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如何做好课堂有效导入
2020-09-02杨伟萍
杨伟萍
【摘要】课堂知识导入的有效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基调,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加强课堂知识的专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为背景,从明确学习目标、构建知识框架、加强知识联系、鼓励学生思考四个方面来提高导入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能在后续的教学工作或研究中有所借鉴,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对高中生物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物学 有效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8-0089-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优化传统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但是很多情况下,老师们忽视了课堂的实际情况,没有精心设计引入过程,使学生在有些问题上会感到困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生物知识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此背景下,提高课堂知识导入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通过有效的导入,明确学习目標
学习目标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它贯穿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堂学习的目标。此外,为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可以在每节课结束时独立测试自己的课堂表现。及时发现和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复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灵活的方式来导入课堂的教学目标,像多媒体、视频影音等方式都是在当前的教学技术条件下可以经常使用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导入教学,不仅能够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很快地让学生了解这堂课的重点,掌握教学目标,顺利地展开教学。因此,运用有效的方式导入教学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几张大自然以及生活中例如大豆、头发、蜘蛛网的蛋白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离不开蛋白质这一观点,同时启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围绕着蛋白质这个主题展开头脑风暴,从其构成、作用等方面去解构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进行引导,如“蛋白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会对人类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功能,蛋白质的功能为什么具有多样性呢?它与蛋白质本身的结构有关吗?让我们一起探索。”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逐步引导自己的思维向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发展,从而潜移默化地将学习目标渗透到知识问题的创设中[1]。
二、通过有效的导入,构建知识体系结构
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生物知识体系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的相关知识结构的建立,尤其是结合相关的生物学教学目标和要求,帮助学生在特定的知识领域构建知识范围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结构,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清晰地将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联系,加深学生对要学习的生物知识本质属性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形成生物知识结构框架体系。在高中生物各个章节的知识内容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还不会运用有效的手段将各个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进行有机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有意识地提醒或者引导学生来认识各个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课堂的导入时,有时候仅仅需要教师简单的语言就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本节课程内容与之前内容的联系,或者教师可以简单的将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作为导入教学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几堂课程之间的内容联系起来。同时,在导入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容以及知识点按照知识框架的形式绘制出来,在每节课开始上课之前,将思维导图绘制的内容当作课堂导入的形式,也能够生动地让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脑海中建立起生动的知识架构。
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时,可以将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和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进行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建立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植物新陈代谢,光合作用的代谢平衡体系,以及植物光合作用引发人体进行物质转化的呼吸作用的平衡体系。同时,在这个体系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就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这个知识体系使用具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候这个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是一棵树,或者一座房子,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枝节或者对应一个房间。在每次开始上课之前,让学生将这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知识点填进相应的区域。通过思维导图具体的形状,学生能够从图形之中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图形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而且通过图形的方式也会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将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拼接,形成关于整本教材的知识框架,这样在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言之有物,能够带领同学们从知识框架的角度进行复习,让复习的教学更加有成效。总之,通过知识体系的建立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全方面的记忆,通过知识框架的记忆摆脱了以往孤立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整篇章节的综合性理解。
三、通过有效的导入,加强知识联系
在构建生物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澄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新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物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的时候将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澄清,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学的进行,避免学生在一开始就对知识间的关系产生误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积极的进行联想,进而能够自己领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差别,部分学生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与讲解,也能够更加容易地了解知识之间的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经常的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解与对比,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这样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到新的知识的时候能够主动与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联想与对比,既能够更快地领悟新知识,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巩固旧有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整合与类比,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研究精神,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具有非常有效的提升作用的。
例如,在“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课程中,在引入新知識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如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等。为了使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揭示DNA分子化学成分在空间结构中的位置和排列,加深学生对DNA分子结构与化学成分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导图知识的联系性的教学来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任务[2]。教师在做导入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将教学主体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适当的引导与导入,深入自主的进行研究,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别进行总结与归纳,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能够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重要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有效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有效学习与相关学习问题的深入探索密不可分。因此,这些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和积极引导性。其中,针对性是指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定问题,积极引导性意味着问题的设定会引起学生的疑惑或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这也是生物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在教学的导入过程当中,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最为主要的是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同时,注意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学生所提出的想法进行积极的评价也是教学导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本身就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且教师在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新的想法时,首先无论对错都应当进行积极的鼓励,这样才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会将这种积极的思考延续在整堂课程的教学之中。
例如,在“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节的教学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解释物质如何进入和离开细胞”。为了介绍这部分知识,老师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思考“活细胞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物质的交换”。众所周知,物质进出细胞是选择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索物质进出细胞选择性的原因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物质的出入。通过设定和介绍这些积极引导性和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生物学科的学习效果[3]。
五、通过有效的导入,营造和谐氛围
有效的课程导入方式,能够为整堂课的教学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奠定一个良好的教学基础。这也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面对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课堂中难免会气氛沉闷、压抑。首先教师要正确的面对这个实际的状况,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之后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课堂导入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情境塑造等方式,营造课堂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课堂,深入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之中,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供选择的课堂导入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进行课堂导入的宗旨都是相同的,希望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的生物学习当中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老师要在课堂中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生物知识[4]。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导入的环节精心准备,控制好导入的时长,以及导入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被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还需要老师在导入中加入一些启发性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当然,课堂导入部分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针对性,要保证老师进行的导入内容与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联系要密切,确保学生能够从导入部分顺利过渡到课堂内容中。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能够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老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营造出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简言之,“导无定法,妙在巧导”,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到生物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对所学的生物知识深入思考,构建高中生物知识框架,加强知识联系[5],有效激励学生思考不同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分析思考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让同学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耿安军. 有效导入 高效产出——浅析初中生物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J]. 考试周刊, 2018(18):164.
[2]白军志. 新课标下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分析[J]. 华夏教师, 2018(11):83.
[3]陶红梅.引入多元教学方法激活高中生物课堂[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5):46.
[4]霍娟, 邵宝洋, 张从福. 生物“前课自主探究学习单”的设计与反思[J]. 中学生物学, 2018(3):13-14.
[5]马丽. 高中生物教学中巧妙融合思维导图的实践尝试[J]. 考试周刊,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