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新时代教育出版融合转型探析

2020-09-06桑翔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教育

摘  要:进入新时代,面对信息技术的变革和传播格局的调整,教育出版融合转型发展,应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向,立足教育和出版战线,做好跨界融合,做立德树人的传道者;借鉴外界先进经验,做好资源融合,做先进文化的吸收者;着眼媒体融合和技术赋能,做好媒介融合,做数字时代的引领者。

关键词:出版融合;教育出版;媒体融合;数字化;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本文著录格式:桑翔.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新时代教育出版融合转型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7):11-14.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媒介产品层出不穷,给当下的出版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路径,[2]也为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出版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参考。

在我国,教育出版在出版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占据着出版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强,仅传统图书出版一项产出就占整个图书出版的60%甚至更多。[3]作为出版业重镇的教育出版,在融合转型发展中更应牢记使命和任务,坚持不忘本来,立足教育和出版,做立德树人的传道者;积极吸收外来,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出版发展经验,做优秀文化的吸收者;面向未来,着眼融合和技术赋能,做数字时代的引领者,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传播健康的精神食粮,助力构建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

1.不忘本来:立足教育和出版,做立德树人的传道者

教育出版主要生產和传播教育图书、报刊、电子和音像出版物,服务于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的产业。不忘本来,就是要坚持教育出版的初心,融合教育和出版两大领域优势,根植出版、服务教育、传播价值,为出版事业和教育活动服务,做立德树人的传道者。

1.1 不忘出版之本,以优质内容引导舆论

新闻出版的根本在于优质内容。优质的选题和产品,是构成出版事业的“硬核”。教育出版融合转型应着眼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融合政府、行业、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的需求,用心策划选题,做强做优内容,强化立身之本。

一段时间以来,受到新媒介的强势崛起和传统媒体式弱的影响,出版业一度倾心于渠道、平台、技术,质疑“内容为王”;所幸,伴随早期恐慌过去,越来越多的出版人理性地认识到,内容建设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例如,中国出版集团2015年专门成立了内容建设委员会,内设顾问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战略合作单位、专题领导小组等机构,深度参与产品线规划建设、各类基金项目评审论证、年度选题论证会等重要活动。[4]

内容资源是基础,技术手段是驱动,无论媒介技术如何更新,都需要在技术的壳上加进内容的核。教育出版承担着传道育人的重要使命,更加需要加强内容建设,正所谓,技术和平台是出版的竞争点,渠道和发行是出版的生命线,活动是出版盈利的增长极,但最依赖的还是“专业、权威、好看、有用”的内容。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育出版应狠抓内容建设,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学校、家庭、社会,了解用户需求,慧眼捕捉选题,充分挖掘并做大其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在设计、编辑、校对等一系列环节中树立“精品意识”,把出版“好书”“好报”“好刊”作为最主要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编辑校对的水平,以优质内容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大众、传递正确导向。

1.2 不忘教育之本,坚持育人导向不能变

教育出版的另一个本,是教育之本。老一辈出版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出版事业的性质是工业、商业、教育事业三者兼之;三者之中,教育事业应居于首要地位。”[5]进入新时代,教育出版融合转型更应牢记教育事业属性,承担起传道受业解惑的使命,“把参与教育和育人的实践成为常态,为立德树人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6]避免一窝蜂地蹭热点、追流行,满足于出版一些低质量的“快销出版物”甚至“垃圾读物”。

过去,教育出版在教育政策解读、教育理念传播、教材教辅编写、教育成果梳理、人文阅读引导、典型人物塑造等方面,涌现过一大批精品力作,在社会上和读者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就先后出版了千余名教育专家学者耗时6 年完成的《教育大辞典》、探索2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轨迹的《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等,这些出版物有力地配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满足了当时的需求,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出版应立足教育的当下需求和未来发展,主动介入和服务于教育事业发展,梳理总结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和改革成就,围绕教育现象、社会热点做好理性分析和舆论引导,满足学生、家长、社会需求。

此外,教育出版还可以发挥为教育资政服务的功能。教育出版界在实践中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编辑、名出版家,他们周边还凝聚着一大批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教授、名师,这些都是教育出版的宝贵财富。他们了解教育真情实况、知道教育最新进展、懂得教育发展规律、掌握教育改革难点,是教育事业的天然智库,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出主意、出思想、做参谋,为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总之,教育出版要立足教育和出版的根本,融合两方面的优势,生产和传播优秀的教育精神产品,引导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向数字经济的未来,横跨教育与出版两大领域的教育出版受到冲击更为明显,急需创新内容生产与服务模式,丰富产品形态,加大数字化多元服务,提供数字化教材出版、开发移动终端产品、推广基于VR\AR体验,推出在线教育、电子教材、智能阅读、微课、慕课等,更好服务于未来用户的阅读需求,在数字时代赢得传播的优先权和引导权。

3.3 面向媒介融合的未来,造就复合型出版人才

面向媒介融合的未来,传统模式下的记者、编辑、摄影、编务、发行、评论、管理等单一岗位变得稀少,无论是教育出版社、还是教育期刊社,都需要一大批复合型人才,他们可以胜任多岗位的技能挑战,能够在多角色之间自由切换,并具有强大的学习、适应、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培育和造就这样一批复合型出版人才,首先需要构建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优化内部的考核机制,营造“识才”“用才”“育才”的良好氛围,激发员工在融合出版领域创新、创业,形成“干事创业”“只争朝夕”的良好风气。

其次,复合型出版人才的造就,还离不开学习和实践的熏陶,进而掌握理论政策,了解业务知识,熟悉技术手段。要加强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方针、精神的学习领会,做出版宣传的行家里手;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各大教育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做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懂得数据分析,会制作短视频,掌握虚拟技术,玩得来动图,熟用融合出版的“十八般武艺”。

再者,除了内部挖潜,也要善于向外部借力,通过人才引进、合作培养、短期挂职、专家兼职等多种形式,吸纳一批未来急需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面向未来,构建一支精通出版、了解教育、熟悉媒介、掌握技术的专兼职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出版单位重要的竞争法宝。教育出版须抓紧发展机会,加强各类人才的吸纳、储备、培养,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3.4 面向智能媒体的未来,引导媒介素养教育

面向未来,海量的资讯扑面而来,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在以“阅读爱好”“浏览兴趣”来技术赋能、推送信息的“智媒体”时代,在情绪和主张常会抢跑于事实和道理的“后真相”语境下,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教育出版有责任肩负起教育引导的使命。

当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大力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并尝试从学生时代就介入。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整体还处在探索阶段,常设的媒介素养课程较少,相关的课程、教材、體系还不成熟,需要教育、新闻、出版等多领域共同努力。

教育出版具有传媒属性,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其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大多跟教育有关,具有开展媒介素养的天然优势。

在教材方面,教育出版齐聚着教育界和出版传媒界诸多的学者专家,在教材设计、开发、出版上游刃有余;在课程体系和实践方面,不少教育出版机构有小记者培训,可将单一的项目培训升格成规范的媒介素养课程,形成现场培训、网络课程等;同时,还可以把成果向基层学校推送,推出教材课程包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面对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原住民”,教育出版有责任去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和提升青少年使用媒介服务、识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助力教育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语

面对信息技术和媒介生态的不断调整,教育出版要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积极传播先进文化、释疑传道解惑,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中外交流,提升自己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0(1):23.

[2]黄力之.别误读文化的“本来、外来、未来”[N].解放日报,2017-12-19(13).

[3]王志刚.“互联网 + 教育”下我国教育出版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出版广角,2019(1):6.

[4]田丽丽.中国出版集团成立内容建设委员会[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4-17.

[5]李瑞华.不能忘记出版工作的教育属性[J].出版广角,2013(15):26-27.

[6]何刚.媒体融合背景下教育专业报的发展之策[J].传媒观察,2017(10):63.

[7]谢清风.培生集团的并购发展战略分析[J].现代出版,2011(6):72.

[8]于明明.美国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现状与趋势浅析[J].出版参考,2017(3):26-28.

[9]周 琼,杨一男.欧美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4-24(7).

[10]孙真福.5G将开启出版业融合发展全新时代[EB/OL].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2019-5-30. https://www.chinaxwcb.com/info/553119.

作者简介:桑翔(1980-),男,江苏常熟,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媒介融合、教育传播、舆论引导。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教育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融椅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