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服务视角下大学出版社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2020-09-06冯卫东张明星李晓嵩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社资源

冯卫东 张明星 李晓嵩

摘  要:知识服务是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出版社发展的方向。它以用户的需求为驱动力,知识内容和资源为核心产品,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问题的一种增值服务。大学出版社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就需要与知识服务相结合。本文从知识服务视角下大学出版社提供知识服务的主体、客体、产品、服务场景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大学出版社在提供知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知识服务视角下大学出版社融合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知识服务;互联网时代;大学出版社;发展路径;用户需求        中图分类号:G2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7-023-04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7.002

本文著錄格式:冯卫东,张明星,李晓嵩.知识服务视角下大学出版社融合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7):23-25,43.

导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线上知识服务业务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知识付费服务屡见不鲜。人们逐渐从书本、学校获取知识的途径转变为在线学习。互联网知识服务并非偶然出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用户付费服务出现而产生的一个分支,知识数字化、在线知识服务是未来知识服务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大学出版社以纸质书籍、报刊等为媒介进行知识服务与传播,这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转向数字化知识服务业务,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为用户提供一整套的问题解决方案,或提供优质的知识内容和资源。随着知识服务与大学出版社的融合发展,大学出版社的知识服务转型已经初见成效。

但是,由于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案例,许多出版社的知识服务转型之路并不顺利。投入大、产出小,知识服务转型过程中自身定位不清晰,知识服务内容及资源匮乏,用户黏性不够、付费率过低,是当前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转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出版社知识服务业务开展特点

1.1知识服务主体

知识服务的主体即知识服务的内容提供者、资源拥有者。知识服务提供的主体主要是大型出版社和出版集团,他们掌握着知识服务的内容和资源,向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现阶段,知识服务无法依靠单个出版社自身的经济、技术、知识储备等实力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单打独斗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出版社的知识服务必须依靠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才能够扩展自身的业务范围,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互联网+出版社的数字化出版业务使得出版社的边界也变得模糊。“大出版业”的格局逐渐成形。

1.1.1出版社+技术企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互联网成为了知识服务的主要平台,传统出版社与新兴出版社之间的技术壁垒被打破,技术水平已经不是传统出版社与新兴出版社之间的障碍。技术为出版社提供知识服务业务的升级提供了必要条件。人民卫生出版集团与华域天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医学用户的特殊知识服务,他们根据医学用户的工作场景和知识需求,开发出了人体卫生3D系统解剖学等一系列产品,让沉浸式的医学学习成为现实,打破了传统知识服务的模式,也为医学教学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1]

1.1.2出版社+平台企业

互联网时代,新型的出版社拥有了更加广阔的产品发布平台,更加便捷的知识传播方式,同时还拥有着更加庞大的用户市场群体。许多传统的出版社开始选择与新兴出版平台合作,扩展了业务渠道,为自身的知识资源开拓市场渠道。例如,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等一些大型出版商开始与喜马拉雅FM达成合作,合作包含了有声改编、IP孵化、版权保护等内容,“耳朵经济”开始发力,为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另外,磨铁图书等进驻“知乎书店”,借助“知乎书店”这一拥有海量用户的平台,提供数字化的阅读服务。

1.2知识服务客体

知识服务的客体主要就是服务的对象,即对知识内容、资源具有强烈需求的个人与机构,个人用户是最庞大、最广泛的用户群体,由于个人用户的需求的个性化,知识服务产品很难针对每个人的需求去开发产品,许多用户都是从知识服务产品当中直接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机构用户则不相同,他们所需的知识资源与内容比较专业化,具有更强的方向性,主要包括了大型科研院所、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政府单位所需的知识服务比较复杂,首先需要有一套提供内部人员学习和使用的服务系统,比如舆情分析、经济发展规划、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等。其次,还需要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污染物处理、交通堵塞治理等。

1.2.1客体类型结构变化

目前许多出版社针对个人用户的服务很多,机构类用户虽然很少但是也在逐年增加,服务的客体类型及结构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个人用户数量虽然庞大,但是增长乏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获取单个用户的成本很高,使得许多出版社主要依靠与其他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入等合作,用以提高用户量。相反,机构类用户对知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机构类用户如中小学大多开始采用出版社提供的数字化校园服务、教师培训平台等,这些都是出版社未来发力的主攻方向。

1.2.2用户个性化需求强烈

传统的知识服务局限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服务水平,无法满足目前快速发展的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当前阶段,用户与出版社的主客位开始转换,用户成为了主动的一方,出版社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出相应的改变。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不得不持续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需要更快速、便捷地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服务,来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用户需求开始具体化、专业化。其次,知识服务遵循着现代服务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方式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自身知识服务的层次,是出版社今后应当关注的重点。创造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提供更加优质的知识服务,是解决当前用户需求个性化的必经之路。[2]

1.3知识服务产品

1.3.1知识服务产品类型丰富

知识服务产品类型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知识库与数据库产品,如中国知网、科学出版社的中国生物志库等;整体解决方案,如人民法院出版社“法信”平台;移动客户端,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口语APP;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品,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孩子的科学》AR版图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小欧的航空博物馆》;网络课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爱课程网站。

1.3.2数字资源与新兴技术加持产品

数字资源是知识服务的重要内容,资源库的丰富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出版社在数字化过程中的未来高度。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户获取知识服务的途径更加广泛,音频、视频、图片等知识类资源占据的比例逐年增加。AR技术、VR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加持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服务层次更高,用户体验更好,学习效率更高。因此,出版社需要把握住技术发展的前沿,加快自身的转型。

1.4知识服务场景

知识服务场景不断扩大,出版社的知识服务不仅局限于图书、报刊等文字书籍的出版,并且开始向着扩大服务应用场景发展。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的“人教数字校园”产品,其应用场景的扩展到了中小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作业,到辅导、复习巩固、教师备课等一系列、全场景的应用环境。出版社丰富的知识服务开始融入个人、机构等用户工作、学习的各个环节。出版社已经开始跳出传统的服务模式,将服务范围不断扩展,这也是出版社知识服务理念的提升和转型发展的重要道路。[3]

2.现阶段出版社知识服务业务的不足

2.1多元主体间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各知识服务主体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微妙,尤其是涉及碎片化版权交易、商业规范、利益分配等方面,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信任的缺乏、不当竞争影响着新型知识服务产品的发展。

2.2用户深度需求迫切

用户为了满足自身的工作和学习需求,对专业化、深层次的知识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出版领域的知识服务还是资源预装式的,用户反馈很弱,无法真正把握用户的深层次需求。这就需要出版社对用户深层次需求进行合理、深度地挖掘,目前,针对用户需求判断和挖掘的技术很多,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使用这些技术对用户需求进行筛选、分类,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

2.3数字资源语义化处理落后

当前大多数出版社完成了图书、期刊的数字化转化,然而数字资源的标准化、语义处理等没有统一的模式,随着知识服务资源与用户需求的不断深化,这种简单的数字化转化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知识资源得不到深度加工,结构不完善,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低,碎片化十分严重,阻碍了资源的进一步利用与开发。

2.4知识服务应用与信息技术更新速度不匹配

知识服务数字化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语义计算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为知识服务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新兴技术的运用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许多出版社針对信息技术的更新大多持观望态度,自身技术的进步受到研发的限制,资金缺乏,人才能力不足,从而发展十分缓慢,出版社的知识服务应用升级换代速度跟不上用户需求与市场的发展,从而限制了服务类型的创新。

2.5精准化嵌入式知识服务欠缺

知识服务的场景和运用领域不断扩展,逐渐覆盖了科研、教育、医疗等领域,然而针对这些领域的场景嵌入、精准化服务仍不到位。嵌入式的知识服务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提供即时的知识服务,目前知识服务主体还无法为用户提供全程的嵌入式知识服务和精准化的知识服务,服务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4]

3.基于知识服务的大学出版社发展路径

3.1开放多种平台,提高用户参与度

互联网时代下,单一平台的知识服务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行业发展,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里,基于知识服务的出版社必须开放多种内容平台,把用户体验与用户参与度放在首位。用户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基,用户付费购买商品,企业才能够转化为盈利来生存和发展。开放多种平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无形中就是在扩大自身的市场范围。提高用户的参与度能够让出版社了解用户需求,针对用户需求不断创新产品类别,合理利用用户的年龄、喜好、收入等基本信息,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3.2提升内容质量,整合跨界内容

知识服务领域内容是关键,提升内容质量是保障出版单位发展的核心。在一些传统的出版人看来,一些碎片化、非结构性的知识并没有什么价值,然而在互联网时代里,没有无价值的资源,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激烈的竞争下,各出版单位都加大了对自身产品内容质量的提高,丰富的内容是吸引用户的核心,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出版单位在深层次上挖掘出知识内容的资源,并产生新的知识内容,进而帮助出版社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知识服务。

3.3吸引人才

无论各行各业,人才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服务行业更加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出版社在知识服务领域不断深耕、不断发展,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编辑、校对、审核人才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尤其是一些具备传统编校能力和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各出版单位都在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又不断在内部源源不断地培养该领域的人才,这些复合型的人才能够准确把握住知识服务行业的产品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关联,不断创新产品类别与服务方式,为出版社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3.4强化技术力量

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出版单位必须重视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时代的来临是又一次技术革命,出版单位必须抓住机遇,不断加大自身在技术领域的投入,与其他知识服务参与主体进行合作,站在时代浪潮的前端,才能抓住未来,成为行业的带头人。

3.5提供精准智能的知识服务

传统出版单位主要是通过用户购买其提供的产品获取知识,购买渠道单一,产品和内容仅为一些普适性的产品。互联网时代下,针对用户提供精准化的服务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出版单位通过对用户的行为分析、偏好等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通过智能化的用户需求分析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度的服务,提高出版单位的经营效率。

4.出版社发展知识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4.1加快知识资源向语义化、智慧化升级

出版社发展知识服务必须加快知识资源向语义化、智慧化升级。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服务领域对其运用的不断深化,出版社必须能够在认知层面上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智能服务。例如,为用户提供知识的常识推理,帮助用户完成知识的延伸;为用户提供智能问答服务,提高知识学习效率。这些服务的实现都需要出版社对语义化处理、智慧化处理加以重视。出版社加快知识资源向语义化、智慧化方向的发展需要对资源语义化处理,将语义标引、关联发布、多模态知识进行碎片化、结构化处理,将非结构化与半结构化的内容资源进行转换,变为结构化、智能化的知识资源。

4.2成立技术应用创新联盟,提高共性关键技术转化能力

新信息技术更新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不同的出版单位必须进行合作,成立技术应用创新联盟,提高共性关键技术的转化能力。新时期,技术的发展已经不是依靠一家企业就能够实现的事情,尤其是在知识服务领域,所需要的技术不断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知识服务行业相关技术呈现出全媒介、多模态升级的态势,这种新领域、新含义的知识服务需要庞大的资金、技术实。,针对知识服务的核心内容,各单位之间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核心的技術协作应用创新机制,共同进行知识价值的挖掘。

4.3理顺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度

在建立起合作共赢的联动创新机制过程中,各出版单位之间、出版单位与网络平台之间必须理顺各自的利益分配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是驱动企业和各单位发展的动力,只有理顺各单位之间的利益,通过对各知识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职责划分机制的妥善处理,不断完善各单位之间的合作机制,让各参与主体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规范其市场行为,保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因利益分配不均、权责不明而导致合作破裂的情况,以此提升不同主体之间在知识服务行业的参与程度,深化合作,最终达到提高知识服务水平、促进知识服务的融合发展的目的。

4.4建立知识服务行业智库,推动产业能力提升

知识服务行业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尤其是具有专业性的知识服务领域,必须广泛吸收相关的理论、实践人才,建立起行业的智库。出版单位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引进不同领域的技术人才、理论人才,建立起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智库考核机制,把人才引进、人才考核、人才使用、淘汰机制不断完善,激发智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队伍能够为不同社会主体参与知识服务行业提供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实现产业能力的跨越式发展。[5]

4.5强化政策保障,加速知识服务全领域融合发展

针对知识服务行业的发展,必须有国家的强力支撑与法律法规的保护与约束,国家要从知识服务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这一不断发展的行业,制定合理的税收、管理政策,对知识服务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鼓励相关人才进入这一行业,加速知识服务的行业主体与参与该行业的社会主体之间的融合,发挥引导作用,部署相关知识服务跨界融合的产业政策,推动知识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1]饶国慧.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材出版融合创新之路 ——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J].出版广角,2020(5):53-55.

[2]张伟,柳晨,秦茂盛.出版融合发展中编辑能力的重构与提升 ——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人员培养为例[J].出版广角,2019(15):56-58.

[3]莫曲波.谈出版的融合发展 ——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J].出版广角,2019(8):51-53.

[4]伊静波.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大学出版社营销策略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8(11):48-52.

[5]廖小刚,李楚芃,陈琳.媒介融合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运作模式[J].现代出版,2018(5):44-46.

作者简介:冯卫东(1975-),男,四川巴中市,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出版管理;张明星(1970-),男,江苏仪征市,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李晓嵩(1987-),男,内蒙古包头市,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社资源
我等待……
我给资源分分类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石油工业出版社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