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2020-09-10刘华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任务新课标高中语文

刘华

【摘    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所占课时最多,教学分量最大,承担的教学任务最重。那么,在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又有着怎样的教学任务呢?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否符合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有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呢?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任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81

阅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阅读是指一种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获得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而语文中的阅读是与听话、说话、写作一起构成言语交际的整体,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正因为阅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中外名篇佳作,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以适应教育的发展进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规定不仅是局限于学生的学习,就教师而言,也应付出相应的努力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文化审美情趣。然而,阅读教学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的,对于学生的要求也随之不同。那么,在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有怎样的新任务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阅读教学的新任务,分析阅读教学给予学生怎样的知识提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认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教学有着强烈的欲望,急切地追求教师的引导步伐,阅读更多的中外名篇名著。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学不是只教,学生不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他乐学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謂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在学生阅读兴趣上给予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然而,阅读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新课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上,根据学生阅读兴趣形成的规律和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一,要明确阅读目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出发,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第二,要追求成功的阅读。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后,还要注意学生学习后有什么收获,能从阅读教学过程中获得哪些知识,有什么独到的体会,能否阐明其中的道理和规律,并融会贯通。第三,采用有趣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准备阅读教案时,要重视阅读的内容,从而以不同的方法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能从中感到阅读对象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在学习后能以不同的方式把知识具体化、深度化,成为自己头脑中的运用材料。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先从学生的兴趣下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所以,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教案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主,把学生带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定型化的行为,是在长期反复的活动中养成的一种行为力量。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习惯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有自身独到的认识和发展。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大多很讨厌习惯性的学习,只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对于语文知识的了解很少,如字词音、文言文、阅读理解等各个方面。那么,作为教师要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怎样引导学生用心去学习知识并内化知识呢?其实,对于语文学习而言,需要学生大量积累知识点,并能自由运用。首先,在积累知识点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在上课时要能为学生扩展知识,能旁征博引,为学生介绍更多的课外知识。其次,学生自身要多去阅读,从不同的知识方面激发学习兴趣,不能以懒散的方式学习课程内容。教学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以学生为本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内容的学习。例如,在教《老人与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由阅读过程中,以“找出课文中的一句名言、两条硬汉、三次出海、五次搏斗”等问题进行阅读,并在学习过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动笔、使用工具书等,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为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不够,还需要较好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对阅读课文产生独到的见解。在学校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的能力。那么,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教师要如何从小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在新课标下,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包括了学生对阅读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和记忆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自身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思维能力来感受、理解并鉴赏课文,从阅读课文中扩展知识、丰富知识。但是,会感受、理解、鉴赏课文并不能完全达到阅读学习的要求,学生要能从阅读中积累知识点并自由运用,作为自己的新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也需要从不同方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有自己的新思想,从感受课文、理解课文、评价鉴赏课文等方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同学、课文的作者和主人公交流,把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学会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作为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标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要从不同的方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己的感受、理解和评价鉴赏能力,并对语文知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设计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创新、去理解、去记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要引导学生融入阅读课文的学习中,能从内心去感受、去理解内容,从而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紧跟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尽职尽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任务新课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