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20-09-10刘大锐

南北桥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刘大锐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当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这就需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对此,以下主要对新时期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分析论述,望对广大同仁的教学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057

创新教学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更加科学、高质的学习环境。就以往的教学来说,课堂教学处于一种紧张的氛围,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课程的难度增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困难,导致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因此,这就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不断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一、高中生的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现状

高中是学生步入大学前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在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吸收知识最为密集,并且课程最广泛阶段。就课程的受欢迎度来说,多数学生最厌烦的科目就是数学,其主要原因是因公式繁杂、内容枯燥,具有难度,甚至部分学生因学习困难会放弃数学学科。根据目前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来看,依然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公式、套公式以及机械化解题的状态中。使得多数学生的思维形成固有的学习方式,导致思维受限,无法灵活的运用。

在一些数学习题的灵活运用以及混淆概念当中,有很多习题内容是一样的,但由于题型的不同以及老师的硬性灌输,导致学生出现混乱,无法理清解题的思路。因此,这就需要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点,使其牢固掌握知识内容,再通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手段和解题方式让学生熟悉掌握、正确区分,才能改善这一问题,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策略

(一)师生互换角色

老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学生通往学习之路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地位是相同的,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很大的,也就是说老师是教育者、引导者,而学生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就无法获取知识,而没有学生,老师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教学作用。但在传统的教学中,两者之间的配合性不高,老师缺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进行灌输教学,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缺少配合,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以来,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通过互换式体验教学,即老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使学生站到老师的职位和角色中,用自己的方式讲解数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而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讲解,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思维,从而进行纠正,同时两者通过不同角度可以理解对方的学习难度和教学难度,提高配合度。除此之外,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将课程知识内容逐个分配给各个小组,其中讲解方式、习题、思路都由小组成员决定,老师只负责听取和评论。

(二)情景式教学模式

情景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所讲授知识的实际场景中,有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知识内容。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习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而老师可以根据公式的系列,展开教学习题的整合,从而进行情景式教学。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根据所讲述知识的内容,提前准备道具进行情景训练,对于一些较为简单易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利用黑板和普通教具完成,而对于一些复杂较难得学习内容,老师可以设置有趣得教学情景,再借助道具完成数学教学。例如,在几何学习中,老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积木、七巧板或者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等物体,通过几何学习规律进行搭建,让学生更加直观得看到几何图形是怎样出现的,对学生的理解、解题和抽象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游戏分组学习

高中数学学课中,数学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尤其是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也不能再像小学教学一样,只用简单的游戏教学方式就能完成知识讲解。但游戏化的方式可以降低学习的学习压力和困难。因此,老师就需要深化改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例如,老师可以设置教学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配合学习,进入知识的审图学习。例如,当学习三角函数课程时,老师可以根据三角函数中的cos、sin、tan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同时老师设立游戏规则,也就是教师在小组中设置抢答问题的环节,以此来进行公式的变形及变化教学。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公式的了解程度进行小组之间的加分减分,使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从而使其更有效的进行数学公式的学习和记忆。

除上述外的三种数学教学创新方法,自然法教学也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具体来说,自然法教学的方式是不固定的,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自行创新教育。例如,带领学生离开教室,走进生活和自然,和学生共同发现教学学习。除此之外,老师还要不断地学习进行创新尝试,使学生在老师的创新想象力下去学习数学知识,爱上数学学习。同时,老师还可以和学生一同进行数学教学的研究,促进数学教学的完善。

三、结论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体,是进步的灵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带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创新。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实践应用,才能了解创新的可行性,最后确定是否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树旺.高中数学教育高中生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141.

[2]杨斌妮.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54.

[3]马春来.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09-111.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创新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