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2020-09-02戴湖松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

戴湖松

摘    要:文化理念的转型、与经济地位不匹配的文化话语权、现代化的精神重建,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君子人格、忠恕之道、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追求。教学中讲好传统文化故事,要贴近学生实际,紧跟时政议题,善用思维导图。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精神;传统文化故事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哪个国家文化发展因为沿用他国的话语体系而取得成功。中华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内在结构和逻辑体系,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据以行动的思维模式和内在规范。我们在文化模块的教学中,要围绕文化自信这一主题,重构传统文化的精神,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一、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因缘

1.文化理念的转型

梳理近代以来文化理念的变迁,中国经历了从文化自大、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历史转型。鸦片战争前,统治者自诩为世界的中心,普遍存在“文化自大”心理。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了什么都不如人的“文化自卑”心理。在经历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自省、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自立、改革开放后的文化自觉后,文化自信已成为新时代的文化理念。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平等地看待外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2.匹配经济地位的文化话语权

福柯说:“话语即权力。”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借鉴。但是,中国经验在国际舞台上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话语力量,有些国家对中国发展仍然持怀疑甚至诋毁态度,中国文化还没有取得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中国内部,对于自身文化认同还存在不同的声音,文化领域还存在非主流的价值观。新时代迫切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坚定文化自信,掌握话语权力,形成与物质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

3.现代化的精神重建

现代化既是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精神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取得巨大进步,但是一些游走于世界的国民身上发生的不文明言行,常常让人瞠目结舌,严重影响中国人仁爱宽厚的传统文化形象。一些人享受着物质的现代化,却透露出文化上的自大或自卑,亟需重建精神上的现代化。精神上的现代化难以照抄照搬,需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让现代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以完成现代化的精神重建。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文化自信首先来自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传统文化并不是用来点缀的饰物,而是现实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费孝通先生曾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之为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1]在乡土社会孕育出来的传统文化,维护着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稳定秩序。传统文化精神追求此岸世界的現世伦理和家国情怀,凝结着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东方智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1.安身立命的理想品格:君子人格

“君子”是西周时期对封建诸侯的称谓,意思是“国君之子”,而普通百姓则是“小人”或“庶民”。[2]30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以道德品质的高低来作为界定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古人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比,来表达对君子人格的追求。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君子之间的交往不以功利为目的,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多因利益驱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追求自身的独立性,君子行事不盲目附从,小人则盲目附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不结党营私,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乐于助人,愿意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注重精神的自我修炼,凡事都要求自己,小人凡事都要求别人,推卸责任,不反思自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的人生态度是知命,不拳拳于个人得失,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这些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彰显了君子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人格,君子既有人群之中的谦谦态度,又保持了自我的反思和坚持。这种君子人格,正是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集仁德、智慧和勇敢于一身,是理想人格的完美体现,彰显着宽厚博大的人道情怀,凝结着人类安身立命的生活智慧。君子不受外在关系的羁绊,坚持自我价值的体认,显示出卓尔不群的超然气质。这种品格,展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依然具有可以借鉴的当代价值。

2.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忠恕之道

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仁,“忠恕之道”是仁的实践要求,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恕之道”是孔子学说一以贯之的根本原则。“忠”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想要立身于世,有所作为,也帮助别人有所为,自己想做事通达,也使别人通达。“恕”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做事情的时候,要体谅他人,替他人着想。简单地说,“忠”就是要推己及人,主动去做,“恕”就是要由人及己,知道所不当做。二者合称为“忠恕之道”,这是孔子将仁付诸实践的途径,即“仁之方”,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孟子说:“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人们的毛病在于舍弃自己的田地,而去耕耘别人的田地,要求他人太多,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很少。这是有违忠恕之道的。

“忠恕之道”包含了现代社会普遍提倡的诚实信用原则。一个能严于律己的人就是诚实的人,一个能推己及人的人也是有信用的人。诚实守信,正是现代市场经济所需的契约精神。

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忠恕之道”是处理熟人关系的润滑剂。现代商业社会以法治为基础,主要依靠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但是,法律是冰冷的外在约束,而道德是温暖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依然需要“忠恕之道”,在人际关系中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守处世为人的底线。诚如是,我们的社会则不至于出现那么多伤及市场、动摇社会信用基础的行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忠恕之道”也应该成为陌生人之间的行为准则。

3.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虽然出自道家《庄子·天下》,但儒家思想与其有相通之处,也是儒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冯友兰先生对“内圣外王”的解释是:“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2]7在儒家的政治哲学中,只有圣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主,政治领袖也应该是社会的道德领袖。中国传统文化关切社会伦理和政治道德,以个人道德修养来影响社会政治表现。内圣外王之道,也是治国理政之道。《大学》提到的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具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德行,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自己不正直的,从来没有能使别人正直的。一个人要主动提高内在的品性,“克己复礼”,成为有修养的仁人,然后才能“修己以安人”,通过修己达到治人的目的。

内圣外王之道见之于政治就是儒家的“仁政”和“礼治”。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统治者只有致力于圣人之道,成为圣人,才可能成为天下爱戴的君主。他的统治便可称为“王道”,即“圣王之道”,它是靠道德教化而实施的。“王道”的反面即“霸道”,霸道则是依靠暴力来统治的。如果政治无道德,就可能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难以为继的。这种治国理政思想也能给现代社会治理许多有益的启示。任何人要想对他人产生正面的影响,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公共关系中,管理者要想具备社会公信力,有必要在道德上身体力行,树立好自己的道德形象。

三、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有讲故事的能力。课堂教学如果用学生听不懂的晦涩语言去讲文化自信,很难拥有课堂中的文化话语权。教师要善于提炼传统文化精神,提高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能力。

1.故事要贴近学生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讲好传统文化故事,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故事,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多学生对体育、电影、音乐等时尚文化很感兴趣,挖掘体育、电影、音乐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文化模块的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一目中,在讲述方志敏、雷锋、杨善洲等杰出人物的事迹后,可以补充讲述贴近学生实际的偶像故事,利用偶像身上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姚明被视为拥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球员,他深受球迷的欢迎,不只是因为球技高超,更因为其身上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姚明初入NBA时,同为竞争对手的中锋奥尼尔,曾对姚明出言不逊,后来折服于姚明的球技和人品,变成姚明的铁杆好友。姚明以球场上的成绩回应NBA名宿巴克利的公开挑衅后,以“这并不影响我对巴克利的尊重”这样的话语回应制造话题的媒体。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姚明身上温良谦逊的君子人格,待人处事的忠恕之道,正是传统文化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设置能共情的教学案例,更能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

2.故事要紧跟时政议题

讲传统文化故事,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故纸堆里,必须紧跟时政议题,在时代的大潮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文化模块的教学,应该与时政议题保持紧密的联系。文化生活的课堂教学中,设置“时政议题”环节,既是拓展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故事表达。例如,有学生在课前演讲中,提到了大学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政策这一热门话题,教师依据课堂情境,随机设置了“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我们应如何对待外国留学生”这一议题,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多同学认为,传统文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态度,值得继承和弘扬,但是无原则的友好会变成崇洋媚外、自作多情,其实就是文化自卑的體现。教师从同学们的讨论中,适时地引导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处理与他人关系所奉行的“君子之交”和“忠恕之道”,与朋友交往,不必妄自菲薄、刻意迎合。中国能吸引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既是文化吸引力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体现,符合古人所提倡的“内圣外王”原则。

3.故事要善用思维导图

文化生活课程,围绕文化自信这一主题,在课程的第二单元,多次提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课程的第四单元,多次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教学中,可以建构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教学话语体系,利用思维导图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课程整合,克服课程的碎片化,让学生通过可视化的结构图,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重要位置,明白课程的本质就是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信心,坚定文化自信。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根源,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建立思维导图,既能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地位,也能更好地聚焦传统文化精神,讲述传统文化故事,通过诸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时代故事,在思维的框架中注入有血有肉的传统文化精神,弥补课程内容缺少传统文化味的不足。

四、结语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文明结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如今的国家治理体系,既是几千年古老文明长期内生性演进、创新性发展的结果,也需要继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有益启示。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教师要想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己首先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才能在课堂中拥有坚定的话语力量。文化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坚守文化主体意识,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拥有传统文化情怀,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延续传统文化血脉,让学生在课堂中浸染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获得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信仰。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1.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三喻
为何要坚持“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网络文学 很有“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