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209例缺血性卒中病人二级预防状况的多中心随访研究

2020-09-02李慧娟李常新张海柳吴晓巍郭学英刘锦峰任旭东王玉芬徐隋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5期
关键词:控制率缺血性门诊

李慧娟 ,李常新,李 羚,张海柳,吴晓巍,李 淼, 郭学英,刘锦峰, 任旭东, 王玉芬, 徐隋意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作为常见致残性疾病之一,对国家、社会及家庭负担逐年增加[1-3],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健康宣教等预防工作尤为重要。2010年开展的中国城市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登记项目[4](registry of out patients with ischemic in urban China, ROOTS)是中国门诊医疗质量改进项目之一,对全国约100家医院门诊的1.5万例IS病人进行登记和随访。本研究数据来自山西省的5个分中心,拟通过评估山西省IS的医疗服务现状、二级预防的长期依从性及临床结局等,为卒中的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2010年山西省横断面ROOTS项目显示,75.3%病人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其中5.08%病人阿司匹林日剂量及是否正确联用氯吡格雷与指南[5]要求存在差距,影响因素依次为“医生未建议、服用中药、不良反应及其他、好转自行停药”,而较前期国内IS后用药调查[6]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率66%有明显提高。2015年回顾性随访分析[7]提示山西省IS病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随时间降低,原因主要为“好转自行停药”,其次为“不良反应及其他原因、服用中药、医生未建议”,仍提示山西省医生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病人对输液治疗有所期待,血压、血糖控制率较之前提高,吸烟、饮酒及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较之前改善,这也反映出医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结果,也可能与国内整体经济飞速发展、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相关。在此基础上,2018年9月—2018年11月对2015年队列研究病例再次随访,以期了解山西省IS病人二级预防状态及其所受的健康教育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0年9月—2010年12月符合ROOTS项目纳入、排除标准及我国2010年[5]、2018年[8]IS诊断标准,且就诊于5所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省汾阳医院及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的IS病人。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岁;登记时IS病史≤6个月;符合IS定义标准,由各种原因所致突发性局灶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至少含有以下症状之一:一过性黑矇、失语、运动障碍或肢体感觉异常等,且均需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除外脑出血或非缺血性神经系统疾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18岁;IS病史>6个月;无症状和局灶体征的静止性脑梗死;非脑血管病事件,如原发性脑肿瘤、脑转移瘤、硬膜下血肿、Todd麻痹及脑外伤等;正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拒绝接受随访。

1.3 研究方法 登记符合上述标准的IS病人人口学基线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联系方式、经济状况、医保类型及不良生活习惯史]、改良的Rankin(mRS)评分、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等,此次随访再次收集其目前用药、危险因素控制、是否复发IS及其他终点事件等信息,并进行药物使用及危险因素的变化及差异分析,了解影响抗血小板聚集服药依从性因素及IS复发的相关因素。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危险因素及药物依从性 2015年共入选267例,至2018年有236例(88.39%)病人完成随访。失访原因主要是电话号码有误、停机及拒访等,因死亡剔除27例,因失访脱落31例。最终2018年共纳入研究209例,其中男133例(63.64%),年龄(65.76±10.36)岁,mRS评分为(1.46±1.15)分,合并消化道症状者9例;存在心房颤动2例;复发心脑血管疾病33例,其中缺血性卒中27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5例,脑出血2例。详见表1。

表1 2015年与2018年队列研究基本资料、危险因素及药物依从性比较 单位:例(%)

2.2 随访结果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32例(63.16%),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是“好转自行停药”,其次为“服用中药、不良反应及医生未建议”(见图1),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经济条件优越[95%CI(1.316,25.862),P=0.028]或合并高血压[95%CI(1.826,7.269),P<0 .001]可促进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见图2)。定期输液病人仍存在42例(21.05%),但较2015年明显减少(P<0.001)。合并糖尿病病人44例(21.5%),使用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病人42例(95.45%),血糖控制率较前增高(P<0.05);BMI控制于正常范围的病人182例(87.08%),较2015年明显增多(P<0.001)。在血压、血脂控制及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上,两年间随访结果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图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依从性降低原因

图2 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因素分析

2.3 复发率 该队列研究病例5年复发率为11.30%,8年复发率为20.55%,比较可能的影响因素,可得知合并心脏疾病易再发卒中(P<0.05),适量锻炼可减少卒中复发(P<0.05)。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降脂药物使用依从性、定期静脉输液、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影响IS复发的因素分析 单位:例(%)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横断面登记2010年就诊于山西省5所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门诊IS病人,随访第5年、第8年评估其二级预防、复发事件及接受健康教育状况。Amarenco等[9]认为轻微卒中后再发血管事件的持续风险超过5年,多发生于2~5年,对其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有可能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因此,评估IS病人二级预防状况尤为重要。本队列研究共失访58例,死亡27例,31例因电话号码有误失访、停机及拒访等原因无法联系到病人及家属失访,失访确切原因尚不能明确。

卒中的二级预防是多方面的,在本研究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长期依从性整体较差,停药原因为“好转自行停药、服用中药、不良反应及医生未建议”,分析可能与研究对象来源于门诊,整体病情较轻,病人无法正确认识疾病的严重性有关,也表明健康宣教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经济条件优越或合并高血压可促进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本队列纳入抗凝治疗者较少,一方面可能与门诊心源性卒中者较少有关,另外,病人服用华法林后需注重饮食影响、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及新型口服抗凝剂价格较昂贵等也为影响因素。既往研究提示,定期静脉补液不能有效预防卒中再发,不宜将此作为常规措施[10],本研究显示山西省IS病人对输液不正确认识有较大改善,这离不开医护人员及媒体等的积极宣教。

有效控制血压、血糖有利于改善IS的预后[11]。本研究提示血糖控制率较2015年提高,表明山西省IS病人逐渐重视对血糖的管理,但具体数值未经实际检测,也应考虑到病人可能隐瞒信息致使控制率较高的因素。

经过追踪随访,越来越多IS病人注重对体重的控制,但有研究表明卒中后肥胖与非肥胖病人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Aparicio等[13]认为适度增加体重可提高IS病人10年生存率,可能存在潜在的保护机制,可能与肥胖病人长期摄入营养素致代谢储备丰富、脂肪因子相关作用等有关,因此,在体重控制方面尚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临床大样本数据去甄别。适量锻炼可减少卒中复发,该队列研究中少锻炼、无锻炼病人多因脑梗死后遗症(如肢体瘫痪、卒中后认知障碍等)、糖尿病足而受限制,建议病人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有效预防IS再发生。本研究整体复发率较低,且是否复发IS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调脂药依从性、不良生活方式等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近期关于卒中复发影响因素的报道结果[14]不符,认为可能与样本含量较少、生活方式及地区差异等有关,未来随访可增大样本含量,设立更多分中心共同参与,更准确地对山西省卒中二级预防状况进行评估。

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研究对象为山西省病人,考虑到与脑卒中相关的气象、环境、种族及地域的变异性有关,将结果应用于非山西省人群时需谨慎;登记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者,过重或过轻病人可由于客观条件未就诊,致使一定的选择偏倚;随访方式多为电话随访,数据未经实际检测,不除外隐瞒信息的可能。

山西省IS病人在血糖、体重控制率较2015年好转,对输液预防卒中再发的不正确观念有所改善,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服药的长期依从性仍不乐观,需要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建立更完善的随访机制,定期指导卒中的二级预防。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控制率缺血性门诊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门诊支付之变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