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白血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与配血输血关系研究

2020-08-28田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5期
关键词:髓系性病变滤液

田静

(临汾市中心医院,山西 临汾)

0 引言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劣性病变的疾病,又可被简称为AL[1]。通常而言,ABO血型能够稳定遗传,而且在正常状态下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如果患者发生恶劣性病变的话,那么ABO的抗原便会被减弱,最终影响血型的鉴定,导致临床配血极为困难[2-3]。ABO血型因为恶劣性病变而发生的改变仅仅只是改变了免疫血清学,不会影响到基因表型的变化,所以要想真正确定下AL患者的血型,就必须要进行基因学鉴定[4]。为确定关于AL患者的ABO血型抗原减弱跟输血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6例,所有被选入患者都有经过细胞病理学确诊[5]。其中男55例,女31例,年龄3~77岁,平均(42.16±3.58)岁。

1.2 方法

应用盐水介质试管法来筛查血型的正反定型,对于不符合的患者,选择微柱凝集法及试管法进行ABO血型的鉴定,并认真在显微镜下查看红细胞的状态。抽取每名患者5 mL的静脉血进行基因血型的鉴定,在900 μL的提取试剂之中加入300 μL全血,震荡达混匀状态的同时要将核细胞团打破,离心处理后仅取悬浮物。继续将200 μL L2Buffer加入其中,震荡完毕后将其置于离心柱子,离心完毕后将过滤液弃掉。之后在离心柱子里加入400 μL的提取液,离心处理后同样将滤液弃掉。再次加600 μL提取液,,离心后将滤液弃掉。然后将剩余物转移到另外一个离心管,加5 μL的Elution Buffer,在60 ℃环境中浸泡1 min,之后离心0.5 min,将上层液弃掉,即可获得DNA。在输血时应采取以下措施:输血严格按照正反型制度,并在输血前仔细询问患者以往输血史以及家族血型等基本情况,并在进行诊断后方可行同型输血。在输血时要避免患者发生低体温现象,可以预先将血清和红细胞升温至37 ℃,之后再输到患者身体里。如果有冷凝集素很高的红细胞,可以用37 ℃盐水进行反复的洗涤,直至不再出现凝集,然后再定型。在输血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交叉配血和抗原阴性全部都相合的红细胞。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发生ABO抗原减弱的情况,并观察患者在输血完毕后的溶血反应、Hb增减的现象,在输血半月后计算Hb增加值。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L患者的ABO血型抗原减弱

在86例AL患者中有23例(26.74%)发生ABO血型抗原减弱,而急性髓系白血病所占比最高。

2.2 ABO血型抗原减弱的血清血和基因学结果

在经过血清学检验后,A抗原减弱的A血型有7例,B抗原减弱的B血型有12例,A/B抗原都减弱的AB型有4例,具体见表1。

表1 ABO血型抗原减弱的血清血和基因学结果(n)

2.3 患者输血后表现

ABO血型抗原减弱跟正常组的输血反应情况接近,即差异无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患者输血后表现[n(%),±s]

3 讨论

人的血型按照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不同可分成四种血型,即A、B、AB、O型[6]。ABO血型通常是可以稳定遗传的,但是如果机体发生恶劣性病变的话,抗原的表面很可能发生改变,从而给临床输血带来影响[7]。一旦患者被输入血型并不相符的血液时,其体内的血管会出现凝集反应,情况严重者有致死可能,所以必须保证输血达到同型输血。对于导致AL患者血型抗原减弱的因素目前尚未明确,但可能跟基因突变、粒细胞异常增生以及产生过多的唾液粘蛋白等有关[8-10]。在本次里有23例AL患者发生ABO血型抗原减弱,导致患者出现抗原减弱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在接受放疗的时候,机体的免疫功能会遭到破坏,而且肿瘤的整个病理过程也会对正常的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在晚期的时候患者会发生恶性大出血,并最终使机体发生贫血,所以ABO血型的抗原会减弱。而发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几率又最高,考虑跟粒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联。

AL患者发生血型抗原减弱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因为疾病的缘故受到不良干扰,所以血型抗原合成很容易出现不足情况,并最终导致抗原减弱[11]。当患者恢复健康以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便会恢复正常状态,所以抗原性也会逐渐增强。而在患者患病期间鉴定血型的话,选择单克隆抗-A/B的方案很可能出现误判血型的情况。关于疾病所造成的影响仅仅是血清学方面,基本上是不会对基因造成改变的,因此要想正确分型ABO血型抗原减弱患者,选择基因分型这一方案是十分理智的。

抗原能够特异性结合相应的抗体,在补体的作用下,形成的复合物很容易出现溶血情况,这就告诫临床在输血前必须先同型配血[12]。在本次输血前为筛选出抗原减弱者先鉴定了ABO血型,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基因分型,根据结果来给患者提供相应输血,这样能显著提高安全性。在本次里面,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患者跟血型完全正常的患者比较输血反应的时候,发现相差无二,这就有理证实了此种输血方式是安全的。综上所述,AL患者很容易出现血型抗原减弱情况,尤其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而言,基因学检测此类患者的时候,更能快速区分出ABO血型,然后对其进行同型输血治疗,这对患者抗原功能有一定改善效果,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髓系性病变滤液
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探究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基于髓病主于肝胆辨治神经内分泌疾病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探索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艺现状浅析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胰腺囊性病变辅助诊断价值对比
探讨螺旋CT 和磁共振(MRI)在肝脏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浅谈垃圾填埋厂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