛、四肢关节痛以及前后阴痛等,能够治疗内科、外科、儿科以及妇科等不同系统的痛症,甚至可以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情况。针刺有着显著的镇痛效果,在針灸镇痛的过程当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方面是疏通经络止痛。针刺镇痛依赖于人体的经络系统,经络系统交错纵横分布在人体内外表里的网络系统。所以任何体表位置或者是任何体内脏腑发生病痛,都可以在经络分布线路上面找到功能匹配的穴位。通过针刺穴位可以借助于经络所具备的传输效果提高来发挥针刺镇痛的效果。也就是将“循经取穴”当作理论基础,例如合谷穴能够用来治疗牙痛以及面颊、口腔还有鼻唇等部位的疼痛,胃痛治疗过程当中可以取足三里穴等。针刺镇痛同针刺得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刺得气可以沿着经络线到达患者病所,从而明显改进镇痛的质量。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不荣则痛,如果患者出现气血阴阳的亏虚,往往会出现疼痛问题,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强调补虚[11]。另一方面是镇静安神。患者感觉疼痛的过程当中离不开神的参与。神同脏腑当中的肾以及心的关系最为紧密,特别是受心的主宰。心在脏腑中当中的地位最为关键,神在心影响下要是发生明显的变化,那么患者机体对于疼痛刺激的耐受力以及敏感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患者在失神以及神昏的情况下,就无法有效感知到疼痛,但是在畏惧疼痛这一思维的支配下,轻微刺激都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痛觉。所以在针刺镇痛的过程当中需要高度重视治神,既需要调动患者心的主宰作用从而发挥移神效果,也需要令气易行,从而调节脏腑经络的活动。也就是说凡刺之真需要先治神,是针灸治疗的重要原则,同样是针刺镇痛的原理[12]。
临床上针灸镇痛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以痛为俞并且以知为度。西医理论认为患者的机体发生疼痛问题,往往是因为渗出水肿、痉挛以及粘连增生等因素而诱发的。疼痛的作用机制在于各种急慢性的损伤以及理化因素导致患者的机体局部发生出血或者是毛细血管痉挛问题,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现象或者是无菌炎症物质的渗出。这样一来各种胶原纤维物质以及代谢产物就会持续堆积,患者的局部组织出现水肿、充血以及刺激等压迫局部神经,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病灶位置同附近组织痉缩结疤,加剧疼痛甚至出现功能障碍[13]。针灸止痛最为基本的原则是经络,因此有着宁失穴而不能失经络的说法,这表明经络在针灸镇痛效果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经络可以说是连接人体的网络系统,有着行气血、濡筋骨、营阴阳以及利关节的效果。在人体的体表或者是脏腑发生疾病的时候,经络容易瘀滞不通从而出现疼痛,这就需要在对应的穴位上针灸,从而发挥疏通经络以及活血行气的治疗效果,最终达到止痛目的。患者的机体出现正气亏虚、阴阳失衡或者是气血亏虚的问题时,容易使得机体脏器以及经络无法得到及时的濡养,患者因此出现疼痛。针灸局部以及经络腧穴就能够发挥调和阴阳以及益气补血的治疗效果,从而消除患者的疼痛。现代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有着抑制人体的痛觉传导,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机能,提高机体消炎以及代谢的效果。这些作用都能够有效迅速地发挥止痛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应用针灸镇痛,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应用热敷治疗的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镇痛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情况,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痛症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辨证取穴并且治病求本,分析手法是否能够“得气”,防止盲目针刺给镇痛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针灸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神”而发挥止痛效果,《素问》当中有“其发痛,其脏心”的观点。中医理论认为疼痛发生发展同人体的心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痛症治疗的过程当中,凡刺之法需要本于神。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患者应用针灸镇痛之后,痛阀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表明针灸有着理想的止痛治疗效果,这种止痛效果同调整患者的“心神”相关[14]。针灸治痛同通经络以及行气血有重要的联系。在经络感传领域的研究过程当中,研究人员发现循经感传对于针灸镇痛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阻滞感传的时候能够显著降低针刺镇痛治疗的效果,解除阻滞之后针刺镇痛效果又会恢复正常。研究显示穴位皮肤的电阻值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经脉畅通的程度[1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针灸治疗之后皮肤的电阻下降同时导电量上升,同针灸前比较而言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针灸治疗痛症可以通调经脉,发挥“通则不痛”的效果。通过对比患者针灸治疗前后血流图变化状况,外周阻力显著降低,流入时间显著减少,流通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意味着患者肢体血管弹性增加阻力下降,单位时间当中动脉血流的通容量上升,表明针灸可以改善局部的循环达到活血行气效果[16-20]。
综上所述,痛症患者应用针灸治疗有利于减轻疼痛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传其,陆强益,梁燕芳,等. 针灸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4,3(1):120-123.
[2] 吴帮启. 电针治疗痛症疗效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14, 34(5):530-532.
[3] 王红斌,彭小平,徐健,等. 除痹通络汤熏蒸联合针灸辨治颈肩腰腿痛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3):330-332.
[4] Dorsher PT. Can classical acupuncture points and trigger points be compared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disorders?BirchS analysis revisited[J].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2014,14(4):353-359.
[5] 梁飞凡,陈威烨,陈博,等. 针灸治疗下腰痛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国骨伤,2016,29(5):449-455.
[6] 姚旭,林咸明. 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5):463-466.
[7] 黄健琳,辜孔进. 辜孔进教授治疗痛症临床经验析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6):1896-1898.
[8] Hidalgo-Lozano A,Fernandez-de-las-Pehas C,Calder6n-Soto C,et al. Arroyo—Morales M.E1ite swimmers with and Without unilateral shoulder pain:Mechanical hyperalgesia and active/latent muscle·trigger points in neck-shoulder muscl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2015,23(1):66-73.
[9] 张立,李季,王璐,等. 孙远征教授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痛症的经验总结[J]. 中医药学报,2015,1(2):114-116.
[10] 王洪彬,崔建美,赵舒,等. 针灸关元、三阴交治疗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2(4):869-871.
[11] 高峰,杨喜兵,楼志勇. 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289-291.
[12] 闫斌. 承山穴按压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794-795.
[13] Ge HY. Prevalence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in fibromyalgia:the overlap of two common problems[J]. 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2015,14(5):339-345.
[14] 丁德光,黄伟. 调脊通督针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908-909.
[15] 陈海涛,韦辉贤,韦庆,等. 狗脊熏蒸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6,37(1):74-75.
[16] 孙奎,黄学勇,魏福良. 魏氏三辨取穴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 安徽医药,2015,1(8):1487-1490.
[17] 张如祥,杨丹.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2):91-93.
[18] 霍龍,郭锐,张雷. 理疗配合针灸推拿治疗特勤人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海军医学杂志,2015,36(5):405-407.
[19] 陈章妹,王辉. “通脱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J]. 中国针灸,2016,36(1):69-70.
[20] 苗润青,晋松. 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15,36(2):254-256.
(收稿日期: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