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

2020-09-10何玲

南北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自主学习新课改

何玲

【摘    要】自主学习是当前新课改大环境下,素质教育体制所提出的一种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尤其是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中我就针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展开具体的探究,并就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阐述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79

作为教师,在长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因为从教学的最终目的来看,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构建才是主体,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和教材充当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而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面对各种课本考试规则的限制,我们确实一度沉浸于提高学生分数,单一培养学生做题能力的教学误区中,但是根本上我们培养学生成才的核心思想是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仅仅是在方式和方法上因为环境的制约和认知的滞后性而造成了偏差。所以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最先纠正的就是教育核心目的认知,即教育归根结底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终端是学生,而学生是具有个性的能动性个体,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容纳工具,更不是考试的额奴隶,所以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核心,强调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从兴趣和能力、素养等方面制定教学标准,构建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素养的发展,针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并一步步随着年级的增长实现能力的进阶。而本文中我所针对性探究的就是素质教育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也可以叫做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性。

數学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之所以选择数学作为探究自主学习方法的案例学科,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知识本身的难度性和复杂性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更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依赖教师,不想学、不想主动思考,进而陷入刻板学习、被动学习状态,更不用提构建起针对问题举一反三运用所学公式、定理的能力了;而另一方面,自主学习最根本的就是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甚至是主动探索,这也完美切合了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本文中我就针对初中数学的日常教学需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呈现的各种各样的不足,谈谈我们应当如何运用自主学习方法,构建趣味性、高效性课堂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过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预先引导

自主学习最关键的在于“自主”,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要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尤其是针对数学这样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课前开始就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首先,对于数学来说,本身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而导学案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连接,将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内容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将进行串联,从而打造出一条进阶桥梁。所以在制定导学案过程中我们要把控好知识难度,尤其是知识回顾和新知识预习方面,从基础的内容入手,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感受到“没难度”,降低学生的畏惧心理,从而在预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在课前导学过程中,我们要直接明了地提出教学要求。针对新课程,学生往往没有自主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即使自主预习也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在导学中,我们要进一步给出具体的预习目标,比如需要掌握的重难点、预习的内容范围等等,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对于学习内容的把握性,进而激发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结合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成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通过小组合作,营造集体共同努力的大环境氛围,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启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综合性考量学生的特点,做好对应的分组。因为对初中生来说,对抽象知识的学习依旧存在困难,并且“知难而退”是大部分学生的特性,所以我们在分组过程中要实现小组内部成员的互补,从性格、能力、学习积极性等各个方面考虑,将不同特性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四到八个人的小组有利于实现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进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能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尝试离开教师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其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尤其是在新知识例题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提出疑问,我们再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和分析,将例题中所利用到的公式、定理用法,尤其是变形、逆推理的部分明确点出,然后告诉学生不同的问题思考的角度和对应的公式定理变形拓展等等,从而让学生始终带着求知听课,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思考能力。

三、利用问题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学习来说,单纯掌握基础的课本题目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的“复杂脑回路”。所以问题探究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良好方式。首先,在例题讲解之后的问题探究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听课反馈进一步加大问题的复杂度,并且给学生自主探究的自由,这里的自主探究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小组合作或者单独探究的方式,然后可以先给出问题的答案,让答对的学生去分析自己的解题思路,每个人的思路中有不相同的部分都可以分享,从而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展示不同的解题角度,进而实现思维的交互,教师起到最后的总结和点拨作用,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要结合学生能力分层次布置不同的难度的课后探究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根据自身的弱点和不足进行课下探究巩固,也实现课堂内外联动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结合例题给出共性的解题角度和思路,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欢.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

[2]杨雪峰.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自主学习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