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护理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2020-09-01朱蓉蓉
肖 丹,朱蓉蓉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江苏 扬州,225000)
脊髓损伤是由于脊髓受到外力冲击,造成运动、感觉、大小便等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双下肢瘫痪甚至四肢瘫痪,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2]。呼吸系统并发症严重威胁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命安全。颈段脊髓损伤会导致肺功能下降,且肺底分泌物蓄积还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提高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效率,改善肺功能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肺康复护理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8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意识清醒;②患者心功能正常;③无深静脉血栓者;④无肺部感染者;⑤患者依从性好。排除中途退出者。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8例,女6例;年龄(48.17±4.51)岁;损伤节段C42例,C5-C67例,C6-C76例,C76例,C83例。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年龄(50.88±3.72)岁;损伤节段C42例,C5-C66例,C6-C77例,C75例,C84例。2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损伤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病情观察,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氧气2 L /min持续或间断吸入,协助翻身叩背排痰,根据患者需要按需吸痰,痰液粘稠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等肺部清除痰液方法以及患者心理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患者康复教育与家属参与心理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是一个耗时长和耗费高的过程,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康复知识教育,充分发挥家属能动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家属作为患者的精神支柱,能有效疏导患者的情绪,提供经济支持,是促使患者坚持治疗的主要动力。②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营养均衡可口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餐食,忌荤、腻、油、辣食物。③缩唇呼吸:患者取坐位,放松身体,嘴巴闭紧,经鼻缓慢深吸一口气,嘴唇做吹口哨状,慢慢吐气,吸气与吐气比为1∶2,10 min/次,2~3次/日。④腹式呼吸:患者取仰卧位,一手置于剑突下,一手置于胸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鼻吸气,置于剑突下手向上抬,呼气时在剑突下施加3~5 kg的压力,使腹部回缩,膈肌上抬,10~20 min/次,2次/日。⑤咳嗽训练:患者取半坐卧,上半身前倾,练习轻咳几次,利用腹式吸气后屏气1秒,用力咳嗽排痰。⑥膈肌训练:在卧床患者上腹部放置0.5~1 kg沙袋替代手部用力,促使患者膈肌下降,增加肺部气体交换空间,增大通气量。⑦肩胛带肌训练:护理人员面对患者,在患者吸气训练中,向患者肩胛部施以向后、向下压力,为放松患者胸廓上部,训练肩胛带肌,让患者做双上肢前、侧屈曲、回旋动作。⑧振动排痰机:患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连接电源,选择频率15~30 Hz,叩击头置于患者胸部肺叶处,以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的顺序完成叩击,每次10~20 min,2次/日,叩击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患者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变化。记录2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肺功能检测方法如下:输入患者的个人信息(姓名、身高、体重、年龄等),患者正确含住咬嘴,正常吸-呼、吸-呼两次后,深吸一口气后对检测仪呼气直至出现数值,再一次深吸气结束。肺部感染诊断标准:①咳嗽、咳痰及呼吸深快;②体温>38.5 ℃;③肺部摄片有炎性改变;④肺部听诊啰音;⑤痰培养呈阳性。出现以上3项确诊肺部感染[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
干预前,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VC、FEV1、MVV、SpO2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及SpO2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4.17%)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33.3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是由于支配呼吸的神经元损伤,呼吸的靶器官出现耐受力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呼吸功能障碍[4]。呼吸功能下降导致呼吸肌肌力和耐力不能支持现有呼吸,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换气功能存在明显约束性障碍,而长期呼吸功能障碍,会出现慢性缺氧,SpO2下降,使的患者日常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患者脊髓损伤后,肋间肌及腹直肌麻痹,出现肺膨胀不全、呼吸运动减弱、咳嗽咳痰疼痛无力、痰液积聚、呼吸困难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5]。呼吸功能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肺康复通过改善呼吸肌周围的肌肉力量,从而增强呼吸肌肌力,稳定或者改善肺部的症状,遏制肺部病理的变化发展,最终改善肺部功能[6]。肺康复护理包括患者康复教育与家属参与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设备使用和肌体康复训练等多种方式。患者康复教育与家属参与心理护理主要通过护理人员及家属对患者的精神关怀,提高其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使得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振动排痰机可定向振动、推挤,促进呼吸黏膜分泌物松弛,痰液排出,较传统手法叩背,解决了护理人员叩背力度不够、用力不均等问题[7]。肌体康复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咳嗽训练、膈肌训练和肩胛带肌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呼气,通过该训练在支气管中产生一定的压力,这对于细支气管容易产生放射牵引丢失和胸内塌陷有预防作用。缩唇呼吸训练同时也可改善呼吸频率,优化呼吸功能。腹式呼吸训练可带动膈肌收缩,调整呼吸节律、增加每分钟通气量,扩大肺活量[8],还可以提升咳嗽、咳痰能力,通过咳痰训练可以降低肺部感染风险。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通过缩唇和腹式呼吸训练以及膈肌训练能加强膈肌的肌力和耐力,推迟和降低了膈肌疲劳的发生时间和程度,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8周后,2组FVC、FEV1、MVV、SpO2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仅发生1例肺部感染,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肺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呼吸自主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提高呼吸效率,改善肺功能。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