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促发现 激活思维助提问
2020-09-03过家福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14415
过家福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214415)
殷 玲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21412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课标2017》)指出:要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四能”.而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短板,亟待加强.数学教学应服务于国家的创新战略,而创新思维要以问题情境为载体.波利亚说“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所以创设新颖、适切的情境及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对问题的质疑和探究解决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的理解,激活思维.本文侧重于探讨通过巧设多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大有作为.
1 创设数学文化情境,引学生思考,促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课标2017》明确提出要把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并在知识结构图中清晰反映出来.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也包括与数学相关的哲学、人文活动,如古代一些名人、名句和经典故事.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某种数学文化情境引出一个话题,或以数学史融入新知教学中[1],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课例1高一必修1 “对数(1)”的情境与问题.
在一次江苏省高中数学优质课展示活动中,笔者聆听到一位教师执教的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1)”一课,其中创设了如下的数学文化情境:“大家能说说古代的思想家庄子吗?”(请学生简单说明)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面广,后世称为“老庄”,“老庄哲学”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教师投影——庄子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师:根据这句话,请大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譬如取1次,还剩余多长?
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几位学生陆续提出了如下问题:
问题1 取2次、3次,分别剩余多少尺?
问题2 取x次,剩余多长?
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发现意识和提出的问题,兴致勃勃地说:“我也来凑个热闹!”
问题5 把“日取其半”改为“日取三分之一”,又能提出哪些问题?
许多学生说:都可以类似地再问一遍(略).
生(为数不少):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
教师肯定后指出“这是一种新的运算,今天就来研究这一新问题”,从而引出对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穿插介绍数学史,师生共同浏览课本第79页《阅读》,主要内容是纳皮尔发明了对数,欧拉揭示了指数与对数的密切联系,恩格斯把笛卡尔的坐标系、纳皮尔的对数、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共同称为17世纪的三大数学发明.
本课开始进行的一段关于庄子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又从庄子的一句经典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引出数学问题.教师先开了一个头,学生就类似、变式、逆向地提出了一些问题,这样的提问把指数、对数联系起来,学生有话(问题)可说,这段简短的名人介绍及之后的《阅读》很有必要.对数概念比较抽象,通过创设数学文化情境,不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很好地揭示了抽象概念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有助于学生发现结论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引发学生数学地思考,从而发现、提出问题.
评析(1)在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之前,对学生能力进行预估;在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指导.如上述过程,教师先抛砖引玉,之后又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从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思考,拓宽了思维;(2)要把数学文化有效融入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武装自己,多掌握有关数学史、数学典故,方能胸有成竹,指导学生;(3)数学文化内涵丰富,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经验、体验,挖掘其资源,进行组合与再加工,并能从中得到启迪,切实发挥以数学文化激情、引趣、促思的功能.
2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促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生活是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问题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提出一个问题更需要背景性、经验性的感性认识作为支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贴近、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越适应,就越能诱发学生产生提出问题的心理倾向,越能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生动丰富的经验性材料,让学生在对生活情境的观察、分析和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例2高二必修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情境与问题.
在一次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课的教学设计和磨课的过程,帮助我校一位参赛选手充分挖掘教材,紧扣生活实际进行了如下的情境设计,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师:同学们,请观察下列三幅图(图1).第一幅是五星红旗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她是伟大祖国的象征;第二幅是某城市的摩天大楼,见证着这座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第三幅是比萨斜塔(高55 m,倾斜3.99°),是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图1
师:把国旗旗杆、摩天大楼、斜塔抽象成直线,地面看成一个平面,请大家从线面位置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设计,能提出哪些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注意类比所学)
有几位学生陆续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 国旗旗杆、摩天大楼、斜塔所在的直线与地平面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问题2 “直线与平面垂直”和“直线与平面相交”,两种说法有何异同?
问题3 对直线与平面垂直,一般会研究哪些内容?
问题4 直观感觉旗杆和地面、摩天大楼与地面是互相垂直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问题1、问题2比较简单,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相交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可以抽象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例子吗? 几位学生回答,有的说“笔直的电线杆和地面”,有的说“东方明珠塔和地面”,有的说“教室中墙角的竖直棱与地面”……
对上述问题3,学生类比直线与平面平行研究的思路:定义—判定—性质,由此确定要研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与性质.
师: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可抽象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实例,本节课就来研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
教师追问:
问题5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如何研究?直线与平面垂直性质如何研究?
类比直线与平面的学习,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是通过操作确认,直线与平面垂直性质是通过观察、猜想并证明.
对于问题4,通过定义判别很不方便,需要寻求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有必要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教师创设了“三幅图”的生活情境,源于生活、贴近时代,颇有教育意义.在情境中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本课巧妙地把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穿插提问结合起来.教师把相关实际问题抽象成直线与平面后,提出“请从线面位置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设计,能提出哪些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运用类比)这样的问话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他们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提出了四个问题.教师回应前两个问题后进行追问,增加了学生对线面垂直的感性认识.解决问题3后教师再次追问(问题5),从问题3到问题5,即直线与平面垂直研究什么、为什么(依据)要研究、如何研究,构成了一个系列问题;这也是一般科学研究的三个问题,是在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思考.
评析(1)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使深奥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感,乐于参与,比较容易发现并提出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多关注、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选取与教学相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譬如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教学,可联系生活中的摩天轮、月亮绕地球公转等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促其探索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创设情境后,有时需要教师提出一个初始问题,如本课“能提出哪些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运用类比),既能引动学生探索的兴趣,也让学生有问题可提.(2)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说,数学知识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实践经验的获取.因此在课堂上可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生动手操作、数学小实验、小组合作讨论与评价等,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3 创设困惑情境,给学生质疑,促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学之道在于悟,学生认知的发展往往要经过自己的反思和感悟才更有效,也更真实,所以引导学生质疑和反思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思起源于疑,然而现在中学生普遍缺乏质疑意识,课堂上大都是教师讲、问,学生听、答,教师板书、学生记录,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比较突出,成天忙于赶作业、刷题,鲜有自己的想法,很难有质疑和反思的机会,怎么谈得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对此,我们有必要予以矫正.
课例3试卷讲评课 “导数问题”的情境与问题.
在一节高三期末考试试卷讲评课上,教师投影出一位学生的解答过程,请大家一起找寻丢分原因.针对学生是理科普通班、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教师并不是采用直接告知正确结论的讲授式,而是先展示带有普遍性的错误解答过程,让学生评判、质疑.
(1)当a=1时,求证:对于任意x>0,都有f(x)>0成立;(2)略.
x(-∞, 0)0(0, +∞)f'(x)-0+f(x)↘极小值↗
当x=0时有极小值,也是最小值,所以f(0)=1>0,得证.
投影一出来,学生们就议论纷纷.
生1:我就这么做的,感觉没错啊,过程很流畅,可是只得1分.(不好意思地笑了)
生2:肯定错了!首先题意是要求x> 0,所以区间(-∞, 0)不需要考虑,其次(0, +∞)上的单调性并没有证明.
生3:f′(x)=ex-x-1,令f′(x)=0,得x=0,这个根应该是观察得来的.除了这个根,确定没有别的根了吗?我认为这种超越方程形式应该二次求导.正确解答是:令g(x)=f′(x),对g(x)求导,g′(x)=ex-1,当x>0时,有g′(x)>0,所以g(x)在(0, +∞)上单调递增,则g(x) >g(0)=0,于是f′(x)>0,有f(x)在(0,+∞)上单调递增,则f(x)>f(0)=1>0,原题得证.(做错的学生恍然大悟)
师:学生3说得精彩!原解法有两个问题,其一,观察得来未必正确;其二,作为解答题的推理要步步有据.(之后引导学生反思:这道题的结论是否能拓展、推广?)
生4:g(x)=f′(x)=ex-x-1≥0对x∈R是恒成立的.令g′(x)=ex-1=0,则x=0.
x(-∞, 0)0(0, +∞)g'(x)-0+g(x)↘极小值↗
当x=0时有极小值,也是最小值,所以g(x)≥g(0)=0,以下证明同上.
教师肯定了学生4的想法:把试题中的范围,由x> 0推广为对一切实数都成立.之后教师说明:ex≥x+1这类恒等式在以后的导数综合题中会经常出现,类似的还有ex≥x2,lnx≥x-1等都会成为我们“熟悉的朋友”!
试卷评讲课上,学生习惯于由教师说出错在哪里、告知正确的解法是什么,鲜有学生能针对错解自己进行提问.这样不仅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是缺少一次给学生质疑纠错的机会.由于是试卷评讲课,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且印象深刻的情境,可减少一些思考试题的时间,增多一些观察、质疑错解、寻找错因的时间.该班学生有些疑问、有些不同“声音”,是缘于该班教师与时俱进、专业素养高,平时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所以课堂上学生还给教师一些惊喜就不足为奇了.
评析(1)教师自身需要有较强的质疑意识,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反思和质疑,以教师自身良好的行为带动学生,体现榜样的力量.(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倡导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便于产生问题,这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数学专业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3)在新授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上,教师都要积极创设质疑问难的机会,辨析概念,质疑过程,多让学生板演,以暴露问题,寻找一些错例让学生找茬,以培养学生观察、发 现和纠错的能力.(4)不能止步于问题解决,要进行适当拓展、推广,以扩大战果;教师还需适当留白,指导学生在反思中寻求质疑“点”,便于催生问题.
4 创设开放情境,引学生联想,促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开放的情境是不限定问题发展的方向,结论可以有多种可能性.开放的情境应源于学生现实,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对学生来说是真实可感的;开放的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究性,可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进行充分想象,发散联想,在思考、想象和联想中有所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丰富的开放性情境有助于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课例4微专题复习课“基本不等式”的情境与问题.
在一次高三“基本不等式”微专题复习课上,教师设计了如下情境:若正实数x,y满足x2-xy+y2=9,对该条件从不同角度联系、联想,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结论?说出你的想法.
生1:可以先移项,得x2+y2=9+xy,再利用基本不等式,9+xy≥2xy,可得xy≤9,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故x,y的积的最大值为9.
生3:我提个问题——条件不变,能否分别求2x+y, 3x-y的最值?
生4:如果能把x,y表示为一个三角函数就可以了.
生5:观察形式x2-xy+y2=9,如果将其中的x,y分别换成a,b,则有a2-ab+b2=9,联想到余弦定理,a,b,c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其中c=3,c所对的角是C=60°.接下来就可以在三角形中继续提出问题了.
生6:比如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面积能否取得最大值?三角形周长的取值范围如何?
生8:类似地,由生2的解答就可求得周长a+b+c的最大值为12,又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a+b>3,所以周长的取值范围是(6, 12].
师:了不起!真心为你们点赞.看你们提问题兴致这么高,我也来提一个问题:若正实数x,y满足x2-xy+y2=9,且|x2-y2|<9,求xy的范围.请大家课后试试.
教师精心设计了具有开放性的情境“正实数x,y满足x2-xy+y2=9”,对于两数平方和与两数积形式的问题,学生积累了一些经验,能联想两数和及ax+by的形式,还能联想到三角形中的面积、周长等方面,提出一些问题,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由开放性的情境带来开放性的结论(多元结论),也带来了方法的开放性(不同角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评析首先,教师需要精心设置一个开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境的视角可以触及不同的方向,学生经过思考有话可说.其次,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相互交流,以产生问题、碰撞火花,思考问题还需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空间.再次,要以情境为载体,鼓励学生大胆联想,通过相近联想、相对联想和类比联想,促进知识的迁移与拓展,转换视角,便于发现新问题、新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本课例中学生3提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是基于对形式x+y,xy的相近联想,得到2x+y, 3x-y以及ax+by,又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联想到三角换元,进而联想到解三角形的有关问题(面积、周长等).
5 结束语
创设问题情境还有其他一些途径.譬如,可创设类比情境,让学生通过知识、方法间的类比、联想,提出新问题;还可创设直观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学生感觉模糊、抽象的学习材料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问题的形成、解决的思路和方法等,有利于他们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其次,如果所在班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可以请1~2个性格开朗、有想法的学生带头“抛砖”,可能引出更多的“玉”,只要学生能提出一点问题,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逐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提问的魅力.
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适切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激活思维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因为创新源于问题、源于发散.同时,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是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是一个挑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实力,既要能应对学生发散的问题,还可能要变换视角重新提出问题,唯有学习研究、提升教学智慧,方能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