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2020-08-27谢丽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5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幼小衔接

谢丽珍

【摘要】幼小衔接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一直是家长与老师心中分外关心的问题。幼儿园与小学学童在心理与行为上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幼儿自主管理能力与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会对幼儿将来的学习与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应该如何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培养与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使幼儿顺利地完成自主管理,成为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幼儿园应从动态性、游戏性、文艺性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施教活动,从而帮助幼儿快速养成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词】幼小衔接;自主管理;教学教育

因为幼儿园对于幼小教育与小学教育有着明显差异,所以对于自主管理能力将从规则、激励、互动等环节展开落实,避免因幼儿年龄等问题忽略了教学与行为习惯养成之间的联系,造成“脱节”现象。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之间存在一定的“坡度”问题,幼小衔接阶段自主管理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双相结合,所以家长应与幼儿园形成相互关系,做好应对工作,在家庭生活与幼儿园学习中进行双向辅助,这样才会引领幼儿走好这个“坡度”,及时针对不同幼儿进行相应调整,为幼儿创造一个优秀良好的成长与学习环境。

一、树立规则服从意识,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

(一)家长培养与养成幼儿自主管理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幼儿的规则服从意识尤为重要,规则服从意识对于幼儿现阶段、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幼儿园与家长应当及时进行树立与培养,例如家庭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穿脱衣服、洗袜子、叠被子、整理自己衣物等。物品整理:在家中自己的玩具、衣服、图书等物品学习分类有序整理,并由家长监督配合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生活自立习惯是养成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基础,对于幼儿以后注意力、学习力、观察力等能力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要明确“家园结合”的重要性,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在教育幼儿方面与家长始终保持一心,做好幼儿反馈双向工作。

(二)幼儿园培养与养成幼儿自主管理能力

1.幼儿园培养之班级管理

在培养幼儿自主管理中,班级管理也非常重要,幼儿在园内需要保持注意力的稳定和持久,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服从意识对于幼儿的思维敏捷性和注意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例如在班级里制定文明规则:每天保持微笑,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借了物品使用要及时归还并表示感谢,做错了事情要及时道歉等。且制定值日生表格,帮助幼儿更好的锻炼自理能力,同时还可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制定奖惩机制,比如通过幼儿正确行为积累红心,红心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从口头表扬到实物奖励;而不良行为则会产生扣除红心的惩罚,累计次数越多,幼儿也会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提醒以及纠正,有利于幼儿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对于自主管理能力的养成有莫大的助益。

2.幼儿园培养之一日常规调整

在幼儿的一日常规方面,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有些跨越式的不同,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学习以游戏为主,生活以舒适为主,但是步入小学,他们要面对长时间的学习以及失去午睡时间等等。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师生关系以及标准和要求三方面上。学习生活: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循序渐进的调整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主游戏为辅。师生关系:幼儿教师更加侧重幼儿的生活起居,例如孩子尿裤子、不吃饭,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换上干净衣物,督促他们吃饭等。幼儿教师更像是幼儿在园内的“家长”。但是步入小学更加考验幼儿的独立性,孩子与教师的接触主要在课堂上。标准及要求:在课堂上要求孩子们端正地坐好,认真听课,没有允许不可以随意下地走动。要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授课方式以及课堂纪律。

二、通过亲子互动使幼儿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幼儿教育是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很多习惯都会在此期间养成并影响到幼儿的一生,而园内开展亲子互动则为家长和孩子额外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这里,家长可以通过更直接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在园内的综合表现,同时根据现有问题与教师进行相应的调整规划,同时也可以参加园内的亲子活动,帮助孩子更好的形成习惯。亲子互动的形式有很多:亲子谈话、亲子游戏。谈话要注意风格和频率,谈话内容要精细:面对幼儿提出自由开放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回答信息进行分析、扩充,激发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相关问题,提升思维能力。亲子游戏则首先要重视游戏的主旨意义。游戏中继续重视儿童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方向,不要为完成游戏而游戏。对家长来说,做亲子游戏不是上课,无论何种游戏方式,家长应当是游戏参与的一份子,要保持平等姿态,重视互相配合。如果能让宝宝主动寻求合作方,家长自然而然地指导幼儿知识和技能最好。评判亲子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游戏的过程能否给双方带来乐趣,游戏能否让孩子在亲子游戏体验中拥有成功的快乐,能否让家长感受到亲子互动的幸福。亲子活动重在参与性,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就曾指出:孩子以游戏为生活。现在很多幼教导向都以游戏性教育为主。通过游戏亲子活动,可以使幼儿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对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也可达到水到渠成的进度。

三、运用鼓励机制、榜样作用鼓舞幼儿,使幼儿乐于自理

3-6岁的儿童正处于在意外界看法、渴望表现自我得到认可的阶段,适当的鼓励可以深化自理行为在幼儿心中的印象,让幼儿认为主动自理便可以获得褒奖,得到认可,这对于幼儿培养自理能力起到了一种强化作用。可以以一周为周期,对幼儿良好的自理行为进行打分、贴小红花等,利用分数的差别和红花数量的多少来激发幼儿主动自理行为,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具备自理能力。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对于鼓励有些这样的看法:“随便什么事,你要小孩怎么做,做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事,求什么样的知识,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你要有一个法宝呢?”就是“鼓励”。在鼓励下学习、成长的孩子拥有自信心和乐观的心态,在学习中游刃有余。另外,榜样的力量于幼兒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榜样并不局限于园内表现出色的幼儿,一些被幼儿喜爱的动画角色、绘本图画人物等都可以成为幼儿的榜样。例如幼师可以截取《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动画中的情节,大头儿子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园内,幼师还可根据幼儿们的投票或者每周自理分数的高低评选出一名小榜样,“榜样”的称号对获得称号的幼儿起到肯定的作用,可保持他们的自理性,没有得到“榜样”称号的幼儿也不会气馁,他们心中有了目标,便会为之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自理能力,为步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多方面综合提升幼儿的能力,做到幼小无缝衔接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习惯与能力,光靠规则制度、奖励措施与家长互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幼儿进行全方面的综合培养,可以从时间观念、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例如在时间观念与学习习惯可以参考“番茄专注法”,针对幼儿,以每15-20分钟进行一段浸入式集中教学,之后休息10分钟,反复进行3-4次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之后集中休息20-25分钟。此方式会使儿童对时间观念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并且通过这种以时间为基础导向的浸入式学习法,还可以让儿童更加高效快速的学习,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而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则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中获取,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学会阅读,就会练就一种很重要的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阅读与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的密切的关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幼儿的一生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每学期,幼儿园都要投入一部分经费,充实图书室的绘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亲子感情、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幼儿将故事以角色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观察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每天家长和孩子共同记录读书体会,月底全班评选出优秀读书家庭并给予奖励。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爱读书的兴趣,让他们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更拓寬了幼儿的阅读领域,从小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通过这种阅读习惯,幼儿可以掌握的知识储备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准,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自主管理能力并不是单一方面,其中涵盖了很多内容。而在培养中,我们将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实现,从规则制定、到亲子游戏互动,再到最重要的综合培养。从时间观念、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对幼儿实行提升,而在规则制定中,则通过幼儿自主整理物品、与别的伙伴协力完成班级指定清扫工作来锻炼其自主管理与自理能力。并定制“奖惩机制表”对幼儿的心理起到一个积极的影响,让幼儿明白公平竞争、综合表现的重要性,从而自主的去学习,达到令家长与教师均满意的结果。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山区幼儿园大班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成果,课题编号:GDXKT20492】

【参考文献】

[1]郑少华,李鸿娟."在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家 .(2017):93.Print.

[2]朱乐梅. 幼儿教育要渗透亲子互动[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8).

[3] 宋平莹."谈如何注重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为幼小衔接助力."才智 .16 (2018):74.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探索自主管理智慧之路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