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宿制高中生师生关系、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思考

2020-09-10郑梅花陈晓兰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业情绪学业成绩师生关系

郑梅花 陈晓兰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究了寄宿制高中生师生关系、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学业情绪与师生关系和家庭氛围密切相关,不同家庭氛围下学生的学业情绪反应不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情绪;学业成绩与积极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负相关。因此,寄宿制学校、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持积极的学业情绪,从而提升学业成绩。

【关键词】师生关系  学业情绪  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57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对人、事物有一定的自己的判断,但同时又处于心智发展的不成熟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指导。在寄宿制学校里,教师是学生们接触到的最大的成人群体,可以在学生出现学业或生活困难时提供帮助,并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如何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寄宿制高中生师生关系、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尤为重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探究寄宿制高中生师生关系、学业情绪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积极的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学业情绪与师生关系和家庭氛围密切相关,不同家庭氛围下学生的学业情绪反应不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情绪;学业成绩与积极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负相关。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进行了如下思考,希望能为寄宿制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对学生沮丧、厌倦、无助、自卑等学业情绪的思考

经过调查,从学业情绪的具体维度来看,学生学业成绩与沮丧、厌倦、无助、内容难、自卑等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发现,学生的消极学习情绪直接影响他当下的学业成绩,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在倾向于消极低唤醒度等因子中得分较高;反之,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倾向于积极高唤醒度等因子中得分较高。

(一)沮丧、厌倦、无助、自卑等学业情绪广泛存在的原因

1.学生原因。(1)初高中学习生活差异。进入高中之前学生基本上都是非寄宿,父母事无巨细的为学生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一切生活需求来源于父母的关怀和帮助,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基本是空白。高中的寄宿生活不仅打破了他们原来的生活模式,而且难度、深度增加的繁重课业也加重了他们的负面情绪。(2)初高中学业课程差异。初中学业负担相对较小,高中学业课程的难度、深度、灵活度都有所增加,学生缺乏合适的自我定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尽人意的考试结果,从而导致他们消极低唤醒情绪。

2.父母原因。(1)父母过度放手不管。很多父母亲在之前的教育中扮演的是教师和父母的双重角色,因此在孩子进入高中后是“终于可以喘口气不用管了”。但是,新入高中的新生还没有完全学会自立,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也没有较好的自律性,也就影响了学业。调查表明,此类学生中男生比例大于女生。(2)父母过度管束。部分父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信奉“不打不成材”、“虎爸虎妈”等教育理念,认为对孩子越严加管教就越优秀,不能很好地理解青春期学生在心理上的困惑和不安,简单粗暴的认为高中生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这种教育理念,直接抹杀了学生对于高中生活的美好憧憬与期待,因此产生叛逆心理,从而无法适应高中教学任务,这也就导致他们的学业情绪越来越消极,甚至懈怠、厌倦。

3.教师原因。很多教师忽略了高中生的心理需求。对于教师而言,专业技能、学科素养是考核其能否胜任岗位的关键因素,也是直观评价教师差异的一个要素。我们在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学业情绪认识不够深刻,投入不够多,没能及时指导帮助出现学习懈怠的学生。因为缺少对青春期孩子心理状态的了解,教师会把学业成绩落后归咎于聪明才智欠缺、毅力不足、努力程度不够等因素,而忽略了学生学业情绪的消极化。

在调查中,部分同学缺少与教师沟通交流,忽略了教师群体对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帮助和影响,没能得到合理的建议和妥善的解决问题的指导,导致负面情绪扩大。

(二)沮丧、厌倦、无助、自卑等学业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

1.长时间的消极学业情绪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调查表明,长时间或规律性的消极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内疚、无助,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学习能力变差,学业任务完成度低等。

2.长时间的消极学业情绪会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低落、对学习无兴趣等负面情绪慢慢使得一些孩子不断的自我贬低,害怕别人嘲笑,容易处于从属或讨好的地位,也存在沟通障碍和学习困难等情况,因此他们的高中生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3.长时间的消极学业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学习本身是个愉快的过程,情绪积极的学生往往更能找到学习动力,而经常在学习上得不到乐趣,焦虑或者因为成绩不优秀而深感愧疚的同学会越来越胆怯、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变差,学习效率低下。

二、高兴、满足、放松、平静等学业情绪的思考

高兴、满足、放松、平静等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也说明,学生的内心愉悦与满足使得学生获得更积极的能量,对学习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有着这种学业情绪的学生,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兴趣浓厚,因此成绩也比较优秀。其中女生占比高于男生,担任班级职务的同学占比高于没有职务的同学。

(一)产生高兴、满足、放松、平静等学业情绪的原因分析

1.幸福的家庭生活。调查发现和睦安宁的原生家庭中,父母会向子女表达爱,接纳孩子优缺点、会在孩子们迷茫、无助时给予安慰和帮助。这有利于促成孩子积极乐观、开朗自信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能力。而紧张压抑的家庭會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定,在人际交往中自卑、退缩,最终出现学业情绪消极现象而影响学业成绩。调查表明,来自存在分争情况的家庭的学生和紧张压抑家庭的学生学业成绩一般来说集中在41名以后,而来自和睦安宁家庭的学生更多的集中在班级前20名。

2.学生在学校或班级担任职务。经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在寄宿制高中,学生是活动的组织者,担任一定职务的同学,抗挫能力较强,也更擅长解决情绪问题,并能及时调整心态投入工作或学习。

3.教师的关注指导作用。访谈发现,与教师交流沟通,能够将自己的困惑、矛盾倾诉,寻求理解、抚慰可以让他们持续对学习保持一定的积极性。他们相信积极的心态、有效的学习方法、坚韧不拔的毅力一定会提升学业成绩。

(二)培养高兴、满足、放松、平静等学业情绪的对策

1.父母对学生提供有效陪伴。在寄宿制高中,很多学生期待家校互动活动,也充分说明了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心理学家许添盛曾说:一切“问题”都根源于父母,父母的有效陪伴更是当今社会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父母必須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创设真诚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

2.重视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情绪是一个人掌握自己的情绪、情感以及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能力。父母应正确引导孩子与情绪和平共处,减少负面情绪,做好他们情绪的承载器,认真耐心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给予肯定、鼓励和帮助。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

教师是学生成长关键时期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责无旁贷。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惑和心理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对待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和困境。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做新时代“四有教师”,在学习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从根源明白教育的意义,作为寄宿制高中的教师,应该首先注重培养可以正确认知自己学业情绪的学生,帮助学生高学业情绪管理能力,使得他们的高中生活充实、快乐,在合作探究、同伴互助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影响的思考与对策

(一)关于教师扮演的角色在学生学业成绩中作用的思考

1.师长的角色。数据分析,教师的师长角色可以正面促进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的学业情绪积极,学习能力强,渴望从教师这里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学业成绩。教师应该调整工作重心、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提高人格魅力、获取同学们的尊敬与爱戴。

2.导师的角色。采访发现,寄宿制高中生缺乏父母亲的陪伴,教师是他们求学生涯中的指路人。他们渴望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情绪上得到指导和建议,同时在教师的有效帮助下,培养自律性和自控能力,从而益于以后的学习生活。因此,教师应该调整角色,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并因材施教,提供正确的指导意见。

3.朋友的角色。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想要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朋友。他们喜欢有着人格魅力的、知识渊博的教师,可为师,亦为友。因此,教师要尝试走进每一个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渴望与需求、真正做到用心教书育人,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信任、依赖老师,从而接受教师的教育、监督,增强学习的兴趣、增进学习热情、慢慢地提高学业成绩。

4.父母的角色。少数同学希望教师像父母,其中女同学比例较高,他们缺乏父爱或者母爱,或者他们的父母教育过于严厉苛刻,所以希望得到教师母亲或父亲般的温暖。这类学生学习会进取心强、刻苦努力、懂事乖巧。其中,教师的年龄在43岁以上,慈祥、有爱心、有耐心,女性教师所占比例居高。

(二)关于师生关系融洽程度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的思考

本次问卷调查中,约89%的同学认为师生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紧张的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

1.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学业成绩具有积极作用。调查表明,教师的强势的地位和学生的弱势位置,形成了实际上的不对等。在现代教育当中,学生需要的是彼此的坦诚相待、互相包容、彼此信任。师生关系决定着课堂气氛,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业情绪高,思维活跃,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成绩一定会有所提升。

2.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改善学业情绪有推动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允许有负面情绪的学生倾诉自己的学习烦恼。教师要学会接纳学生的误解、错位观点、合理化建议等,同时也给犯错学生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上,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和提问,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拉近师生距离,还能改善学生消极的学业情绪。

3.紧张的师生关系绪对于学业成绩和学业情绪都起到负面作用。经过访谈发现,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不如意的直接原因是与学科的任课教师或者班主任之间的关系紧张。他们表示,可能因为某件事情而不喜欢个别任课教师,慢慢发展到反感,甚至有个别调查对象说曾经有过争吵的现象。这样的僵持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不热情、没兴趣,学业情绪低落,成绩下滑严重。教师在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业情绪上有较大程度的正影响。因此,教师内外兼修,尊重、包容、鼓励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学业情绪积极,学习主动性增强,最终提高成绩。

四、结论

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学业成绩与家庭氛围密切相关,不同家庭氛围的学生的学业情绪反应不同;学业成绩在学业情绪中存在差异,学业成绩与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负相关。教师应该尊重、接纳、鼓励学生,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孩子能正确看待并分析问题,不受情绪左右,从而改善学习情绪,提高学业成绩。【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寄宿制高中生师生关系、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2019】-JKGHYB-0723】

参考文献

[1]李文桃,刘学兰,喻承甫,张彩霞,叶佩珏.学校氛围与初中生学业成就:学业情绪的中介和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02):198—205.

[2]姜召彩,徐兆军.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韧性、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02)

[3]王静.中学生师生关系、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白红敏.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1)

[5]迟雪.普通高中生本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现状及其管理研究[D].延边大学,2015.

[6]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04):934—937

[7]孙芳萍,陈传锋.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0,(01):204—206.

猜你喜欢

学业情绪学业成绩师生关系
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教师的启示
开展积极学业情绪人际因素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成绩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极其影响因素分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