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

2020-09-10樊东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樊东

【摘    要】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课堂导入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认为成功的课堂导入就预示着成功的课堂教学。一般而言,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可以起到“激趣”“引思”“提点”“埋下伏笔”等作用,能让學生更为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7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导入,故课堂导入务必要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实践可以知道,如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采用“单刀直入”的方法进行展开,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直接将知识呈现给学生,不去考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思维引导、学习动力增强等问题,那么教学质量将会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学生开始出现学习效率低、成绩不理想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试着去更好地了解课堂导入常用的一些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概述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课堂导入环节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的前五分钟之内完成。但是,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的,其通过“兴趣激发”“思维引导”“教学内容提点”“埋下后续教学伏笔”这几个步骤,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好地弄清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把握住所要学习的内容,更好地去利用已知来探究未知。可以这样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想更为轻松地取得成功,教师就务必要实施一场成功的课堂导入。

二、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所实施的课堂导入,是整堂课能够轻松获得成功的关键性保障,而具体的实施是需要讲求一定方法的。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进行展开。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正式开始时,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对上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简略的回顾,然后再用回顾的知识来引出本次课堂教学所要教授的知识。这样一种课堂引导方式的安排,是符合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知识层层递进规律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深化,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及掌握。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其本质就是对小学阶段三角形初步认知的深化,这里就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再提一次,让学生在回忆起旧知识之后再切入相关联的新知识,令学生的思维能够变得连续,从而学生的思维效率才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由于初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生活经验尚不丰富的初中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时候,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半天,把本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都提了好几次,学生还是表现得无动于衷,使得不少教师觉得学生听讲不够认真、不够投入。其实,真正的原因并非学生不认真、不够投入,而是学生没有必要的思维来支撑,无法找到对知识进行切入的点,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跟不上教师实施教学引导的节奏。对于这个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地考虑采用相应的手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激发,让学生能由“抽象”转变为“具象”,通过数学思维模型的构建更好地与知识点形成关联,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迅速理解。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认为这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概念,并不需要花太多的功夫就能够让学生理解,然后对于理论、概念、定理方面的知识一带而过,使得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务必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可以用一支激光笔实现与教学的关联,用激光笔向窗外往无垠的天空照射,再用一张纸将光线挡住,告诉学生第一种照射得到的是射线,第二种属于线段,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用一支激光笔得到一条直线?就这样,通过生活情境与经验的调动完成了教学内容的关联导入,让学生能够极为自然地将生活经验或体验带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中,从而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虽然学生初中阶段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起小学阶段要强,但是还处于具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的阶段。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需注意,要尽量采用一些手段或方法让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极具体验性的学习引导,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增强,令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有效启发。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概率”的时候,可以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体验一次基于“摸球试验”而创设的抽奖活动,让学生去想一下这个抽奖过程中“先抽奖”与“后抽奖”是否公平?有的学生认为随着抽奖箱中彩球的不断减少,如果前面一直没人中大奖的话,那么后续抽奖中奖的概率就会变高;有的学生认为,如果选择了后抽奖,那么大奖有可能在前面就被人抽走了;还有的学生认为,等到抽奖进行到一半又没有人中大奖的时候,那么参加抽奖比较容易抽中。教师这个时候不要急着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分组进行一下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个抽奖是否公平,等到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操作性课堂导入中得到充分调动之后,再来引导学生对研究这一问题的数学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课堂教学便会轻松地取得理想的效果。

当然,初中数学课堂导入也可以只是一两个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就向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让学生回答一到两个与本堂课相关联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唤醒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状态的进入。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方”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抛出问题“一张A4纸对折多少次可以到达月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顺利地引出“有理数乘方”这部分知识,并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去进行学习。

以上就是对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常用方法的一些探讨,这并非全部的课堂导入方法,课堂导入的实施还有更多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实物展示法、生活驱动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运用。总之,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顺利进行,既可以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又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以不断提高,最终成功的课堂导入将会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现出更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何百通,崔益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28):64-65.

[2]苏强.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理论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37-40.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