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探析
2020-09-02王成成
王成成
摘 要: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的关键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所在,存在着多、散、小的特点。只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基层文化队伍壮大,公共文化供给和产品才能更加丰富,基层文化服务效能才能进一步提高,才能进一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本文以秦皇岛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例,明确政策依据,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精准举措。
关键词:基层;服务中心;公共文化;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7-0-02
2011年至2013年,秦皇岛市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北省文化工作部署,成功创建了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摘得了这块在文化领域含金量十足的“国字招牌”,秦皇岛市文化建设与国家对标接轨的同时,也提升了秦皇岛文化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对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特别是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与省厅就基层中心全覆盖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专项治理签订了责任状,切实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
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定位
(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定义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定位是: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严格意义上说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包括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两级文化设施。
(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政策依据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建标16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河北省、秦皇岛市《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秦皇岛市关于进一步发展社区(村)和广场文化的实施意见》等,对于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都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
二、目前现状
目前,秦皇岛市75个乡镇、22个街道全部建成了综合文化站,2265个行政村、170个社区全部建成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各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统筹服务功能,基本实现了为公众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文艺演出、普法教育、艺术普及、科学普及、互联网上网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文化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面对城市高水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群众的新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基层党委政府依法治文意识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市里组织了专题培训班,但是有的乡、村两级依法推动文化工作的主动性不够高,公共文化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贯彻落实《保障法》要求不到位。
二是乡村两级文化设施还存在短板。对照示范区新的建设标准,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存在建设面积不达标、服务项目公示不全面、功能分区不清楚、文化制度不规范的问题,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无人问津。
三是设备管理不够规范。上级配发的专用设备管理不当,丢失损毁情况比较普遍,设备清单不全、交接手续不清,有的设备改变了原有用途。国家和省来检查,最关心的就是他们配发的设备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
四是各项等统计不及时。部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活动记录更新不及时,缺少图书借阅、上网登记等必备的档案资料。
五是专职人员配备不到位。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只有站长1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只有1人兼职,且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有的工作人员不是业务骨干,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六是对群众活动缺乏统筹。基层党委、政府组织的经常性活动偏少,大部分活动属辖区村(居)民自娱自乐,存在无组织、无发动状态,群众对文化认同感不高。
四、工作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精准方面,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第一,责任分工要精准。县级人民政府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承担主体责任,乡镇政府负责综合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并指导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行业务指导。2016年4月,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状,各县区政府也要与基层单位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主体责任。
第二,功能分区要精准。首先是中心的独立设置要求,示范区建设标准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独立设置有明确要求,独立成区,没有设在政府办公用房内或者与政府办公在同一场地的有独立入口,单独设置率达到80%。其次是功能分区的设置要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该配备多功能活动厅、排练(培训)室、书画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体育健身室、辅助用房等功能分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设村史馆、展厅、文化超市、道德讲堂等。室外配套建有文体广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略低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
在这里还要重点说下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达标的问题。最新的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要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合建、租赁、利用现有公共设施等多种方式,统筹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体育健身等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如果全部整合后面积依然不足,可以考虑通过整合他处闲置场地和用房,用来补充建筑面积不足的问题,只要村委出具证明确该用地由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综合利用,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第三,服务规范要精准。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年报制度。在显著位置悬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牌,在门口等醒目位置公示免费开放时间、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和联系方式,方便广大群众知晓和参与,有变化的内容要及时更新,每周对外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摘录)》《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以及各活动室管理制度等制度上墙,可统一制作,也可自行制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公共文化设施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无论是上级来检查,还是群众来自由活动,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在举办活动方面,要因地制宜,便民利民,积极谋划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基层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年开展文化艺术知识普及和培训不少于6次,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12次。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年组织大型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3次。
第四,服务内容要精准。完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在活动室悬挂意见簿,广泛征求群众文化需求和工作建议,提供“点单式”文化服务。在这里还要重点说下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及时对农家书屋图书、电子阅览室设备进行更新提升,不要一味存在等靠的思想。没有条件的地方要创新方式方法,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积极谋求通过其他途径,提升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服务效能。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上级没有类似政策,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具体举措。
例如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问题。示范区建设标准明确要求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管理,将农家书屋的藏书列入公共检索系统。可將农家书屋购书经费真正交到基层,由图书管理员根据基层实际需要,进行新书采购。下一步,各级图书馆、图书室要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支持和指导力度,对农家书屋藏书进行统筹调配和更新,提高农家书屋的图书借阅量和服务效能。
例如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低的问题。由于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普及,老电脑硬件差、上网卡、速度慢等缺点,导致各级电子阅览室利用普遍较低。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结合实际情况,花小钱可对硬件设施进行必要的更新,聘请专业人员对电脑软件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争取给用户好的上网体验。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显著位置帖放免费WiFi的标志,让群众有网可蹭。主动、定期举办网上竞技、知识培训、影片欣赏等活动,吸引群众参与。针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国家也有相应要求,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学习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县、乡、村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0课时。
第五,工作台账要精准。在保障文化设施正常运转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台账,上级配发设备有资产清单、有交接手续,群众文化活动有登记,设备使用、图书借阅有记录,各项档案资料清晰、完整,基层各项档案是全市档案的基础,工作人员务必重视。
第六,文化帮扶要精准。上面责任分工里面提到了各级机构的业务指导关系。文化馆(站)、图书馆要在基层广泛建设分馆、分站、群文基地,加大对基层设施的帮扶力度。各级文化工作者要分片包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对基层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业务指导。综合文化站站长也很关键,要不断增强主动性、责任心,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当好群众文化队伍的领路人和排头兵。此外,要积极培育一批基层群众文艺团队,示范区要求每个社区、村有2支以上业余文化团队。村综合中心要统筹发展好这些文艺队伍,切实解决好他们活动的存在的问题。
第七,人员配置要精准。开展工作,人员是关键。示范区要求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有3名以上专干专用工作人员(专干专用指文化站人员年度直接从事文化工作的时间不低于240天)。行政村和社区至少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可兼职。在现实人员严重缺少的情况下,要将活动在民间且群众认可的文化骨干和文化热心人,吸纳到文化管理员队伍,发挥高等院校师生、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文化从业人员作用,多渠道发展文化志愿队伍。
第八,保障措施要精准。加大宣传力度,国家暗访、独立第三方,各级文化工作者对示范区建设门清,群众对示范区建设有所了解,对文化活动场所熟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各乡镇要将综合文化站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设立配套资金,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必要的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加大考核力度,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本级年度目标考核,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五、结语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关系社会民生、安全稳定,需要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敏.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7-11.
[2]李延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角下的社区图书馆(室)建设[J].图书馆界,2019-02-15.
[3]张妍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佛山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8-06-10.
[4]马宏妍,李文钰.乡村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查与思考[J].新西部,2019-10-30.
[5]赵明.基层图书室服务效能提升的调查与思考——以铜川市为例[J].当代图书馆,2019-09-30.
[6]卢希林,李文钰.关于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村科技,2019-08-12.
[7]栗书伟.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运行中目标偏离的原因分析[J].现代商业,2018-05-28.
[8]姜瑞娟.创新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安阳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例[J].大众文艺,2018-02-28.
[9]徐望.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系统化科技创新[J].人文天下,2017-01-08.
[10]赵媛,万易.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发展问题研究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