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0-09-10李笑影
【摘要】 “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督促着我们本身音乐专业的学习,本文就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了一定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 问题意识;音乐学习;演唱;音乐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66-02
一、“问题”的内涵
“问题”一词出现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8年版)的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中,文中提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问题,那么,而后的全部研究都会变得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毫无价值。
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识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十分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有效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研究中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在音乐领域中,对于所有理论学科的音乐研究,我们统称为音乐学,这其中不仅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史学等研究音乐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学科,还有研究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的和声学、曲式学等作曲技术理论,也包括表演理论、指挥法等表演方面的研究。
如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有“问题意识”一样,在我们音乐领域的研究中同样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存在。这种“问题意识”不仅能够影响我们的舞台表现力,而且会对我们今后的音乐科研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分别从演唱表演和音乐史学这两个研究方面来对“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進行阐述。
(一)演唱表演中的“问题意识”
演唱表演是舞台实践的一种形式,它从属于科学文化实践,那么作为演唱者来说,想要最后在舞台上呈现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在台下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问题意识”,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
首先,从自身方面来说,倘若演唱者要演唱一首外文歌曲,那么就应该先把语言的问题把握好。而把握好语言的问题不仅仅是要把外文歌词念好,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念好外文歌词的情况下,如何把歌词结合歌曲背景和大的语言环境去更好地表达出来。因为要演唱的这首歌的语言并不是演唱者的母语,而演唱者对于这种语言的了解也不像对母语那么熟悉,对于外文语言抑扬顿挫的把控会存在一些不恰当的理解,这就需要演唱者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把自己出现和发现的问题以及不明白的点记下来,再去请教导师。例如意大利歌曲《我去向何方》时歌词中“che”这个音节的读音就不同于之前学的英语,若出现在英语中,那它的读音是/’si:eɪtʃ’i:/,但很多意大利语的录音中,其发音都不太一样;另一个就是歌词中类似“pas-si”这样带双辅音的音节,应该怎样去表达辅音等等,在请教导师后,其给出的答案是,在意大利语中“che”这个音节读作/kaɪ/,“ch”在意大利语中发/k/的音;若歌词中出现双辅音的词,不需要将它们读两遍,只读一遍即可,但在读词时时值要够,这种读法类似爆破音读法。
但若要演唱一首中文作品,那么首先语言的发音问题是对于笔者来说相对容易的,但是如何让每个字能够字正腔圆的发出来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一类问题,导师们给的答案是在念歌词时要先了解汉语拼音中的元音(a、e、i、o、u)和辅音,那么在演唱中遇到辅音时气息要快走,尽快将自己的声音归到元音上,这样听众听到的声音才是连续不断的、位置统一的声音,这个方法虽是从中文歌曲中提炼出来,但也同样适用于外文歌曲的演唱。
其次,从伴奏方面来说,要呈现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单靠演唱者自己是远远达不到的,一首声乐作品的呈现除了演唱者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讲究演唱者和伴奏之间的紧密合作,那么在与伴奏合作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一些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先想清楚自己(演唱者)和伴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或者说这两者分别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大多数人会觉得演唱者是主要的,他只要唱自己的就好,伴奏不重要。但其实,演唱者和伴奏是同样重要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主次的关系。倘若演唱者只顾自己的演唱,而不顾身后的伴奏的话,那这样的演唱可能会像“车祸现场”一样糟糕,即使演唱者和伴奏者的水平都很高,但两人不懂合作,那也很难表现出来。所以这就要求演唱者和伴奏者都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要想呈现好的作品必须要讲究两个人的配合,而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
演唱者在演唱时不仅要听自己的声音,更要听到伴奏的进行并与之配合,而伴奏者虽说是辅助演唱者进行表演,但是其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伴奏可以通过音乐的变化带动、推动演唱者的情绪,使演唱者更好的表达音乐,而在音乐的间奏部分,伴奏又能代替演唱者突出出来,是整个音乐连贯、完整。
第三,从情绪、情感方面来说,在完成上述两个方面后,这个作品应该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了,但要想赋予这个作品灵魂和生命力,那就必须从情绪情感方面下手,所以怎样把握好情绪情感、并能准确的应用到整个作品中是我们这个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某人演唱的是一个歌剧选段(咏叹调或宣叙调),那么首先他要了解这个歌剧的作者及他的创作风格,从创作源头把握歌剧的整体走向;再者,要对这个歌剧的故事情节做一定了解,这当中包括了解演唱的这个选段是由剧中哪个人物在什么情节下所演唱以及这个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等,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可以根据自己对这首作品的理解,添加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和方法,这都是演唱好一首作品的必要准备,只有认真完成这几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呈现所要演唱的这部作品。
(二)音樂史学中的“问题意识”
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与演唱表演相同,在音乐史学的学习中也要注重“问题意识”,但这两者之间又存在一些差异,演唱表演注重舞台实践,而音乐史学的学习更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对于各个作曲家的作品分析。
例如在本科期间,若要学习一个作曲家,那么在音乐史学的学习中通常是先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入手,了解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再到某个国家的发展背景,看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否对于这个作曲家的创作理念起到一定影响;最后再到这个作曲家自身,这包括他的家庭、所处的生活环境等。本科期间的学习比较浅显易懂,涉及的内容也不会很多,但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不单是史学方面的内容了。
一般来说,现阶段我们了解一个作曲家是先从他的作品开始的。我们拿到某个作曲家的一部作品,第一步就是先从音乐史学的方面了解这个作曲家,他生活在什么时代(是战争还是和平时代?),国家背景(内忧?外患?政治经济发展如何?决定了当时作曲家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父母是否支持?感情生活),这些外围因素都会对这个作曲家的创作风格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二步,就是从技术理论层面分析作品,比如要先分析出这整个作品的曲式结构,从而了解这个作品的构成;其次要在曲式结尾处以及乐曲转调部分进行必要的和声分析,然而每个时期的和声走向也不同,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到巴洛克时期复调的最高峰并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完全成熟,再到我们最熟悉的古典时期的规范和声,逐渐发展到19、20世纪的序列音乐和无调性音乐等等,每个时期的发展、作曲家接触的朋友们都会影响这些作曲家的技术创作,甚至是对他们已经成熟的创作理念形成冲击,这都要求我们在写作分析时有强大的敏锐力去发现这些问题;第三步就是要将自己分析的内容整理成套,写下来,但在整理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技术理论不符合语言逻辑的问题,这时候还需要我们将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术语转化为较为通俗并符合逻辑的文学语言,方便大家阅读。
三、音乐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解决
综上所述,培养“问题意识”在音乐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但要想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将基础打好,比如在演唱表演方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必须先把语言这关过去并了解歌曲演唱的内容,否则一个演唱者在演唱时连歌词都唱不顺,也不知道歌曲表达的意境,如何去自如的进行表演?更不必说是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了。再比如分析一个音乐作品,如果学不好和声分析与曲式分析,那么就是连这个作品的框架都搞不清楚,试想,倘若我们要去了解一个事物,但到头来却连它的外在没弄明白,又怎么去剖析它的内在呢?所以要想培养“问题意识”,一定要将各方面的基础先打扎实。
“问题意识”是为理论研究所服务的,而立足于实践需要研究理论,因此“问题意识”终是为实践做铺垫的。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认识规律和形成理论的过程。由此可得,“问题意识”是这一切理论创新的源泉,培养好“问题意识”不仅能对我们当前研究的专业有益,更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秀芹,毛维国.社会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西部学刊,2018,08:53-56.
[2]孙波.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11,34.
[3]刘静.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培养[J].山西青年报,2017.
作者简介:
李笑影,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