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如何迎接新挑战
2020-09-06李明辉
摘 要:文章从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编辑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围绕信息整合者、资源选择者、创新策划者三个方面,阐述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编辑角色的定位变化,结合图书形式创新拓展、搭建信息化编辑工作体系、提升自身业务素养、注重网络用户价值作用,提出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如何迎接新挑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平台;短视频;传统图书出版;网络用户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7-052-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7.012
本文著录格式:李明辉.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如何迎接新挑战[J].中国传媒科技,2020(7):52-5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运用,人们工作生活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越来越海量化、数字化,大数据时代便由此形成。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购买书籍、阅读书籍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尝试对“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如何迎接新挑战”这一问题作出探究解答。
1 .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图书出版编辑身处市场改革、受众转型的过渡时期,正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问题。首先,传统时期图书出版行业的图书出版模式、营销宣传途径相对单一,图书出版编辑的工作流程也相对固定化。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图书产品在传播媒介、受众规模、市场环境等方面均呈现出了多样化、扩大化的发展趋势。此时,若图书出版编辑仍固守传统的工作模式,将难以应付实际的市场运行需求,进而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与工作难度;其次,大数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人的文化接收观念,人们在海量信息的“轰炸”之下,形成了求变求新、崇尚个性的兴趣取向。此时,若图书出版编辑缺乏对图书内容的把控与创新,将很难对读者形成长效吸引力,进而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经营效益与市场口碑;最后,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概念逐渐泛化,其不再局限于实体化的纸张,而是注重多媒体、多终端的融合发展。此时,若图书出版编辑的专业素养难以支撑其实现图书形式转变,也会对其工作质量构成制约。[1]
2 .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角色的定位变化
在图书出版行业中,图书出版编辑一直扮演着“多面手”的工作角色。一个合格的图书出版编辑,至少要掌握图书策划、内容整合以及图书运营三个维度的专业理念与工作技能。同时,在单一维度当中,通常又包含有多种细分要素。例如,在开展图书策划相关工作时,图书出版编辑必须从市场受众、作者选择、选题方案、策划执行等多个角度作出考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图书产品质量的回报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下,面对来自市场、受众、平台等多方面的冲击影响,图书出版编辑还需实现自身角色定位的进一步转变和突破,才能更好地发挥、发展自身“多面手”职能,实现新挑战的接收与化解。具体来讲:
2.1 向信息整合者的角色定位转变
在传统时期,采集、整合并分析图书相关信息本就是图书出版编辑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大数据时代下,这种职能与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一方面,互联网将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极大程度地拓宽了图书出版编辑的信息采集领域,使得图书出版编辑能在短时间内采集到更多的文化和数据信息,为其策划、运营、宣发等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另一方面,互联网具有极强的互动性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此时,图书出版编辑采集、分析各类信息的过程不再是单向化、滞后化的,而是双向化、动态化的。这样一来,图书出版编辑可更加及时、便捷地与作者、读者或其他网民群体形成有效交流,从而更客观、更全面地分析市场需求、确立工作方向。在此背景下,图书出版编辑必须充分意识到新媒体、互联网带给自身工作的福利,并主动、积极地接触新媒体平台、深入互联网环境,从而逐渐转型为新时代的信息整合者。[2]
例如,在选题策划阶段,图书出版编辑可善用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公众平台或网络社区,积极围绕选题内容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或搜索分析有价值问题的留言回复,从而逐渐掌握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兴趣取向、群体特点,继而制定出符合图书市场现实状态与发展趋势的选题方案。再如,在挖掘、选择图书作者时,图书出版编辑不仅要罗列分析目标作者的个人简介、获奖记录、出版著作、销售情况等传统信息,还要着眼于新媒体环境,对作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各项重要信息(如作者在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平台、小红书账号、抖音账号等热门新媒体平台的粉丝量级、作品阅读量、粉丝转化率等)进行调查采集与整合考量,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该作者在其领域中的专业程度、影响能力,既有资源等条件,判断与该作者约稿合作的可行性与价值性。
2.2 向资源选择者的角色定位转变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与开放性,其在为图书出版编辑提供海量化信息资源的同时,也携带有大量的虚假、偏误成分。对此,图书出版编辑在实现信息整合者角色转型的同时,也要做好网络资源的选择者、把关者、过滤者,以免被负面、消极的信息内容所误导,产生偏误性的工作行为与认知理念。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向资源选择者角色的转型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风险因素的筛除选择。近年来,网络中的“抄袭门”现象时有发生,为图书出版编辑在作者、题材等方面的选择工作敲响了警钟。因为一旦图书在出版后陷入抄袭、剽窃等纠纷事件,不仅相关作者会被扣上“抄袭者”的帽子,图书产品的市场销量、出版企业的社会形象都会受到严重损害。此外,从近年来新媒体环境的舆论状态来看,若图书作者存在政治立场、生活作风、网络言论等方面的不正当行为,其作品的受众规模、社会口碑、盈利能力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大数据时代下的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必须重视并利用好网络技术,通过关键字检索、社交账号调查、网络社区探索等方式,全面了解目标作者的社会形象与领域口碑、分析题材在网络环境中的受众敏感度,从而逐渐去伪存真,实现风险因素的合理规避。
第二,积极信息的优质选择。在保证“不选坏的”的同时,还应积极做到“选更好的”,尽可能地活用大数据技术、新媒体平台,筛选出对出版有驱动力、对受众有吸引力的资源内容。例如,据相关网络大数据统计显示,在2017年的国内图书市场中,少儿图书、社科图书、文学图书、教辅图书的份额占有量分别为37.55%、25.99%、11.39%、8.94%,出现了明显的“得少儿者得天下”现象。在此类大数据的支持下,出于受众规模、经营效益等方面的考虑,图书出版编辑便可倾向于选择以青少年、低龄儿童为受众群体的产品题材。
2.3 向创新策划者的角色定位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日常接收到的文化信息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其对图书、音像等文化出版物的质量要求也随之趋向创新化、个性化。面对这一局面,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应摒弃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工作理念,有方法、有策略地投入到新时代的创新浪潮中,进而从“同质化”的图书市场中脱颖而出,为受众群体带来更新、更好的产品服务。
3. 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接受并化解挑战的策略
3.1 实现图书形式的创新拓展
现阶段,随着各类网络终端设备的增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互联网中阅读书籍,导致实体书市场呈现出了逐渐衰退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必须正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对图书出版行业的影响,将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作为主要耕耘方向。例如,可与网络市场中影响力强、受众多、运营规范的图书网站、阅读APP达成合作,将图书产品以数字化形式投放到相应网络平台当中,从而达到弥补实体书销量缺陷、扩大图书产品读者规模的效果。[3]
除此之外,融媒体文化、短视频文化也是大数据时代下大众文化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图书出版编辑大可以跳脱出图书“以文字示人”的理念限制,将短视频、网络电台等竞争元素转为己用,基于图书内容生产出短视频情景剧、有声读物等新媒体、融媒体产品,也可实现图书形式的进一步拓展,为广大网民群体提供出更多接触图书、阅读图书的渠道。同时,若短视频、网络电台等产品的质量较高,还可能促进相关自媒体账号的孵化与运营,对受众互动、图书营销、信息采集、资源发布等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实践大有裨益。例如,在当下著名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当中,《平凡的世界》《白话红楼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等实体书籍均已完成了数字化、有声化转型,三者在该平台的累计播放量分别高达1.3亿、8756.2万以及5865.9万,其所带来的影响力与产品效益可想而知。
3.2 搭建信息化的编辑工作体系
在大数据时代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中需要面对的数据信息越来越海量化、多维化,若仍采取传统中纯人工的编辑工作模式,不仅难以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利用,还会形成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圖书出版编辑在实现角色转型的同时,也要做好工作模式、工作用具的数字化、线上化变革,从而搭建出信息化的编辑工作体系。
例如,图书出版编辑可将大数据分析软件Smartbi融合到日常工作当中,对上游出版社、下游书店、书籍读者等市场、群体的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寻找出需求最大的图书题材区域、最适合的产品投放市场,从而获得精准、高质的选题策划成果。除此之外,在图书的宣传营销方面,图书出版编辑也可运用Smartbi进行读者群体特征、读者地域特征等大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例如,Smartbi对某一时期读者特征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为:图书市场的男女读者比例为56∶44;读者购书所选购物平台为当当31%、京东23%、淘宝15%、实体书店16%;图书市场的职业分布为学生30%、IT25%、金融16%;读者购书类型的占比分别为流行小说39%、文化教育23%、经济管理15%、人文社科8%、文学名著8%;读者年龄分布为15-25岁61%、25-35岁32%、其他年龄7%。在这些大数据的支持之下,图书出版编辑可更好地掌握图书市场的主要群体、主流类型等信息,进而确定图书营销的目标读者,并把营销信息体现在书籍腰封推荐语和装帧设计上。这样一来,图书产品的网络点击率、实体购买率都将得到显著提升。[4]
3.3 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在大数据时代下攻坚克难、抓稳机遇,传统图书出版编辑首先要做且必须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养。
第一,图书出版编辑应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消除视新媒体、融媒体如“洪水猛兽”的偏误认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媒体运营技术、网络社群维护技术、数字化出版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等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学习当中,以便持续武装头脑,紧跟时代步伐,为图书产品的策划创新、产出创新、营销创新做足准备;
第二,无论是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媒体时代,还是传统的旧媒体时代,“内容为王”都是图书出版市场的基本法则。所以,图书出版编辑还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资源优势,持续、深入地学习工作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以保证自身选题角度、审美观念、审稿标准等方面的正确性。例如,一个负责儿童读物出版编辑的工作人员,应当掌握以少年儿童为核心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多种知识,才能知道儿童读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继而产出高质量的童书产品。同样的,一个负责建筑工业图书出版编辑的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建筑设计、工程管理、暖通、给排水等多学科、多行业的知识,以保证自己在选题、策划、审编等环节做到眼光独到、选择精准,以提高图书产品的价值与销量。[5]
第三,大数据时代为同领域、同行业的人们搭建起了交流桥梁,在促进相关市场中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实现了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广泛共享。基于此,图书出版编辑还可将各类网络社区作为工作学习、充实自我的主阵地。例如,在知名线上问答平台“知乎”当中,设置有专门的“图书出版编辑”话题板块,以及两个副话题“编辑”、“图书出版”和一个子话题“文字编辑”。截至2020年6月,相关话题的关注者总量约6万人,问题数量2万余个。在话题板块下方,既有“编辑用Word的修订+批注功能修改作者文稿的方法”、“图书二维码怎么制作?”等“技术干货”,也有“作为图书出版编辑,你是如何选择新人并出版其作品的?”、“你认为图书或杂质编辑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为什么?”等交流问题。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图书出版行业从业者可展开有主题、有内容的交流互动,对图书出版编辑在大数据时代下博采众长、规避“弯路”具有极大帮助。
3.4 注重网络用户的价值作用
在文化全球化、数据海量化的时代背景下,图书出版行业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图书出版编辑要想以从容的姿态面对冲击、迎接挑战,就要坚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工作策略,充分注重网络用户对图书产品质量、口碑、销量等多方面的价值作用。一方面,图书出版编辑可将各类社交平台为主阵地,通过私信交流、留言互动、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与网络中的读者群体进行互动交流,以此掌握其真实的阅读需求,甚至将图书题材的选择权利直接以投票方式交到网民手中。这样一来,可从根源上保证图书的受众规模,避免图书产品过于冷门;另一方面,图书出版编辑还应明确广大网民群体作为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地位,从而通过多种可迎合网民需求、获取网民支持的渠道或方式,实现图书产品宣传推广的高水平运行。例如,可采取微博转发抽奖的方式,面向网民群体开展赠书活动,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极高的平台曝光率,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再如,可通过商业手段建立起图书产品、图书选题与大型应用程序、网络IP的联动机制,从而实现潜在用戶的大量挖掘,为图书受众规模、市场销量的正向发展提供动力。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图书出版编辑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环境,其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工作理念、工作角色都受到了很大冲击。因此,图书出版编辑应全面分析市场风险、积极寻求创新路径,从而在强化自身素养、利用现代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将挑战转化为机会和优势,最终达成受众规模、产品质量、社会口碑、经营效益等多方面的同步发展。
[1]张晓东.大数据条件下图书编辑素质提升思考[J].中国报业,2020(04):92-93.
[2]刘晶.基于大数据时代挑战的传统图书出版编辑改革[J].中国传媒科技,2019(12):63-65.
[3]许雅莹,杨明蕾.试论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冲击[J].科技风,2019(13):235.
[4]乌云高娃.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面临的挑战和策略分析[J].传媒论坛,2018,1(12):142+144.
[5]施建国.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4):222-223.
作者简介:李明辉(1983-),男,河南商丘人,编辑,研究方向:科技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