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策略
2020-08-27汪思宇
汪思宇
【摘要】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但还没达到自律,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中心的特点。户外体能大循环的特点是自由、自主地选择喜欢的区域参与活动,是“流动”的,所以让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规则意识;大循环;重要时期
本文研究的是我园大班幼儿在户外体能大循环中的规则意识培养,户外体能大循环是我园根据户外环境、场地、器材等特点,创设各种丰富有趣的循环式区域活动,分为平衡区、攀爬区、跨跳区等等,幼儿在大循环中轮流、循环地进行走、跑、钻、跨、跳等各项活动,全方面的锻炼幼儿的体能发展。这种形式打破了反复训练的机械模式,使幼儿在练习——尝试与体验——再练习中提高基本动作体能,在这种自由、自主的活动,幼儿必须有意识地遵守规则,控制自己不符合规则的行为,才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现象描述
在户外体能大循环中,大班的幼儿经常会发生将器材撞到,拿着器材到处跑,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大家试想:如果一名幼儿没有规则意识,不遵守规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那么集体的活动是没有办法开展的……因此,教师将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作为个案,进行观察指导、制定策略,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规则。
案例一:在户外体能大循环时,大班的幼儿很积极地进入状态,参与到活动中。可是不一会,就看到一名男孩子开始随意奔跑,撞倒了障碍桶,同伴叫他重新摆放,可是他当作没有听到,接着撞倒了其他器材。还插队在其他小朋友的前面。对于教师的制止,他也不予理会。
案例二:在户外体能大循环时,看到一些幼儿坐在休息区,过了10分钟,还是坐在那里。教师走过去问他们怎么没有去活动。他们说:“不好玩,每次都是爬同样的,一点挑战都没有。”
二、原因分析
(一)幼儿未参与规则的制定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准则的意识。而我园户外体能大循环中的规则都是教师制定的,器械的摆放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摆放的。大班的幼儿不在满足于追随、服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应该让幼儿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二)幼儿未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大班幼儿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协调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引导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学会自我控制,这样才能提高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例如,做危险的动作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发怒时需要抑制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
三、培养策略
(一)理解、制定规则,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
1.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过程
规则意识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和反复性,而我园的户外体能大循环就是让幼儿隐形感知规则。在实践中,教师决定采取与幼儿共同制定规则的方法,例如,在攀爬活动中,初初爬得太快了想要超过前面爬得很慢的柔柔,不小心踩到了柔柔的手,柔柔哭了,其他人围了过来,教师与他们进行了讨论。A:“在后面的人要排队,地方很小的时候不能超过前面的人,要等位置很大的地方才能超过”;B:“爬的时候要小心,不能踩到别人的手,也要保护自己,不能让别人踩到自己的手”……这样定出来的规则是他们愿意自觉去遵守的。
2.创设有趣地游戏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提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创设有趣的情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强烈,会用多种方式投入到游戏角色中,乐意用游戏规则来约束自己。例如,教师在两个大树中间布置高低不同的绳子,在穿越的时候不碰到绳子。可是幼儿却没有达到教师的预设,发生了被绳子绊倒的现象。教师立即采取行动,与幼儿共同创设了“探险”的游戏情境,教师提出问题给幼儿,“怎样可以不碰触绳子呢?”A:“速度要慢一点,不能跑”;B:“我要这样跨,身体这样弯,我的眼睛还可以看着绳子”;C:“可以挂了一些铃铛,碰到就输了”。还起了一个“我是蜘蛛侠”这个炫酷的名字。终于到了大循环的时刻,幼儿各显本领,绳子较高时,幼儿目光坚定,匍匐前进;绳子较低时,幼儿压低身体,抬高大腿,跨过绳子;有时他们会扭转身体;甚至还有幼儿做出举手枪的动作,嘴巴里还小声说着“喂、喂,我是蜘蛛侠”;探险成功后,幼儿会自动做出胜利者炫酷的造型;若一不小心碰到了铃铛,他们还会自动“装死”,重新进入游戏。加入了有趣的情景之后,他们乐意自觉遵守了游戏规则。原来枯燥的绳子,变成了幼儿的“探险地”。
3.自主操作器材,保护幼儿的创造性
在大循环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尝试一物多玩,按照自己的想法摆放器材。例如,“垫子”:玩法一:将垫子排成一排,幼儿进行手膝爬及匍匐前进的动作练习;玩法二:将垫子摆成三角形,幼儿进行障碍跑、钻等练习;玩法三:将垫子摆放空出一点距离,幼儿进行双脚、单脚跳跃的练习;玩法四:将垫子竖起摆放成“迷宫”的形状,幼儿可以在迷宫里面进行蹲走、跳等动作练习;玩法五:将垫子规则叠高,幼儿进行攀爬和向下跳的练习……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玩法的规则,他们也会自觉地保护摆放的器材,教师们再也不用担心器材倒了没有人去扶的现象了。
(二)利用多种的形式,花式理解规则
1.利用图示提示游戏规则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虽然环境不会说话,但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大循环中,我们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契机,通过环境提示幼儿遵守规则。例如,大循环中,增加了一些指示牌,向左、向右等指示标志。当幼儿不清楚或走错方向时,可根据箭头的指示重新参与到大循环中;台阶警戒线、禁止通行等标志是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幼儿在看到图示后,就得到了相应的暗示,自然也就领悟了游戏规则。
2.利用儿歌理解游戏规则
相比一些条条框框的规则,不如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记忆。创编儿歌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规则。例如,《攀爬网》高高大大一张网,能爬上去爬下来,双手紧抓脚踩稳,眼睛紧盯这张网,若是朋友爬上来,提醒千万别踩到。这样在创编和日常念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为幼儿制定了规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研究成效
(一)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缓解了教师在大循环管理过程中的负荷
在规则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们“真正”成为了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师们不再为混乱的场面烦恼,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支持幼儿的想法,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幼儿的观察记录中,使大循环的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户外活动变得充满生机。
(二)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增强了幼儿体能的均衡发展
通过户外体能大循环中意识的培养,大班幼儿感受到遵守规则的乐趣,用愉快、轻松、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活动。在大循环中,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不断的提高幼儿的活动量,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随着户外体能大循环的开展,我园幼儿的体能发展和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幼儿的感冒咳嗽等发病率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我园的出勤率。
五、结语
规则意识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耐心,根据幼儿年龄、在一日生活中长期的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将无目的的“玩耍游戏”转化为“规则游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聂莲.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活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王玉菊.幼儿园趣味性体育活动案列及论文精选[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3]刘明远.幼儿园课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1.
[5]教育部.3—6歲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