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0-09-10蒋世梅
蒋世梅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倾听的意义,构建良好的课堂秩序,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同时教会学生倾听的技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倾听习惯 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71
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倾聽习惯的培养是关键,教师只有真正重视了学生的倾听习惯,才能从其中找到每一位学生的优缺点,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倾听,教会他们倾听的技巧,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迅速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造“乐听”的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始终保持倾听无疑是十分困难的。由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只能保持在15分钟~20分钟左右。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情况想方设法地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营造良好的课堂倾听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倾听、乐于倾听,让学生在适宜的氛围下带着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
二、加强听写训练
听写训练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生字和新词进行听写,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也应该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做笔记。课堂笔记不仅要提取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内容,而且要认真听讲,及时记录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掌握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笔记中,学生应该把重要的要素写下来,而不是记录教师说的每一个字。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作业开展听力教育,使学生认真听取教师家庭作业的要求,并要求学生记录教师分配的作业,这需要学生冷静下来,仔细听讲,并记录他们的作业,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很可能会在无意识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听与说相结合,多角度训练
听与说相结合,多角度训练,让他们清楚倾听,推动语言能力的深入性提高。听与说是相互辅助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每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讲台上讲述一个故事,其他的学生倾听,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思想。这个讲故事活动看起来是把讲故事当成主要的,但是事实上是倾听在其后作支撑。可以安排主讲小学生在活动前一日稍微作下准备,内容可短可长,只要说明白事情就可以,而讲故事的内容可以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比如参观展览、外出游览赏玩等,这些内容极易引发学生共鸣。内容有趣、表达清楚,这样就与他们倾听的理解要求相符合了,他们乐于听,自然就会聚精会神地细心倾听。
通过多角度课内外的潜意识细心倾听练习,可以使他们的倾听能力得以提升。学会边细心聆听边思考问题,细心倾听完之后能清楚的用语言进行表达,发展其听力水平。其中,教师要尤其重视听力与表达二者的结合,能够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产生积极影响。
四、创建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丰富“倾听习惯”训练内容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单一的授课和听讲,而唯一的师生互动形式是提问,课堂状况经常因缺乏活跃气氛而变得枯燥乏味、单调无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倾听习惯”的训练,增加课堂互动形式,对于学生专注力的强化、学习兴趣的提高都有较好的帮助作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有很多:一是将学生分为数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重点或某一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自主完成观点总结;二是增设听故事、讲故事环节,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定期开展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及竞争意识的同时强化记忆。
如《惠崇春江晚景》又称《惠崇春江晓景》,教师在对此诗大意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作者创作此诗的环境背景、心境及所要抒发的情感,鼓励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之下能够培养自身的倾听习惯,综合素质也将得以提升。
五、引导学生学习倾听的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倾听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维护课堂秩序,还能让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问题,让大脑同时运作,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取更多知识。通常情况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引导学生学习倾听技巧,但倾听与完全不作声是不同的,明白倾听含义的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他人的优点,或者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并找到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应该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会去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最终获得想要的结果。
六、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倾听训练,可以找一名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进行朗读。其他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可以了解课文中的一些相关信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同时,通过倾听,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内容进行有效提取,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在实际训练中还可以找一些符合小学阶段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朗读,比如有趣的小故事。学生对此感兴趣,在倾听时会非常认真,对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非常有效。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培养倾听习惯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尽快学会倾听来满足学习需求。在平时要让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只有认真去倾听,才能掌握课程的要点,并将自己没有学会的知识进行归纳,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任务来上课。所以,学生要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就要认真倾听。例如,《父亲的菜园》这篇课文,教师在朗读课文过程中让学生倾听,联系上下文,找出关键的词句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提问:父亲的菜园是怎样的菜园?当有学生回答问题时,选择另一名学生来判断他的答案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对课文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扎实,并懂得只有勤奋,善于动脑思考,执着追求,才会取得成功。
七、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在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并结合现有资源及教学实际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培养,以期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帅,王淑娟.培养倾听能力,营造魅力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倾听习惯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7(11):166.
[2]张洁.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