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2016-11-24翁凯敏
翁凯敏
摘 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的前提要求。目的是保障各个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基本文化需求。
关键词:湘潭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成就;问题;对策
一、湘潭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的成就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分布更加均衡。目前,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市州一级三馆、县(市、区)二馆、乡镇(街道)一站、村(社区)一室的“3211”工程,初步夯实了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湘潭市公共文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位列全省前茅。
(二)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更加广泛。湘潭公共文化服务进入免费时代,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覆盖城乡服务,其中公共文化机构主要包括‘三馆一站。‘三馆指的是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一站即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从2011年10月1日起,我市的公共文化机构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三)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发展模式初步构建。随着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文化服务差距与鸿沟逐步缩小,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湘潭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初步构建了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发展模式。
二、湘潭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区域不均等
1、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差距。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与保障。虽然湘潭市每年财政支出逐渐增加,但是尚未建立均等化相适应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机制,导致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力和事权不匹配现象突出。湘潭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是较为单一,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虽然政府购买与补贴、文化类社会组织志愿提供、群众自发等其他形式也有实施,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放力度依然不够,很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仍是由政府提供的但各区域财政收入不均等,投资力度也有所不同。
2、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总量不足。湘潭地区整体公共文化设施在全省位列前茅,但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均等化与数量完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湘潭区域之间差距比较明显。其中雨湖区没有开设图书馆,充分体现了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化。与此同时,图书馆占地面积与图书馆藏书册数量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公共文化人才储备机制不完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湘潭市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中人才引入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同时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公共文化人才储备紧缺是湘潭市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难题。文化人才储备紧缺,不仅表现在文化人才引进难,而且表现在文化人才流失严重,这样便容易造成“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不均等。农村一直以来是文化发展的薄弱部分,尽管近年以来,国家采取一些列的措施来改善缩短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之间的差距。从大体来看,城乡公共文化的差距依旧显著,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尤为落后。
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投入低于城市。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仅占36.0%,[3]由此看见湘潭市财政对文化事业费用的比例。虽然在城市与农村基本文化服务设施由国家财政承担,但投入力度不均等,城市当中的硬件设施无论从数量与质量方面都优越与农村;而农村无论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文化素质都亚于城市。从而导致农村基本公共文化设施、文化资源相当落后。
2、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投入落后于城市。湘潭市自2009年以来,湘潭市农家书屋工程以及信息共享工程实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政府财政采取一次性投入,后续运行管理财政经费紧缺,导致一些文化项目和设施过度使用老化严重,无法保障其保养维护与更新。
3、农村专业人才缺乏严重。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建设是基础,人才建设关键。公共文化建设完成以后,除了后续资金储备,其运行还需要人才管理。需要引进一批高素质、懂文化、善于管理的人才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建立有效的运行与保障机制。
三、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一)以城乡一体化统筹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政府应承担的基本职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阻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应消除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财政体制、合理规划的供给机制是影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二)建立健全弱势群体文化供给机制,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弱势群体一直处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薄弱环节。满足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是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的关键方面。针对弱势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权利,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主要路径可以从一下方面着手:首先,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企业参与、社会资助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供给模式。解决弱势群体公共文化供给单一化、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其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当中硬件环境建设,如:设立图书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立各区域少儿图书馆。组织发展中老年培训中心,分建中老年大学。最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当中软件环境建设,组织开展文化各类文化讲座、文艺培训等学习引导类活动。
(三)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运行与保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主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离不开公共文化人才的参与。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文化队伍,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首先,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引进力度机制。在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引进高水平文化人才,提供适合的实习工作岗位,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人才,优先录取。在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使人才“引得进、选得准、留得住、用得好”的目标,不断出台新的办法、新的政策、新的措施,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加入。其次,制定规范的培训教育机制。定期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者进行培训,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公共文化专业人才授课。加强培养方式的多样性。最后,加大跨区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树立人才资源共享理念,鼓励文化人才的有序竞争与流动,同时做好文化人才“进”和“出”的双重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资助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为政府,所以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决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程度。第一,合理划分全市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保障长效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第二,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支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基层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将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保障、基本服务保障、人员经费保障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保障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保障当地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资金。稳固原有的财政支出,实现各级文化经费支出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稳步增加。(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J].中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
[2] 罗慧.湘潭今年将新建15个残疾人示范社区(村).红网.
[3] 陈晓曼.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