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现和培养高中信息技术特长生

2020-09-10王怡

南北桥 2020年5期
关键词:特长生高中信息技术

王怡

【摘    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在战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全面落实信息技术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和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特长生是指在某些方面(如音乐、体育、绘画等)有优于普通人的技能的学生。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发现和培养高中信息技术特长生进行研究,希望此研究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发现和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  特长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49

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5G、无人驾驶、3D打印等新型科技的兴起,标志着全球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引起了各行各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突出。生活中就连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制图软件设计,使得我国每年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而高中阶段作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所以通过对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高中阶段又是学生行为素养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素养的养成。

一、如何发现特长生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最有可能发现的特长生应该是具有中学信息技术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因为这与我们的专业敏感性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更容易发现某个学生是在异想天开还是确有认真的思考和研究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可以让一个学生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花上足够多的时间,这正是学生能成为特长生的必要条件。其次,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看他们的思维是否活跃。因为如果某个学生虽然喜欢,但不具有在这方面良好发展的可能,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转向他真正比较擅长的方面。再次,教师要看学生能否对一些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如果学生的确具有这样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那么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苗子。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否支持他们的继续成长。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排除影响学生专长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家庭因素、教育环境因素等。

二、优化措施分析

(一)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相关人才具有充足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的能力。因此为了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完成理论教学后,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课堂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促进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为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表格数据处理》这一课知识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利用Excel对本班某一次的考试成绩进行汇总,并将得出的成果进行交流、汇报。但是相比于教室,机房内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多多观察学生的状态,防止学生开小差而忽视了老师对课程的讲解,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开展期间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有利于为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通过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家庭的教育环境都不一样,因此不同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方面都有较大不同,但是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有利于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更好的接受新知识,避免了由于听不懂课堂内容而产生的烦恼。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体现了新时期因材施教,同时也贯彻了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接受知识,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任务后,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由于学习内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从而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收集、整合、分析、运用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方法,更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三)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的渠道

首先,课堂教学涉及学生起点这个常见的问题,有这方面特长并且已经被发现的学生起点比较高,这时教师就可以给他们更复杂的任务和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会使学生潜意识里得到一种被赏识的满足感,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努力钻研,他的进步也肯定会更加明显。其次,教师可为他们划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里,教师可适当给他们补充一些学生喜欢,并且渴望习得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比如Flash动画制作和Dreamweaver网页制作的一些技巧等。最后,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竞赛的机会,比如鼓励学生学习PASCAL、C++等编程软件,参加地区、省、国家的各种信息技术竞赛,用竞赛的方式不断检测和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以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教师在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期间对于课本内容缺乏准确的定位,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教师不仅需要将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其中,同时还需要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同时促进自身网络技术综合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和学习中会产生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松,孟庆玲.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五所高中为例[J].亚太教育,2015(19):93-94.

[2]牛軍平.立足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刍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10):88.

[3]宋震.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7,15(12):96.

猜你喜欢

特长生高中信息技术
谁是体育特长生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基于工作室企业机制项目实践型IT特长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