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线上学习“灵魂三问”引发的家校共育创新

2020-08-31马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奖惩家校灵魂

马静

“家长要上班,孩子网课没人监督,学习效率太低了!”“在家线上学习,孩子不会管理时间,不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家长焦虑,孩子茫然,作为老师,我们有時也力不从心……”自4月13日北京市中小学启动线上教学以来,家长、教师表达了各种担忧。家长反映的问题,其根源还是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和自主能力。那么,如何开展线上德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主能力?本期,我们邀请两位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结合具体案例,分享思考与经验。

线上学习的第二周,陆续有几位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表达出不安和担忧,其中最焦虑的是小A的妈妈。小A是个聪明活泼的男孩子,喜爱摆弄电子产品,但对待学习缺乏上进心。小A妈妈对我说:“孩子倒是喜欢看‘北京市数字学校的课,但是总感觉他就是看热闹,像看电视节目,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作业提交也快,就是质量不高,总是在老师的催促下来回改错……”小A妈妈的担忧反映了部分家长的心态——不了解孩子的线上学习状况,亦或是感觉到孩子学习状态不佳,但是不知如何纠正。

家长反映的问题,其根源还是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和自主能力。因此,我结合学生的特点,给予了及时的指导。特别是对小A,通过家校协同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1.发出线上学习的“灵魂三问”

小A平日喜欢上网,口中的网络新词不断。我曾听他说过“灵魂拷问”这个词,当时觉得很有趣,这次正好用起来,做个线上学习“灵魂三问”。

一问:线上学习前,是做好准备还是敷衍等待?作为班主任,我组织各学科教师创建了班级“线上学习指导群”,每天通过此群对学生进行学科答疑及第二天的授课指导——提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自觉预习;完成学习单上关于“课前预习”的小任务;准备好书、笔记本和作业本。我以事实为依据,问小A:“你按照老师的建议,做好课前准备了吗?”

二问:线上学习时,是上课还是看课?线上课程受时间的限制,会比日常上课速度快。我在学习群中指导学生,在老师提问后,要合理使用“暂停”键,按授课老师要求进行思考,真正做到“学起来”。还可以用好资源包中的PPT,反复品味琢磨课程的重点,加以消化。除此之外,看一看学生教科书或学习笔记的“模样”,也可以了解学生的上课状态。“上课”的学生,一定跟着老师的思路记笔记;“看课”的学生,书和笔记估计都空空如也,或简单潦草。我问小A:“坐在电视或电脑前,你究竟是在上课,还是在看课?”

三问:线上学习后,是积极反馈还是消极对付?线上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完成适量的课后作业,对学习的要点进行巩固练习。能否认真完成作业?基础练习能否有比较高的正确率?能否及时提交作业和改错?对照这些标准,我问小A:“课程结束后,你是积极反馈还是消极对付?”

2.探索适合的评价与奖惩方法

和小A及家长一起进行了“灵魂三问”之后,如我所料,小A沉默了,家长心中也自然有了答案。我先安抚了小A妈妈,让她稳定情绪,然后商定下一步如何通过家校协同教育帮助小A改进。

首先,我指导小A用起上学时使用的记事本,把第二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列成清单,发给我。第二天,按照任务清单有序完成,做完一项,打一个对勾。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清楚地了解他的学习完成情况。然后,根据小A的情况,我专门设计了一个周评表,提供给家长,让家长协助监管(如下图所示)。一周五颗闪亮星,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奖惩方式由小A和家长协商。

3.一生一方案,家校协同教育初见成效

以上方法实行两周后,小A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他能够坚持完成前一天晚上规划好的第二天的学习任务,作业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有了错误也能及时改正。其次,家长和孩子协商的奖惩制度得到双方认可——一周表现良好,获得20颗星以上,可以下载一个新的学习软件,并在家长监管下使用。小A为了这个小奖励,努力每天集满5颗星,在“课前准备”“课中学习”两方面的表现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小A妈妈欣慰地说:“老师的帮助给了家长一起承担的勇气。只要不放弃,用对方法,孩子一定会有进步的。”

这个案例引发了我对家校携手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第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自主学习的督促者和家校教育的协同者。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传授”“安排”,习惯于严格掌控教学的全过程。而线上教学,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家长需求的同时,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要用信息引导而不是以指令来约束学生。

第二,一生一方案,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实现真正的学习。线上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作为“教”的核心,需要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协调处理好每一名学生在课堂学习、作业完成上存在的问题,保证所有学科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必要时,结合学生个体情况,采用一生一方案,促进学生提高自律意识,实现真正的学习。适当的评价和奖励,都只是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唤起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由对奖惩的关注转变为对自己进步的关注,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关注,这才是评价与奖惩的最终目的。

第三,搭建桥梁多元管理,推动家校共育落实到位。线上教育是特殊时期对教师的特殊挑战,是一个需要我们边学边用边提高的新课题。学生在哪里,我们的责任与关爱就在哪里。特殊时期,我们要优化线上沟通方式,搭建家校桥梁多元管理,变困难为契机,使班级队伍不散,人心不散。

总之,特殊时期,师生更要一起努力,家校更加紧密携手,让每一名学生在“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最好的效果和状态迎接正式开学。

猜你喜欢

奖惩家校灵魂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